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在海外生活的廣州移民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梳理有關移民的家庭史、生活史、遷移史以及與祖籍地之間的社會互動情況方面的訪談資料、口述史資料以及問卷調查數據,從城鄉雙重性角度,圍繞廣州近郊移民與僑鄉社會的互動,以及廣州移民與僑都的互動兩條主線,分析當代廣州移民的跨國遷移與跨國網絡的形成與發展,并探討其跨國互動模式、特征以及影響,發現當代廣州移民與廣州社會的互動實際上呈現出雙層互動的特征,一層是都市模式的跨國互動,而另一層則呈現鄉土特色的跨國互動。
黎相宜 社會學博士,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華僑歷史學會。研究方向為移民社會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縱向人文社科基金8項,出版《移民跨國實踐中的社會地位補償》 《區別化治理》 《新海絲陸上的新加坡與中國》三本專著,在《社會學研究》、《民族研究》、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等雜志發表論文四十多篇,論文多次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多篇專報曾受到中央及省級部門的批示。曾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廣東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一等獎、第三屆“余天休社會學優秀博士論文獎”、中山大學第十屆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