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利用統計年鑒年報數據、農業規模經營戶四省兩輪調研數據、江蘇省六縣家庭農場調研數據,綜合采用實驗經濟學方法、實證研究方法、描述統計分析方法等,圍繞以下內容展開研究:一是農產品價格風險的形成、影響因素;二是規模經營戶銷售農產品方式選擇的機理;三是基于主觀性偏好和流動性約束,構建規模經營戶的價格風險管理行為決策框架,重點探究流動性約束的制約作用;四是以銀;ヂ摓槔治鲐斦c金融協同對流動性約束的緩解;五是研究商業信用、流動性約束與農業規模經營間的關系;六是探究數字金融能力對規模經營戶流動性約束的緩解作用。
彭澎,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金融系主任,江蘇省金融青聯委員會委員,江蘇省資本市場研究會理事,南京農業大學“鐘山學術新秀”。近年來,主要從事農村金融領域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多項國家級課題。在《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等CSSCI或SSCI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獲全國金融碩士教學案例大賽優秀案例、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優秀成果獎二等次、南京農業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