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健康評估(第2版)》介紹了健康評估的方法、健康資料與護理診斷、常見癥狀評估、身體評估、心理與社會評估、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臨床實驗室檢查、心電圖檢查、影像學檢查和護理病歷等內容。
緒論
第一章 健康評估的方法
第一節 問診
一、問診的重要性
二、問診的方法與技巧
三、問診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身體評估
一、視診
二、觸診
三、叩診
四、聽診
五、嗅診
第三節 其他方法
一、實驗室檢查
二、器械檢查
第二章 健康資料與護理診斷
第一節 健康資料的類型與來源
一、健康資料的類型
二、健康資料的來源
第二節 健康資料的內容
一、健康史
二、身體評估結果
三、其他評估結果
第三節 護理診斷
一、護理診斷分類法
二、護理診斷的組成
三、護理診斷的陳述方式
四、合作性問題
五、護理診斷的步驟
六、常用的護理診斷
第三章 常見癥狀評估
第一節 發熱
第二節 疼痛
一、胸痛
二、腹痛
三、頭痛
四、腰背痛
五、關節痛
第三節 呼吸困難
第四節 咳嗽與咳痰
第五節 咯血
第六節 心悸
第七節 發紺
第八節 水腫
第九節 皮膚與黏膜出血
第十節 黃疸
第十一節 惡心與嘔吐
第十二節 嘔血與黑便
第十三節 便血
第十四節 腹瀉與便秘
一、腹瀉
二、便秘
第十五節 排尿異常
一、少尿和無尿
二、多尿
三、血尿
四、尿頻、尿急和尿痛
五、尿失禁與尿潴留
第十六節 抽搐與驚厥
第十七節 眩暈
第十八節 意識障礙
第十九節 暈厥
第四章 身體評估
第一節 一般狀態評估
一、性別
二、年齡
三、生命征
四、發育與體型
……
第五章 心理與社會評估
第六章 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
第七章 臨床實驗室檢查
第八章 心電圖檢查
第九章 影像學檢查
第十章 護理病歷
健康評估實驗指導
附錄1 參考文獻
附錄2 中英文名詞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