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即能攻打到西方歐洲的東方人,都是游牧民族,所以對西方世界震撼最強,至今仍讓西方人心有余悸的,是三個崇拜狼圖騰的草原游牧民族——匈奴、突厥和蒙古。與之相對應的是,能夠攻打到東方來的西方人,也都是游牧民族的后代。據傳說,古羅馬的建城者就是兩個狼孩兄弟,是被母狼養大的。所以,直到今天,羅馬城的城徽依然是一只母狼在給兩個狼孩喂奶。至于后來的條頓、日耳曼和盎格魯—薩克遜民族就更強悍了。可以說,強大的民族血管里流淌著是狼性血液,而性格懦弱的民族太需要補充一些勇猛野性的血液了。沒有狼,人類社會不會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而不懂得狼,也就不會了解人類社會為什么會演變成今天的樣子。因為狼是草原上的強者,而崇拜狼的民族,則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強者。
狼的智慧是競爭的智慧,是強者的智慧,是成功的智慧。
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軍事才能,狼的頑強不屈的性格和尊嚴,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使狼成為草原民族的獸祖,宗師,戰神與楷模。
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人類的關系,這些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懸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么有夠橫掃歐亞大陸?我們口口聲聲自詡是炎黃子孫,可知“龍圖騰”極有可能是從游牧民族“狼圖騰”演變而來?華夏民族的“龍圖騰崇拜”,是否將從此揭秘?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本書將狼的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軍事才能,狼的頑強不屈的性格和尊嚴,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與我們人類社會的強者進行對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的強者是怎樣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如同狼從激烈的草原競爭中脫穎而出一樣。
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這同樣也是社會人際交往的法則,所以人應當強悍如斯,才能生存,才能成功。
斯軟怕硬是動物的天性,弱肉強食是自然的規律。懂得進攻,更懂得退卻,不怕赤裸,更巧于偽裝,既能孤身奮戰,也善于群體攻防,狼精通叢林與荒野的游戲規則,所以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第一篇 做大草原的主人
——順應環境,主宰環境
像狼一樣認識你的生存環境
環境造就你自己
順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
利用環境之變順勢而為
以積極的態度應對不利環境
保護環境也就是保護你自己
改變自己順應環境
逆境更需要你有頑強的意志
根據環境確定你的方向
做主宰環境的強者
第二篇 練就過硬的捕獵本領
——自我歷練,不斷進取
先做人,后做事
有勇氣就能叩開成功之門
用智慧經營你的一生
信念是堅持到底的強心劑
遠大的目標伴隨成功的曙光
讓環境助你成為強者
危機感讓狼不斷地捕捉獵物
要有血戰到底的精神
相信自己是一只頭狼
獵物不會自己送入狼口
第三篇 狂奔著的狼前方必定有獵物
——定位人生,鎖定目標
認識自我,準確定位
你距離強者其實并不遙遠
尋找獵物聚集的草原
機遇就在生命的前面
你的潛力是無窮的
相信前面一定會有獵物
將進取心化為人生的目標
生存目標決定著成功的高度
從你最熟悉的“領地”開始
獵物是奮斗的動力
第四篇 殘酷的草原會淘汰遲緩的狼
——直面困境,立刻行動
第五篇 狼的世界是崇尚強者的世界
——應對競爭,脫穎而出
第六篇 相信自己天生是一只頭狼
——自尊獨立,建設團隊
第七篇 絕不放走送上門的獵物
——捕捉機遇,主動出擊
第八篇 只要堅持就能夠捕捉到獵物
——不屈不撓,忍辱負重
第九篇 熱愛自己憩息的大草原
——友愛親情,珍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