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緊緊圍繞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論這一主線,在充分吸收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論的形成、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論的基本內容、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論與資本主義的“三大批判”、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論的理論回響與意義四個方面出發,采用文本解讀與理論分析相結合、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研究方法,較為詳細地梳理了拜物教批判理論的發展脈絡及其與異化、物化等概念的區別,較為系統地考察了商品拜物教、資本拜物教、貨幣拜物教的基本內涵與形成過程,較為細致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物支配人”的神秘性,較為全面地闡釋了拜物教批判理論與資本主義“三大批判”之間的關系,較為深入地探究了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論的理論回響與現實價值,較為深刻地分析了馬克思從政治經濟學批判上升到哲學批判的批判路徑。
孔婷(1992- ),女,黑龍江穆棱人,武漢大學哲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教學科研項目多項,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學術交流》等CSSCI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其中一篇被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新華文摘》網絡版全文轉載),在人民網發表評論性文章一篇,獲校級教學科研獎勵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