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才女系列·寂寞花凋青顏改:陸小曼》以散文詩般的文字,講述了陸小曼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從艷壓群芳的青年時代,到終歸寂寞的美人遲暮,陸小曼以她的特立獨行獲得了珍貴的愛情,也招致了不少非議。《陸小曼:寂寞花凋青顏改》將這些片段娓娓道來,引人不勝唏噓。
看一段流水落花逐春去,念一段老舊時光里的綺羅香夢,回不去的前塵,繾綣著萬種沉香。
逆追流光,尋一抹幽香婉影,只為驚破一池夢。終遇見,那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她,是陸小曼。
扎根在記憶里的,始終是她轉身回眸,笑靨如花,如天邊散落梨花雨,清甜憂傷。
她是一個生性聰慧多才多藝的嬌花名蕊,一個浪漫孤寂命運坎坷的癡情種子,一個備受爭議卻不辯白的倔強女人……她是與林徽因齊名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她的才情如春水流溢于青山翠谷間,輕盈、靈動;如飛鴻劃過天際的云弧,清逸、縹緲。
陸小曼是美女,更是才女,是民國社交場上的明星,亦是我國現代著名女畫家。她不尋常的人生一直被后世廣泛關注,她所經歷的復雜的感情生活,更是讓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她生于繁華榮盛的上海,染時代華麗之憂愁。既蒙天寵,天資聰慧,容顏姣好;又得塵恩,門楣富貴,雙親疼惜。
天妒紅顏,一個女子,好到這般模樣,猶同仙子落凡,難免人憐天恨。命運自然送她一程坎坷,讓她在塵世浮轉中嘗盡愁苦味,凝華出別致芬芳。
徐志摩說:她一雙眼睛也在說話,睛光里蕩起,心泉的秘密。幽幽一語,道出她萬種風情。
一場盛宴,初相逢,他青衫明眸,她嬌美溫柔。電光石火,彼此眼中靈魂的花火在攢動。
他人婦,她人夫,為一次怦然心動,為讓愛成永恒,辜負世間舊禮陳規,共赴一場盛世風流宴。
一段華麗的緣,亦是一場越不過的劫。
當姻緣落在生活里,紛雜人情事理,一次次絞碎了最初的恩愛夢境。生活的磕絆,也讓她受盡千夫指。
他人怨怒她從不辯白。一個最愛的人,足以裝滿她的心。濃情愛意,他們彼此心知。
然而情深不壽,她的志摩,在某個寧靜的日子里,隨著那飛往北平的飛機,再未歸來。
他的死,成了她永遠醒不來的噩夢。縱使眼淚流干,也換不回時光。
多愁善感的陸小曼曾說:“我的所作所為,志摩都看到了,志摩會了解我,不會怪我!彼說:“情愛真不真,不在臉上、嘴上,而在心中。冥冥問,睡夢里,仿佛我看見了、聽見了志摩的認可。”在人們陰暗的文字中一次次被鞭尸,她倔強地保持緘默直到死去,愛到深處,他人置喙,自然入耳難人心。
她只是生活著自己的生活,不為外界所動,堅韌與剛強,如寒冬里的嬌花,惹人憐疼。
世人責難,遠不如她自責的痛心。一雙璧人成了單影。她用后半生救贖,用回憶浸泡一顆永難愈合的心。
陸小曼竭盡全力為出志摩全集苦苦奮斗了二十年。
自志摩死后,她像是被抽干了精魂,素服終身,謝絕娛樂場所和各種名人的邀請,閉門不出,臥病在床,悲觀消極。
“腸斷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嶠。年來更識荒寒味,寫到湖山總寂寥!1933年清明,小曼回硤石為志摩掃墓題此詩。她心中荒寒寂寞,可見她對志摩的情深。唯有愛到極致,才能體會思念的苦寒。
可惜了天荒地老,不過是一場古今傳奇夢,生離苦,死別痛。當愛難成雙,就算到得了那天邊海際也只能是空問情。
濃的愛,烈的痛,都是那般熾烈。就算這世上真有忘情水,也抹不平了。既然忘不掉,就任回憶狠狠地啃咬。
陸小曼在四明村的家里,睹物傷情,萬千離愁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
小曼的桌上永遠供著志摩的遺像,每天為他獻上鮮花,以明其志。只愿那愛人慢走,待她還清今世債,好安心地與他共赴另一個世界的花間香約。
她的一生以鮮花鋪地開始,以是非纏身為繼,以凄涼寂寞告終。
傅抱石說:她名不虛傳,堪稱東方才女;雖已年近半百,風采依舊……小曼的可貴在于她雖生于富貴,卻不慕富貴。她最重的是真情。她豪爽義氣,不追名逐利。她個性鮮明,真誠待人。她我行我素,自由自在,最重個體生命的自由。
嬌小甜美的幽幽倩影里,住著一個自由不羈的靈魂。
獨樹一瞥芳華,受時人傾賞評品,受后人睥睨憐惜。
梁實秋曾描寫她道“面目也越發清秀端莊,朱唇皓齒。
婀娜娉婷,在北平的大家閨秀里,是數一數二的名姝”。
此言非虛,陸小曼,的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名媛。就算在她最潦倒之年,亦是風韻猶然,兀自化作了那絕世風華里的寂寞煙云。
1965年的春天,陸小曼像風中的殘燭一樣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嘴里時常說些胡話,徐志摩來接她了,她要走了,真的要走了……所有的事情交代清楚之后默默地長眠,在熟睡之后,在另一個世界同摯愛共赴一場鴛鴦會。
那么我們且隨這佳人麗影,探尋那一段芳塵舊事,在那段民國煙雨里,同她的生命一起綻放、沉浮……
第一章 海上嬌花:誤落塵世間
掌上明珠
小荷初露
文雕墨刻
綻放光芒
第二章 芳華絕代:舞池綻笑靨
三年輝煌
天作之合
第三章 曠世絕戀:驚破女兒心
踏雪尋梅
拂曉驚夢
寂寞煙云
前世之約
第四章 癡情飛蛾:決絕赴愛旅
知音難覓
一見傾心
情投意合
兩情相悅
第五章 浮世生相:愛得夢不成
徘徊惆悵
為愛煎熬
等待佳機
第六章 繁華深處:摯愛刻永傷
破繭成蝶
才子佳人
百年婚禮
金絲燕爾
第七章 往事如風:才子自多情
一路美景
小橋流水
暖到落淚
千年雋永
第八章 心淚生花:筆下留高致
朝夕變幻
舊俗難容
體纖常病
為錢奔忙
第九章 滌洗鉛華:擇藝別情殤
紙醉金迷
腐人心骨
天人永隔
浮生最痛
第十章 寂寥清影:浮萍自流轉
滄海一粟
寄情于畫
流水時光
死未同穴
后記
走進小曼的內心,才發現她是一個有思想,多愁善感的女子。風華絕代的舞姿背后隱藏著一顆受傷的心靈。
只有真正懂得欣賞她的人才能看見最深層的她,才能夠深切體會這個女子的喜怒哀樂。小曼在日記里這樣寫道:“其實我不羨富貴,也不慕榮華,我只要一個安樂的家庭,如心的伴侶,誰知連這一點要求都不能得到,只落得終日里孤單的,有話都沒有人能講,每天只是強自歡笑地在人群里混!边@就是她的心聲。
她并不是一個懂得節儉的人,這源于她的家庭,她的出身。從小錦衣玉食的生活,她并不知道生活的艱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但是,奢靡的生活并不是她的本意。不經意間,她的生活就變成了這樣。
無聊的生活總要有一個宣泄的方式,她離不開那種浮躁的生活。這是她唯一消遣的方式,麻醉自己的良藥。
因為整天沉迷于日夜顛倒、脫離現實的生活,才讓她遠離了痛苦。不是消失或者不存在,而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那些令人不快樂的問題。她愛上了這種生活。
一位浪漫的詩人,因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了一個與自己沒有共同語言的大家閨秀。她是一個好妻子,孝敬公婆,相夫教子。這樣的女人賢良淑德,受人敬愛。
一切都是那樣的完美,只是志摩的心里卻是那樣的空虛。
他羨慕轟轟烈烈的愛情,就算是為此而犧牲,也是值得。
志摩一生短暫,卻留下很多令人感動的詩句。這一切都源于他豐富的情感世界。詩人總是多情的人兒,志摩追求了林徽因四年,卻沒有得到任何結果,他從巴黎追到北京,最后林徽因與梁思成卻雙雙赴美國留學,斬斷了他所有的希望。林徽因是志摩心中的女神,他們在巴黎相遇。林徽因欣賞徐志摩的才情,崇拜他,徐志摩更加喜歡林徽因,兩個人在巴黎擁有一段美好的回憶。
有的人出現在彼此的生命里,只是暫時的停靠,輕輕地告訴你一些事情便離開了。對于志摩,林徽因就是這樣的女子。她美好,充滿魅力,令人著迷,但最終只是一個過客,一個令人傷心萬分的曾經。
對于一直深陷在上一段感情而無法自拔的徐志摩來說,陸小曼的出現就好像是一道明媚的陽光,溫暖了他冰冷的心房。遇到小曼的時候,志摩正處于無盡的痛苦之中。那次失敗的愛情已經徹底地擊垮了他,生活已經失去了意義,每一天都是煎熬。愛情帶來的傷痛沒有人能夠分擔,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去承受。地獄的苦痛也不過如此吧,他要結束這種生活。沉悶、壓抑、痛苦每一天都折磨著他的心。
他需要另一個女神撫平他的傷口,給他希望。小曼的出現無疑是柳暗花明,給他的生活重新帶來陽光。美麗是女人吸引男人眼光的資本,而才情能夠讓男人心動,停留。他對女人是挑剔的,看女人的眼光比較高,女人就是他所謂愛、美、自由理念的體現。一個女人如果不漂亮,不活潑,沒有性靈,沒有知識,沒有天賦,他絕不會喜歡。
徽因有這一切,小曼也有這一切,他愛這一類女人。只有這樣的女人才能夠成就他的詩情畫意,也只有這樣的女人才能夠成為他的知己。
志摩喜歡有志向的女子,沒有才情,沒有知識的女人是乏味的,當容顏漸漸老去的時候,什么都留不下,也剩不下,只有內心的學識和自身的氣質能夠長久地保留。
小曼在他的心里就是這樣的女子,美麗大方、多才多藝,看見小曼,志摩就知道,這就是他苦苦尋找的人。他熱烈地愛上了眼前這個女子,在他的眼中小曼是完美的,無人能夠取代。愛情讓人變得盲目,看不清真相,只能夠看見美好的一面,無視真實的世界。或許志摩覺得經過他的熏陶,小曼一定會成為他心目中的真正的淑女。
在小曼的心中,志摩是那么的與眾不同。他不追名逐利,沒有滿腦子升官發財的想法,而是那么的善解人意,懂得女人的心。他是真正地理解她,欣賞她。他的心是那樣寬闊和柔軟。小曼喜歡這樣紳士又柔情的男人,想象與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一定能夠幸福。戀愛中的人總是把對方想得太好,或只想對方好的一面,甚至夸大對方的好處。給對方罩上一圈光環,在這光環的照耀下,一切都美妙無比。
這就是前世的約定,無法逃避的命運,兩個志同道合,同病相憐又相互欣賞的人注定要走到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