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背景、術語與問題 1
第一節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緣起和歷史發展 2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緣起 2
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歷史發展 4
第二節 基本術語的界定 6
一、教育與高等教育 6
二、高等教育市場 10
三、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全球化 11
四、高等教育的國內層面規制與國際層面規制 16
第三節 高等教育國際化法律規制的考量因素 18
一、高等教育領域的國家主權 18
二、高等教育領域的市場化 20
第四節 問題與思路 22
一、既有研究及其問題 22
二、本書的思路 24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國際規制模式 25
第一節 國際組織及其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規制中的角色 25
一、國際組織及其運行 26
二、國際組織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規制中的作用 28
第二節 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規制:UNESCO 模式 32
一、UNESCO 概述 32
二、UNESCO 對高等教育的規制 33
三、小結:UNESCO 模式的特點 43
2 國際化視野下中國高等教育市場的法律規制
第三節 需經承諾產生法律效力的規制:GATS 模式 45
一、GATS 概述 45
二、GATS 對高等教育的規制 47
三、小結:GATS 模式的特點 56
第四節 政策或價值導向的規制:OECD 模式的國際規范 57
一、OECD 概述 58
二、OECD 對高等教育的規制 60
三、小結:OECD 模式的特點 67
第三章 相關國家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實踐 69
第一節 霸權例外主義:美國的實踐 70
一、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概述 70
二、美國對于高等教育國際規制的應對 72
三、美國實踐的原因分析 83
第二節 選擇合作主義:德國的實踐 87
一、德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概述 87
二、德國對于高等教育國際規制的應對 88
三、德國實踐的原因分析 99
第三節 高追求低規制:印度的實踐 103
一、印度高等教育國際化概述 103
二、印度對于高等教育國際規制的應對 104
三、印度實踐的原因分析 113
第四節 小結: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國家義務 117
一、國際組織與主權國家在高等教育政策規制方面的
關系 117
二、國家承擔高等教育國際義務的一般準則 130
第四章 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背景、制度與路徑 135
第一節 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歷史與現狀 135
一、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歷史發展 135
二、中國高等教育市場國際化的現狀 139
三、中國高等教育市場國際化的問題 146
第二節 中國高等教育市場國際化的制度環境 152
一、國際層面的法律和政策 152
二、國內層面的法律和政策 159
第三節 高等教育市場國際化進程中中國的路徑選擇 165
一、路徑選擇的考量因素 165
二、宏觀路徑選擇的基本原則 177
第五章 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主要形式:中外合作辦學 186
第一節 中外合作辦學的歷史演變 187
一、中外合作辦學的歷史階段 187
二、中外合作辦學的新常態 194
第二節 中外合作辦學的法律性質 198
一、GATS 框架:商業存在 198
二、國內法律制度:兼顧公益性與教育主權 206
第三節 中外合作辦學的主體資格 213
一、辦學主體與實施主體 213
二、作為參與主體的地方政府 219
第四節 中外合作辦學的基本模式 225
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225
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229
結語: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立法建議 237
一、總體規劃 238
二、針對模式一(跨境交付):未雨綢繆、嘗試規制 241
三、針對模式二(境外消費):保持不變、導向管理 244
四、針對模式三(商業存在):厘清問題、完善立法 249
五、針對模式四(自然人流動):區分情況、全面規制 250
參考文獻 256
后 記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