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年,那是離現在無比遙遠的一段歲月。
那一年在中國,造紙巨匠蔡倫自盡而亡。
那一年在古羅馬,一個卓越的羅馬帝王哲學家,來到了世上,他就是馬可·奧勒留?安東尼。
他的偉大也許不在于他的戰功,不在于他的勵精圖治,而在于他留給后人的一本書,一本他寫給自己的書,一本2000余年后的今天讀來依然震撼人心的書:《沉思錄》。
《沉思錄》是古羅馬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 奧勒留所著,這本自己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內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寫,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一個里程碑。《沉思錄》來自于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馬可?奧勒留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系,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脫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心的平靜,要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更要付諸行動。
你不需要哲學基礎就可以輕易讀懂這本書,這部兩千年前的智慧之書,至今仍不失光輝,對今人的思想及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沉思錄》并不長,寥寥數語,勾起的都是深刻的人生感悟,文筆優美,表述簡潔,隨手翻翻就可以發現很多靈感。馬可 奧勒留的寫作并不針對某個民族、某個階級、或是某種性別,而是直指內心,直指我們的精神和靈魂。讀《沉思錄》,你會在高雅思想和純凈心靈中得到慰藉,每個人都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