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學術史的角度梳理非言語傳播學研究的思想淵源、演進歷程、研究方法、研究領域、實踐應用以及本土價值等,提煉一百多年以來西方非言語傳播研究的思想精華,包括非言語傳播的核心概念、符號類型、表意機制、主要功能等,并重點分析查爾斯·達爾文進化論視角的表情研究、愛德華·霍爾等跨文化傳播視角的時空符號研究、雷·伯德惠斯泰爾等人際傳播視角的體態語研究、保羅·艾克曼文化人類學視角的微表情研究、羅納德·E·雷吉奧等非言語傳播的應用研究,以及對西方非言語傳播學研究的反思,為中國本土非言語傳播學研究提供理論參考與方法借鑒。
王億本,男,博士,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新聞史學會符號傳播學研究委員會常務理事,江西媒體融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南昌大學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在《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文章50多篇(含人大復印資料《新聞與傳播》全文轉載),主持完成科研項目二十多項,出版《大眾非言語傳播的功能研究》《傳播理論:延展與應用》等專著教材多部。研究方向:非言語傳播學、傳播符號學、健康傳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