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劇《浮士德》是歌德最重要的作品。共2卷,長達12000余行。根據16世紀民間傳說寫成。寫浮士德博士為尋求人生的意義,以自己的靈魂換得魔鬼梅菲斯托的幫助,經歷了愛欲、歡樂、痛苦、神游等各個階段和變化,于生命的最后時刻,在與自然斗爭中,領悟了人生的目的應當是為生活和自由而戰斗。構思宏偉,內容復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于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象、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說雜糅一處,善于運用矛盾對比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時莊時諧、有諷有頌、形式多樣、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適讀人群 :文學愛好者
德國文壇巨人歌德一生思想和才華的結晶
與《荷馬史詩》《神曲》《哈姆雷特》并稱“歐洲四大文學名著”
啟蒙主義文學的壓卷之作
1985年美國《生活》雜志評選“人類有史以來的20本圖書”之一
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初期歐洲資產階級300年間文化發展的生動縮影
歌德(1749-1832),德國 詩人、劇作家、思想家,德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深受盧梭、萊辛和斯賓諾莎的影響,青年時為狂飆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反對封建割據,渴望德意志統一,主張自上而下的社會改革。早期重要作品有割據《葛茲?馮?伯利欣根》和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代表作為詩劇《浮士德》。所作抒情詩語言優美,內涵深廣,是德國詩歌的瑰寶。其作品對德國和世界文學有很大影響。
樊修章,古典文學學者、翻譯家,1957年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曾就職于北京外文書店(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寧夏大學。主要譯著《浮士德》、《歌德詩選》、《茨威格小說選》等,論著《晚唐小品文選著》 。
如何理解歌德 高中甫
譯本序
獻詞
舞臺序劇
天上序幕
悲劇第一部
夜
城門前
書?齋
書 齋
萊比錫奧爾巴赫酒店
魔女的丹房
街 頭
傍 晚
散 步
鄰 家
街 頭
花 園
園 亭
林中石窟
葛瑞琛居室
瑪爾特的花園
井 邊
城邊夾道
夜
教 堂
瓦普幾斯夜會
瓦普幾斯夜會的夢或俄伯容與蒂坦尼亞的金婚紀念
陰暗的日子,原野
夜,曠野
監 獄
悲劇第二部
第 一 幕
風景優美的地方
皇 宮
宏偉的大廳
樂游苑
陰暗的走廊
燈火輝煌的大廳
騎士廳
第 二 幕
高穹頂哥特式小房間
實驗室
古典的瓦普幾斯夜會
佩涅俄斯河上段
佩涅俄斯河下段
佩涅俄斯河上段
愛琴海的巖灣
第 三 幕
斯巴達墨涅拉斯的宮殿前面
城堡內院
舞臺完全變換
第 四 幕
高 山
前山上
偽帝的營帳
第 五 幕
曠 野
宮 殿
深 夜
子 夜
王宮廣大的前庭
安 葬
山 谷
附錄
歌德生平及創作年表 高中甫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