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思想史:19世紀西方民主理論論析》涉及的民主理論如下空想社會主義的民主觀、托克維爾的民主理論、密爾的代議民主理論、德國古典哲學家的自由民主觀、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民主思想、工人運動中的改良主義民主理論、無產階級國際組織與政黨的民主理論、第二國際機會主義的民主理論、自由主義者的民主觀。
辛向陽,1965年生,山東安丘人,法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秘書長、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成果:個人專著15余部,包括《未來經濟學》、《新政府論》、《“趨同論”研究》、《大國諸侯》、《紅墻決策》、《百年博弈:100年中國中央與地方關系》、《解讀中國》、《政府理論第一篇:解讀洛克的(政府論)下篇》等。主編和參與編寫著作20余部,包括《國內外民主理論要覽》、《首都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30年》、《新世紀新階段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研究》等。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教學與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報刊發表文章400余篇,主持和參與的國家和省部級課題30余個,先后獲得過六項國家和省部級獎項。
導論 19世紀西方民主理論的特點與啟示
第一章 歷史的回音——空想社會主義的民主觀
一、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民主觀的主要內容
二、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民主觀的合理之處
三、在實踐中劃清科學社會主義民主觀與空想社會主義民主觀的界限
第二章 民主的迷茫——托克維爾的民主理論
一、托克維爾生平
二、托克維爾民主理論的思想淵源
三、托克維爾民主概念的運用
四、托克維爾民主理論的主要觀點
五、托克維爾民主理論的實質及影響
第三章 折中的民主——密爾的代議民主理論
一、密爾生平
二、密爾的思想淵源
三、密爾主要的民主觀點
四、對密爾自由民主思想的評價
第四章 民主的幻象——德國古典哲學家的自由民主觀
一、費希特的民主理論
二、黑格爾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 民主的辯證法——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民主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民主思想的理論淵源
二、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民主思想的基本內容
三、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民主思想的特點、歷史影響
第六章 斑駁陸離——工人運動中的改良主義民主理論
一、英國憲章運動的民主理論
二、蒲魯東的“半無政府主義”民主理論
三、拉薩爾改良主義的民主理論
四、巴枯寧的無政府主義理論
第七章 磅礴巨流——無產階級國際組織與政黨的民主理論與實踐
一、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民主實踐
二、第一國際時期的民主實踐
三、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民主理論與實踐
四、巴黎公社:偉大的民主實踐
第八章 被修正與被損害的——第二國際機會主義的民主理論
一、伯恩施坦的右派機會主義民主理論
二、考茨基中派機會主義的民主理論
……
第九章 以自由看待民主——自由主義者的民主觀
托克維爾出生在一個非常古老的諾曼底貴族家庭,其祖先參加過1066年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的戰役,其曾外祖父是路易十五時期的名臣馬爾澤爾布,因替路易十六辯護而被革命者送上斷頭臺。他的父親曾經在復辟王朝時期(1815~1830年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封建復辟統治時期)擔任過摩澤爾省的省長。托克維爾盡管拒絕了伯爵的貴族頭銜,但他的貴族情結始終是存在的。貴族的階級烙印始終深深地鐫刻在他的靈魂之中,無論是在回憶錄中,還是在其著作中,貴族情結都經常流露出來。
1823年他由默茲(有的譯為梅斯)的高級中學畢業后,去巴黎法學院學習法律。1827年畢業后,出任凡爾賽初審法院法官。幾年后發生了七月革命,這次革命對托克維爾的人生產生了很大影響。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1824~1830年在位)頒布敕令:修改出版法,限制新聞出版自由;解散新選出的議會;修改選舉制度。敕令破壞了1814年《憲章》的精神,勞動群眾和自由資產者對此十分氣憤。當天下午,反對派主要報刊的編輯和記者在《國民報》編輯部集會,起草抗議書。27日,幾千名工人和手工業者走上街頭,與軍警發生沖突。28日黎明,起義開始。工人、手工業者、大學生和國民自衛軍建筑街壘,奪取武器庫,攻占市政廳。以銀行家拉菲特為首的大資產階級溫和派力主與國王談判,但查理十世和首相波利尼亞克拒絕談判。7月29日,起義者控制了巴黎,占領盧浮官和杜伊勒里宮,外省發動的起義也取得勝利。起義群眾及其領導者要求宣布成立共和國。在巴黎市政廳成立了以拉菲特和國民自衛軍總指揮拉法耶特為首的市政委員會。查理十世此時不得不收回敕令,命令蒙特馬爾公爵組織政府,但已無法挽回局勢。30日,拉菲特召集60名議員開會,決定委任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力浦為攝政官。31日,路易-菲力浦在拉法耶特陪同下,手舉三色旗出現在王宮的陽臺上,接受攝政官稱號。8月2日,查理十世將王位讓與其孫波爾多公爵(即后來的尚博爾伯爵)。路易-菲力浦拒絕承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