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沉醉的晚上》精選郁達夫中短篇小說共11篇,涵蓋了其創作生涯各階段的佳作。從1920年寫就的《銀灰色的死》到1930年完成的《楊梅燒酒》,所有作品依時間序,一字排開。
郁達夫以現代文學史上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出道,名震江湖。后續佳作《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真實細膩如昨,結構也更為精巧雅致。及至中篇力作《迷羊》的出現,他在小說藝術上的進步與造詣,清晰可辨。
除這些個人風格明顯的篇章外,諷刺小說《血淚》《二詩人》等,不僅顯示出郁達夫對小說創作多樣性的追求,也體現了他駕馭不同故事類型的能力。
所有這些的篇目,均被此書收錄,且全書以各小說初發表時的文獻為基礎,除必要的字詞調整以適應今天的閱讀習慣外,大程度上保證了作品的原汁原味。作為華語文學史上無法繞過的作家,郁達夫所提倡的“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以及敘述上的大膽,借由這些篇目,可得遍覽。
浪漫郁達夫,傳奇私小說。不只有性苦悶,不全是感傷。
郁達夫至為可貴的品質,是文學上的誠實。那個年代的作家,大膽并細膩呈現種種似乎不該也不能有的人物心理,自然是有勇氣,更為動人的,是文學上的天真之氣。他寫性苦悶,沒有誨淫,不猥瑣;敘述生存艱難,全不回避,無怨氣。面對文學,他像仆人一樣忠誠。
讀郁達夫的小說,不能喚起甜美的感受,他似一個備受煎熬的人,把傷感壓向你。愛情的無望,窮困的難捱,向善的焦躁,貪惡的苦悶。這些主題反復出現,以致你不得不熱愛現世生活,畢竟那里還有喘息的可能。
本書精選的11篇小說,側重點各有不同,有禮教之下婚姻的無可奈何,有熾烈情愛的無疾而終,有隱隱約約的同志之情,也有摧折人心的性苦悶、性怪癖。而對舊世背景下知識分子的遭際,作者在抱有同情的同時,也向他們的投機與迂腐,投去了無情的嘲諷。
全書以各小說初次發表文獻為基礎,只做必要的字詞調整,以適應今天的閱讀習慣。這些誠實的文字,不僅能像真正的文學作品那樣,震撼你的心靈,也是通向郁達夫這位民國傳奇作家的路徑。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代表作有《春風沉醉的晚上》《沉淪》《過去》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評價其為“亞洲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
1913年,赴日留學,初學醫,后改學文科
1921年,與郭沫若等日本留學生組創文學團體“創造社”,同年出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