《設計構成》內容分為設計構成概述、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設計構成的應用五部分。書中闡述了設計構成的基本理論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結合有代表性的設計大師、設計流派、設計作品,對設計構成理論進行了分析說明,著重培養學生在設計構成中的表現能力和創意思維能力。《設計構成》內容全面,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所闡述的內容深度、廣度適宜,有利于學生理解。 《設計構成》可以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行業愛好者的自學輔導書。
《設計構成》的編寫意在避免枯燥理論的長篇大論,從學生學習的實用性出發,力圖達到結構簡潔、清晰,尤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學生在設計構成中容易出現的失誤和忽視之處給予提示和重點講解。同時,結合大量的優秀作品示范,學生能迅速地了解設計構成的理論和技法,為學生提供優秀的素材。學時在48-64學時之間,在內容上結合現代教學目標,通過相關理論和圖例體現內容和環節,以學生學習和專業能力為切入點,主要內容上包括設計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以及設計構成的應用。
說到設計,人們往往以為是設計師獨有的特權,其實不然,設計是人類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生活中的每一件物質產品都是根據人們的生活需要進行設計和生產的,當然它也融合了人們的精神和價值取向。人人都有參與設計的權利與天賦,每一件成功的產品設計,表達的都是設計師與大眾共有的創意與默契。
通過典型的案例融入思政元素,加強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設計構成中的思政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在藝術探索、創造過程中發現更多美的同時,陶冶自己的情操,堅定民族文化自信;二是提升學生的藝術品位,開闊學生的視野,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三是為學生后續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融入設計構成這本書中,推動價值引領和知識探究的有機統一。
本書基于設計構成的課程特點,對高校設計學院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策略進行探討,通過將課程知識與思政教育的內涵相結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融入各項教學活動中,進而實現培養德才兼備的創意設計人才的目標。
設計構成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形態、色彩及空間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感知能力和形式語言的表現能力等,訓練學生設計思維的轉變、想象力的提升和新的設計思維的形成,為以后的專業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設計構成是設計的基礎,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包括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它是任何一項設計的具體表現,無論是在平面構成點、線、面的分割排列中,還是在對立體空間和新的材料的運用中,以及在色彩的組合中,都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向藝術設計延伸。
其次,設計構成也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需要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及新材料、新工具、新技能的運用,使學生在反復的動手實踐中提高造型能力和創造能力。
本書對多年來設計構成教學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注重與專業設計相結合,強調了對構成本質的理論闡釋,將理論講解與實際制作緊密結合。同時十分關注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非常符合當前藝術設計專業的辦學思想及人才培養目標。
本書基于藝術類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結合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理念,系統、科學地將設計構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在專業中的應用技能進行整合,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設計理念,并結合實際的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引導學生將基礎知識運用于專業,再舉一反三,應用于將來的實際工作中。本書內容是在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吸收課程體系改革的先進理念,結合專業特色進行整合的共享型資源,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應用性。
我們期望通過本書的教學實踐,能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思維能力與技法的表現能力,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在實際應用能力的雙向培養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書由魏虹、劉曉清、劉芳擔任主編,魏虹編寫了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的內容;劉曉清編寫了第三章的內容;劉芳編寫了第五章的內容。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精選并收錄了具有典型意義的設計案例和作品,同時也要感謝呼和浩特市速彩廣告傳媒公司的大力支持,該公司提供了專業理論方面的幫助。在此向相關文獻的作者表示誠摯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編寫時間倉促,書中疏漏與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魏虹,電子科技大學碩士,高校講師,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發表論文有:《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對高校特色美育教育創建作用研究》《藝術品鑒》2019年 第12期 ;主持自治區級課題《基于民族特色社團美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設計構成概述 1
第一節設計構成的基本概念 3
第二節設計構成的產生與發展 4
一、俄國構成主義 5
二、荷蘭風格派 7
三、其他畫派 9
第三節設計構成的分類 17
第四節設計構成的目的與方法 20
本章小結 21
思考題 21
課后實踐 22
延伸閱讀 22
第二章平面構成 23
第一節概念元素 25
一、點:細小的痕跡 25
二、線:點動成線 27
三、面:線動成面 29
第二節基本形 32
第三節骨骼設計 33
一、骨骼的概念 33
二、骨骼的構成 33
三、構成中骨骼的分類 34
第四節平面構成的形式 36
一、重復構成 36
二、近似構成 37
三、漸變構成 38
四、特異構成 39
五、發射構成 41
六、密集構成 42
七、對比構成 42
八、肌理構成 44
本章小結 45
思考題 46
課后實踐 46
延伸閱讀 46
第三章色彩構成 47
第一節色彩的基礎知識 49
一、色相 49
二、明度 51
三、純度 53
第二節色彩混合 54
一、原色 54
二、間色 55
三、復色 55
四、混合 55
第三節色彩心理 58
一、色彩的性格 58
二、色彩的情感 71
第四節色彩對比與調和 77
一、色彩對比 77
二、色彩調和 85
本章小結 90
思考題 90
課后實踐 91
延伸閱讀 91
第四章立體構成 93
第一節立體構成概述 96
一、立體構成的含義 97
二、立體構成的特征 98
第二節立體構成要素 98
一、形態要素 98
二、材料元素 106
第三節立體構成的表現形式 118
一、半立體構成 118
二、柱式構成 120
三、板式構成 121
四、多面體構成 122
本章小結 124
思考題 124
課后實踐 124
延伸閱讀 124
第五章設計構成的應用 125
第一節設計構成與視覺傳達設計 127
第二節設計構成與服裝設計 130
第三節設計構成與建筑設計 133
本章小結 137
思考題 137
課后實踐 137
延伸閱讀 137
參考文獻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