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數據分發服務)是OMG發布的有關分布式實時系統中數據傳輸的一個規范(2004年12月發布1.0版,2007年1月發布1.2版)。隨著實時分布式系統復雜度的不斷增加和研發規模的迅速擴大,系統集成的難度和風險都在大幅度提高,DDS為各種不同的分布式應用提供了數據通信模型,對分布式的異構系統集成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DDS是以數據為中心的發布/訂閱通信模型,針對強實時系統進行了優化,提供低延遲、高吞吐量以及對實時性能的控制級別,從而使DDS能夠廣泛地用于航空航天、國防、分布式仿真、工業自動化、分布控制、機器人、電信以及物聯網等多個領域。 本書的編寫本著由淺入深、深入淺出的原則,系統地介紹了DDS的使用、編程技術。本書中配有大量的例子,供使用人員參考,適合軟件工程師、軟件架構師、軟件項目經理等專業人員使用,同時也適合作為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
第1章 概述
1.1 體系集成需求
1.1.1 系統集成的問題
1.1.2 耦合性問題
1.1.3 復雜數據流問題
1.2 什么是數據分發服務
1.3 什么是中間件
1.4 網絡通信模型
1.5 什么是“以數據為中心”
1.6 DDS對開發者有什么幫助
第2章 DDS架構
2.1 設計理念
2.2 可擴展的傳輸框架
2.2.1 以數據為中心的發布/訂閱
2.2.2 數據本地重構層
2.3 DDS的發現
2.4 線程處理
2.5 配置
2.6 DCPS通信
2.6.1 DCPS通信概述
2.6.2 域和域參與者
2.6.3 數據寫入者和發布者
2.6.4 數據讀取者和訂閱者
2.6.5 主題、實例與關鍵字
2.6.6 服務質量(QoS)策略控制通信行為
2.6.7 監聽器
2.6.8 條件
第3章 數據類型和數據樣本
3.1 數據類型概述
3.1.1 序列
3.1.2 字符串和寬字符串
3.1.3 類型代碼
3.2 內置數據類型
3.2.1 注冊內置類型
3.2.2 為內置類型創建主題
3.2.3 字符串內置類型
3.2.4 關鍵字字符串內置類型
3.2.5 管理內置數據類型的內存
3.2.6 內置數據類型的類型代碼
3.3 使用IDL創建用戶數據類型
3.3.1 可變長度類型
3.3.2 值類型
3.4 與用戶數據類型動態互動
3.4.1 類型代碼概述
3.4.2 定義新類型
3.5 使用數據樣本
3.5.1 具體類型的對象
3.5.2 動態定義數據類型的對象
第4章 服務質量(QoS)策略
4.1 QoS策略概述
4.1.1 默認QoS策略
4.1.2 DEADLINE(截止期限(T,DR,DW))
4.1.3 DESTINATION_ORDER(目標順序(T,DR))
4.1.4 DURABILITY(持久性(T,DR,DW))
4.1.5 ENTITY_FACTORY(實體工廠(DP,Pub,Sub))
4.1.6 GROUP_DATA(組數據(Pub,Sub))
4.1.7 HISTORY(歷史(T,DW,DR))
4.1.8 LATENCY_BUDGET(時延預算(T,DR,DW))
4.1.9 LIFESPAN(壽命(T,DW))
4.1.10 LIVELINESS(活躍度(T,DW,DR))
4.1.11 OWNERSHIP、OWNERSHIP STRENGTH(所有權(T)、所有權強度(DW))
4.1.12 PARTITION(分割(Pub,Sub))
4.1.13 PRESENTATION(呈現(Pub,Sub))
……
第5章 實體
第6章 主題
第7章 發送數據
第8章 接收數據
第9章 使用域
第10章 條件和監聽器
第11章 配置OpenDDS
第12章 開始使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