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早以前就學到, 如果你說出的漲潮時看到的景象, 人們會認為你在吹牛或說謊, 但事實上你不過是想盡可能地解釋清楚那些奇異又美妙的事物罷了……
與《三杯茶》同獲太平洋西北獨立書店獎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臺灣誠品書店聯合推薦
英國廣受好評的“理查德&茱蒂讀書俱樂部”年度選書被評為現代版的《麥田守望者》
我很早以前就學到,如果你說出在漲潮時看到的景象,人們會認為你在吹牛或說謊,但事實上你不過是想盡可能地解釋清楚那些奇異又美妙的事物罷了。我對于自己所看到的那些景象,多半只是輕描淡寫,因為我找不到足夠有力的字眼去形容,不過,這正是海洋生物和我生長的那片內海海灣的特質。除非你是科學家、詩人或演員,否則別期望自己能做出精確的描述;而且即便你是,也往往辦不到。事實上,對于那些景象出現的地點和時間,我有時候并沒有說實話,但根據這稍稍偏離了的方向去尋找,我不但看到自己說過的一切,甚至更多。
大多數人都知道,海洋覆蓋了地球三分之二的表面,但會花時間去了解其中一二的人卻少之又少。這只要在你解釋潮汐的原理時,看別人的態度就知道了。由于月球和太陽的引力,海洋每天都會膨脹隆起兩次,形成一股緩慢、難以察覺卻又巨大的波浪涌上我們的海灘。當你解釋這種基本知識時,人們會盯著你,好像你在編故事一樣。再者,潮汐不會出現在新聞里,它們不像洪水那樣造成破壞,也不像河水一樣流出海口,它們的運作幾乎不會引起任何注意。所有人都能告訴你太陽的位置,但問到潮汐在哪里,只有漁夫、養蚵人和經驗老到的水手不需左顧右盼也能知道答案。我從小到大常聽一些看似很聰明的大人說:“多么美麗的湖啊!”無論我們禮貌地指正他們多少次這里是海灣,是和全世界最大的海洋相連接的內海,還是沒用。就算我們指著地圖,告訴他們太平洋靠著胡安·德富卡海峽①這個吞吐口,會一路連接到我們這個位于普吉特灣②南端的多泥淺水小海灣,但他們仍然記不住——就像海灘上的清道夫,你永遠都無法讓他們了解,他們的腳所踏過的地方正是一大群貽貝的屋頂。人們大多不愿花時間去思索這類問題,除非他們剛好在夜間退潮時帶著手電筒到沙灘上閑晃,親眼目睹生命在淺水中吐著泡泡、浮掠而過或是噴出水柱。在這之后,他們將很難不去思索生命的起源,以及最初那個沒有人行道、塑膠和人類的地球。
人通常要花好幾十年,才搞得清楚自己對宇宙的觀點——如果他們不嫌麻煩的話。我自己是在那個奇特的夏天才弄清楚的——那個被撲天蓋地襲來的科學、名氣和各種神秘圣靈的說法所簇擁的夏天。也許你還記得關于這個事件的零星消息,看過那張我滿眼血絲,像孤兒一樣站在泥灘上的照片。你可能還有印象,在那引人注目的瘋狂祭典之后,《今日美國》將一切歸咎到我身上,名為“彌賽亞小鬼”的可笑頭條新聞;你甚至可能在倫敦的《泰晤士報》或《曼谷郵報》上看過同一篇抄來抄去的報道。更或者,你本身正是不遠萬里到我們海灘來親眼瞧瞧的千百名好奇觀光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