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是人類的天性,當我們仰望天空時,總會疑問叢生。茫茫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星球與地球一樣,居住著類似人類的智慧生命呢?
第一章 認識字宙
第二章 漫話恒星
第三章 漫話行星
第四章 天行有常(上)
第五章 天行有常(下)
第六章 探索宇宙(上)
第七章 探索宇宙(下)
第八章 天文奇觀
第九章 黑洞之謎
第十章 約會火星
第十一章 載人航天
實現這樣的精確度這是人類智慧的勝利,它的存在比它的建造者更為久遠,如今這里是一片荒境,阿那薩奇人已經不復存在。他們學會季節的變化,卻沒能預言氣候的改變和干旱的降臨。如今,只有他們的殿堂,仍在這里接納每年夏至的第一束陽光。
阿那薩奇人會在每年的6月21日頭戴羽毛,身佩綠松石,來到這里舉行儀式,贊頌太陽的威力。殿堂上層有28個口,可能代表著月亮再次位于同一星座所需要的間隔天數。花費許多工夫去注意太陽、月亮和星星的,真是大有人在。因此,別處也有類似的建筑物,如柬埔寨的吳哥窟,英格蘭的巨石陣,埃及的阿布欣拜爾,還有墨西哥和北美大平原上的契察尼察。那么,為什么不管哪里的人們都要費這么大的氣力研究天文學呢?
能不能預言季節的來到,在當時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人們打羚羊,獵野牛,而這些動物的遷徙是隨季節而改變的,各種果實也只有在一定時候才能采到。自從人們有了農業以后,又得注意在適當的時候下種,到適當的時候收獲。長途跋涉的游牧部落,也得預先安排好每一年度的聚會時間。于是,大家便各憑機緣地搞出了種種用于制定歷法的設施。例如這兩個窗子和缺口,和其他許多建筑有相同的功能,但在結構上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今天只有這空蕩的阿那薩奇古墟,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依然矗立在這里。離開這里不遠,在一塊可以稱得上是天險的地方,有另一座判斷夏至來臨的設施,它這個功能是無法懷疑的,經過精心安排的三塊大石板,只能允許一縷陽光,在一年之中白晝最長的那天中午,射到一條雕鑿出來的螺旋線的中心。
風從峽谷中呼嘯而過,但除了我們又有誰在傾聽昵?這不禁使我們想到歷史上千萬千萬開動腦筋的先輩,今天的社會就是他們奠定的,而我們對他們幾乎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