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精品集(包含沈從文代表作《邊城》《湘行散記》《從文自傳》,經典作品全收錄,“中國現代文學牧歌傳說中的佳作”)
定 價:¥105
中 教 價:¥63.00 (6.00折)
庫 存 數: 1
詩人們會在一件小事上寫出一整本整部的詩,雕刻家在一塊石頭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畫家一撇兒綠,一撇兒紅,一撇兒灰,畫得出一幅一幅帶有魔力的彩畫,誰不是為了惦著一個微笑的影子,或是一個皺眉的記號,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績?
《邊城》精選精編了沈從文的小說名篇《邊城》《三三》《蕭蕭》《虎雛》《月下小景》等共十一篇。《邊城》為沈從文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34年,《邊城》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因其獨特的藝術價值,《邊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直擁有備受矚目的地位。
我認識他們的哀樂,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們在那里把每個日子打發下去,也是眼淚也是笑,離我雖那么遠,同時又與我那么相近。
《湘行散記》精編了沈從文的散文名篇代表作,分湘行散記湘西生之記錄三輯編排。其中如《湘行散記》《湘西》等系列散文,多年來一直是廣為流傳的沈從文散文名篇,也是其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意義的佳制,其中各章節既能各自獨立成篇,又在總體上具有內在的統一性。書中《湘行散記》一文的創作源于1934年,當時沈從文返回故鄉湘西,有感于故土凋零,悲從中來,作家將行旅中的諸多感受,結合童年時的往事、成長中的見聞,由此創作出兼具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現代散文中的經典篇章。湘西一輯中的文章,致力于細致翔實地記錄湘西的風土人情。生之記錄一輯中收錄了沈從文其他散文名篇,如《過節和觀燈》《鳳凰觀景山》等。
我人來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終還是個鄉下人,不習慣城市生活,苦苦懷念我家鄉的那條沅水和水邊的人們,我感情同他們不可分。雖然也寫都市生活,寫城市各階層人,但對我自己的作品,我比較喜歡的還是那些描寫我家鄉水邊人的哀樂故事。
《從文自傳》為沈從文散文體自傳,記錄作者童年和少年時代的蛻變與成長,書中既有天真好奇的鄉野童年,也有胸懷抱負與經歷坎坷的青年生涯,全書以湘西為背景,展現了沈從文的文學與人生。《從文自傳》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份很好的傳記材料。本次出版的《從文自傳》還收錄了兩組沈從文不同時期撰寫的回憶自己人生與文學歷程的散文,輯為我怎么就寫起小說來云南看云,包括《在私塾》《我的小學教育》《我怎么就寫起小說來》等篇,作為《從文自傳》的擴充、豐富和對照閱讀。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代表作:《邊城》《長河》《湘行散記》《從文自傳》《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邊城》
屠桌邊/ 1
夫 婦/ 8
紳士的太太/ 18
漁/ 49
蕭 蕭/ 63
三 三/ 79
邊 城/ 108
虎 雛/ 202
靜/ 230
月下小景/ 240
如 蕤/ 255
《湘行散記》
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 / 3
桃源與沅州 / 12
鴨窠圍的夜 / 20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 28
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 / 36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 47
箱子巖 / 57
五個軍官與一個煤礦工人 / 64
老伴 / 71
虎雛再遇記 / 79
一個愛惜鼻子的朋友 / 87
滕回生堂今昔 / 98
湘西
題記 / 109
引子 / 114
常德的船 / 119
沅陵的人 / 129
白河流域幾個碼頭 / 142
瀘溪·浦市·箱子巖 / 150
辰溪的煤 / 161
沅水上游幾個縣份 / 167
鳳凰 / 178
苗民問題 / 195
生之記錄
生之記錄 / 201
Láomei, zuohen! / 214
街 / 221
一個傳奇的本事 / 225
芷江縣的熊公館 / 242
新湘行記 / 250
湘西苗族的藝術 / 258
過節和觀燈 / 264
鳳凰觀景山 / 278
《從文自傳》
我所生長的地方 / 003
我的家庭 / 007
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 / 010
辛亥革命的一課 / 024
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 / 032
預備兵的技術班 / 044
一個老戰兵 / 049
辰州 / 054
清鄉所見 / 061
懷化鎮 / 065
姓文的秘書 / 073
女難 / 078
常德 / 087
船上 / 093
保靖 / 097
一個大王 / 104
學歷史的地方 / 117
一個轉機 / 122
附記 / 128
我怎么就寫起小說來
夜漁 / 133
爐邊 / 138
玫瑰與九妹 / 145
往事 / 149
我的小學教育 / 154
在私塾 / 165
我怎么就寫起小說來 / 188
自我評述 / 213
云南看云
昆明冬景 / 217
云南看云 / 223
綠魘 / 229
黑魘 / 254
白魘 / 266
懷昆明 /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