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是一個整體,它包括:產品方向、產品功能定義、用戶研究分析、產品交互邏輯、產品圖形設計、產品運營等。如何將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進行設計是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核心能力。
目前的現狀是:用戶體驗設計師對自身定位比較模糊,因為每家企業的用戶體驗設計團隊可能隸屬于不同的部門;用戶體驗從業人員很難獲得來自一流團隊的一流經驗;行業內的交流還遠遠不夠,大家各自為戰,苦苦摸索;其中一些敢于分享的團隊所共享的一些理念、技巧或者方法論大都視角過高,不大容易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體驗·度:簡單可依賴的用戶體驗》為百度用戶體驗部團隊作品。作為這個行業最早的一批從業者,百度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認為有必要將這些年的工作經驗做一個總結,將一些項目的設計思路分享出來,讓更多的從業者能夠從中看到百度產品設計走過的彎路和收獲,讓更多的人知道互聯網產品的用戶體驗設計究竟是什么。
《體驗·度:簡單可依賴的用戶體驗》將百度用戶體驗部設計的一些產品案例進行分享,每個案例的作者都是此案例的一線UE設計師,通過百度貼吧、百度視頻、百度地圖、百度魔圖、百度閱讀、百度旅游等產品案例講述產品背后的故事。
《體驗·度:簡單可依賴的用戶體驗》適合初入互聯網行業的體驗設計師、產品經理、視覺設計師、交互設計師、用戶體驗研究員閱讀,同時適合資深人士用以互相切磋、交流提高。另外,移動APP設計/開發人員、桌面軟件設計/開發人員以及相關專業師生等也非常適合閱讀本書。
當我翻到一本讓人欲罷不能的好書的最后一頁,通常會有些傷感,就像看完一部精彩的劇集的最后一集一樣。我試圖讓劉超為這本書寫一個后記作為收場,未遂,原因我大概了解,因為我自己曾經也寫過書。當你滿懷熱情地、精心地、誠意無限地塑造完成一部作品,除了如釋重負的成就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失落,所以當一本好書完成后,有些作者甚至不愿意再去碰她。我理解,所以這份失落感由我來承擔。
百度是中國乃至國際范圍內最成功的互聯網企業之一,他們的產品之所以能被廣大用戶所認可,必有其道理,無論在專業領域的口碑如何,只要產品得到用戶的認可,即為成功的產品。我想,這大概就是用戶體驗的核心——我們的產品不是為專家設計的,就是讓用戶用得爽!
我與百度團隊的劉超、海波認識多年,追蹤用戶體驗方向的圖書也至少有7年時間,從很早以前的《UI進化論》、《設計網事》等,一直到今天,我結識了很多優秀的設計師,我非常喜歡與設計師聊天,他們的想法通常是前沿的,作風通常是爽快的,心態通常是快樂的。與這樣的一群對工作、生活如此認真而又不失幽默感的人一起雕塑一件杰作,實在是痛快。《體驗度》這本書從立項到出版雖然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但是參與編寫的設計師們卻是經過了多年了積累,厚積薄發。記得當時去百度與大家座談,最開始我和設計師們都有點緊張,后來聊開了,思如泉涌,臭味相投,一拍即合。設計師的溝通能力是核心競爭力之一,在中國,甚至比設計實力本身更為重要。百度設計師給我的感覺,都很能說,這對于圖書創作也很重要,能干不能說,就沒辦法把自己的方法、技巧、沉淀、以至于最難表達的創意如實地反映到紙面上。設計師的分享精神則更加重要,優秀的設計師是不怕傳播自己的經驗的,反倒會從分享過程中總結出來很多東西、從讀者那里了解到更多的思路。毫無疑問,這對于圖書創作,更是一種必備的心態——啥都留一手的書注定不會是好書。
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團隊,需要一定的企業文化或者團隊文化,要讓這種能量傳播到隊伍中的每一個人,潛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工作態度和方式,如果這種文化大多代表正能量,那么隊伍中的每個人都能取得各種收獲。百度用戶體驗部就是這樣一個團隊,朝氣蓬勃,帥哥美女,眉宇間透出歡樂和幸福,我希望這些設計師朋友們可以繼續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
本頁內容實在與用戶體驗無關,純粹出于編輯的個人情感。如果嫌煩,請無視……
最后,感謝百度用戶體驗設計團隊對清華大學出版社的信任,感謝設計師王文韜認真負責的態度,他讓我體會到百度人超高的執行力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最后感謝讀者購買這本書,并閱讀至此。
清華大學出版社 欒大成
序一
黎萬強
百度體系下有很多產品,不少產品都已有海量用戶,要進行設計,如何保持設計的系統性,又如何在各自
應用的領域里出彩,是一件巨難的事情。我相信設計師有時會覺得像是要讓大象跳舞。所以作為用戶、作
為設計的同行,我也會好奇地想看看他們團隊在做產品、做設計的思考過程。
《體驗·度》這是一本百度關于用戶體驗設計的內部案例書,從Web到移動客戶端,從大搜索到地圖、貼
吧之類的常用工具,還有娛樂類的魔圖等各種產品,從概念設計、功能設計、原型設計、用戶研究和交互
與界面設計的過程與細節,他們團隊都全盤托出,都是干貨內容,而且排版精美。
好的設計都要找到原點,對于百度的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設計來說,是“簡單可依賴”。在“簡單可依
賴”的原點上,百度用戶體驗團隊強調“設計是一個整體”:從產品到設計到運營全環節,來整體思考設
計。
設計師和設計團隊如何升維?
設計是一個整體就是一個典型的升維思考。有效的設計就是好的設計!而是否有效則應放到整體的環境中
來看。你為用戶設計,讓目標用戶覺得好看好用,這就是有效。我在招聘設計師時強調過設計師要有深度
閱讀的習慣,這是設計師升維的一個方法,《體驗·度》這本書,可以讓你系統性地了解百度的設計。
作為一名用戶體驗設計的老兵,我2000年進入金山從事設計,那時,用戶體驗設計這個行業在國內算是剛
剛起步,就像劉超書中所說,一開始大家對這個崗位的需求和認知僅僅是一個畫圖標的美工,15年時間過
去,現在每個公司都在大談用戶體驗,都組建了數十人甚至數百人的專業設計團隊,行業已經蓬勃如此,
這是設計人之幸事。
現在市場上用戶體驗的專業書很多,但由公司一線用戶體驗團隊寫的書,還是少之又少。在公司里的項目
團隊出書,確實會考慮為了品牌推廣,但自己在公司繁雜的設計任務之余,騰出時間真刀真槍來寫,把經
驗都共享出來給同行,這依然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這樣的精神是“活雷鋒”。
對于劉超帶領的百度用戶體驗團隊,恭喜他們的《體驗·度》這本書的順利出版,也謝謝他們為中國用戶
體驗這個行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序二
胡曉
中國已經大規模進入體驗經濟時代,企業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下,需要提出創新理念或方案跳出“傳統”
的模式,推動產品創新與提升服務品質,跨入更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新環境。隨著技術、戰略和文化的進
步,各種新產品的交互方式越來越多,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用戶體驗。用戶體驗是一門學問,需要你深入
用戶的內心,洞察用戶真正的需求,善用各種方式與應用技術,全面提升產品的交互、情感、感官品
質。在這個重視用戶體驗的大環境下,如何詮釋用戶價值、商業價值、社會價值成為了設計師任重道遠
的任務。
與用戶站在一起,了解用戶文化,挖掘用戶使用習慣,分析用戶趨勢,不斷迭代產品設計和滿足用戶需
求,百度用戶體驗部設計師一直充滿熱忱地去完成這個任務。通過百度貼吧、百度視頻、百度地圖、百
度魔圖、百度閱讀等產品,我們看到百度大UE對用戶體驗的全面規劃以及對產品整體設計的用戶視角的
依據。
我們在做體驗設計就是不斷基于用戶需求的本源的一個推導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細化過程都基于
上一步的清晰目標開展,環環相扣,任何界面的功能和用戶體驗必須與總體的品牌和消費體驗保持高度
一致,與用戶文化契合。百度大UE做到把設計基于品牌和消費體驗、用戶文化,將其產品提升到與設計
體驗相同的水平,最終解決用戶的問題,滿足用戶的文化需求。
《體驗·度》透過和用戶一起做設計的理念,集合百度用戶體驗設計部門的智慧結晶,展示設計師的設
計思路與方法,由粗到細地推導過程案例,分享可以應用在新產品設計、老產品的優化、設計評估等過
程中的理論依據,非常值得大家去認真學習。
引言
劉超
2003年我加入某國際手機巨頭負責組建中國區的手機圖形用戶界面(GUI)設計小團隊。那時候UI/UED
這個概念是非常新的詞匯,行業里普遍稱呼我們為美工。當時沒有任何一家中國公司有清晰的流程,也沒
有哪所學校開設相關專業,大多數從業者都是廣告或工業造型設計中的轉型者,大家從零開始見證了這個
行業的誕生。
轉眼間10多年過去,UI/UED行業輝煌成長,大量的精英人士加入這個行業,UI設計也逐漸成為產品的核
心競爭力。中國出現了很多世界級別的手機終端設計制造公司,更誕生了多個互聯網巨頭,無數充滿挑戰
和激情的崗位出現在這個行業,讓我想起10年前我們寫的一篇文章《UI大時代》,如今,這個時代真的來
了。
興奮之余,作為這個行業的最早一批從業者,我們一直在思考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如何提升UI設
計師在項目中的話語權”,“為什么一些產品有很精美的圖標和炫酷的動畫但產品在市場上卻沒有用
戶?”,“為什么大多數設計外包公司提供很好的方案但市場數據很差?”,“UI設計師和產品經理永遠
無法在一個思維維度溝通”等等,也許我們無法給出完美的解答,但我和同事們認為有必要將這些年的工
作經驗做一個總結,將一些我們親身經歷的項目的設計思路分享出來,讓更多的從業者能夠從中看到我們
走過的彎路和收獲,讓更多的人知道一個互聯網產品的用戶體驗設計是什么。
因為用戶體驗是一個整體,它包括:產品方向、產品功能定義、用戶研究分析、產品交互邏輯、產品圖形
設計、產品運營等。如何將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進行設計是我們做用戶體驗設計最核心的能力。本書由劉
超、王文韜、路蕾、孟雷、王吉芳、朱瑞輝、薛俊強、羅虹榮、董如雪、郭超、趙慧斌、雷麗、郭芳榕、
于洋、李靜、曲佳、趙春瑾、趙德鵬、李思雨、許光、徐海波、袁青林、劉燈、李金陽組成的編委會共同
撰寫完成。將百度用戶體驗部設計的一些產品案例進行分享,現在就讓我們通過百度貼吧、百度視頻、百
度地圖、百度魔圖、百度閱讀等產品案例進入我們產品背后的故事。
任何時候,我都會告訴你:設計團隊寫的書是最有誠意的。我們到處可以看到功能豐富的產品,但擁有“簡單可依賴的用戶體驗”特質的產品極少。我組建和主持騰訊CDC的十年時間里,多次和百度用戶體驗部交流,他們是一支優秀的團隊,你眼前的這本書,代表著當下最好的他們。
—— 前騰訊CDC總經理 唐沐
在過去的十年間,很多企業或公司的設計部都經歷了從GUI到UI再到UED的發展過程。每當我聽到劉超在回顧過去十年的個人經驗時,感同身受,當我得知百度用戶體驗部即將發布《體驗 度》時,內心亦是同樣感慨。相信這本充滿干貨的瀝血之作一定能給從業者帶來啟發。
—— 洛可可設計集團創始人 賈偉
用戶體驗是一個整體,如何提升它在企業中的價值認可,是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劉超和他的百度團隊毫無保留地將最近這幾年的實踐成果分享給行業同仁,這是給UX界第一個十年的一份厚禮。
—— 現任UPA中國主席 黃峰
移動互聯網時代,體驗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百度用戶體驗部的設計師,將他們的設計心得總結出來,代表了這家互聯網公司的設計文化。一切都在發展,作為曾在百度工作過的我,祝他們未來一切更好。
——墨跡天氣副總裁 相輝
百度用戶體驗部,百度最大的設計團隊,簡稱大UE,是負責百度產品UI設計的用戶體驗設計團隊,現有設計師近300名。
用戶體驗部負責百度搜索、知道、百科、地圖、旅游、貼吧、文庫、身邊、新聞、視頻、Hao123、魔圖、輸入法、瀏覽器、影音等絕大部分百度產品的用戶體驗設計與研究。
百度用戶體驗部致力于提升百度產品的用戶體驗,部門有專業的交互設計、圖形設計、用戶研究團隊,主要工作包括:
通過用戶研究分析,參與產品策略的制定;
對產品進行結構、流程的優化,對產品功能、界面做出研究與設計;
支持各部門新產品的視覺設計工作,對現有產品進行重構優化與設計;
制作用戶界面和優化代碼,開發腳本程序;
……
目錄
引子:用戶體驗設計是一個整體003
公司的優勢決定產品方向004
產品方向決定產品功能004
產品功能和UI設計的關系006
產品運營009
一場與簡單賽跑的設計比賽——百度地圖010
化繁為簡的設計014
來一次簡單高效的設計026
路測丈量出來的簡單038
百度社區:我的貼吧我做主——百度貼吧046
了解用戶,痛定思痛052
減法與加法的平衡058
貼吧文化,形象為尊068
總結082
以精致詮釋閱讀之美——百度閱讀084
書——功能與美感的融合086
讀——移動閱讀引發的一場思考100
無所不在的視聽盛宴——百度視頻112
設計關鍵詞116
讓迭代速度飛起來118
庖丁解牛,勾勒用戶畫像122
整體構思,產品統一化設計124
少即是多,合理分層,事半功倍134
點擊,還是點擊!136
情感表達138
引子:用戶體驗設計是一個整體
一個產品的成功需要每個環節的成功配合,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導致產品的失敗。很多時候我 們在各環節中都投入相當專業的人才,這些人才具有足夠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大家卻不能向一個方向 發力,最終導致產品的失敗。那我們究竟該如何將產品各環節緊密配合起來呢?
首先產品可以簡單分成如下幾個設計環節:產品方向、產品功能定義、用戶研究分析、產品交互邏輯、 產品圖形設計、產品運營等。在百度用戶體驗部內部我們對于這些產品設計環節之間的關系是這樣理 解的:
因此UE設計師的本質工作雖然只是用戶研究、產品交互邏輯、產品圖形設計、產品運營這幾部分,但 好的UE設計師必須理解和參與其他部分的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產品、了解產品的真正目的和用 意、準確判斷產品優先級,最終科學地設計出最適合產品的交互和圖形設計。下面就為大家庖丁解牛式 地分析這些綜合影響用戶體驗的產品設計環節。
從圖中可以看出:
(1)各個環節之間的決定和被決定關系:即 靠近金字塔底層作為基石的環節,決定著上層 環節的工作。我們這么多年的工作積累告訴我 們,例如一個產品的交互、視覺設計如果和產 品方向有了偏差,這樣的設計是很難成功的。
(2)各個環節開展工作的順序:有了第一點的 認知,我們就不難理解工作的順序,應該是自 上而下的,下層的工作需要給上層工作指明方 向,上層工作需要對下層工作有效地呼應。
3
A. 公司的優勢決定產品方向
每個產品都有80%的功能趨同,只有20%的功能不同。例如每個新聞APP都有新聞推送和用戶閱讀等同質 化基礎功能,但真正決定勝負的是另外20%的不同功能,例如有的新聞APP注重評論、有的注重分享、有 的注重某一類垂直領域等。所以任何產品的成功都是需要有自己的獨特性,例如微信注重隱私、微博注重 開放、陌陌注重陌生人等。
產品獨特性就是產品方向,但產品的方向不是隨意制定的,它一方面要建立在廣大用戶的鋼需上,另一方 面是由公司自身的優勢決定的。如果我們的獨特性做到競爭對手的優勢上,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例如春 節發紅包是支付寶先推出,但微信上線后才火起來,因為這個功能要基于騰訊的熟人關系網才能推廣。 所以產品最核心的產品方向(產品特色)大多是由公司的優勢決定,反過來,這個優勢越明顯你和競爭對 手的差距也就越大,這個優勢門檻越高(例如技術積累、用戶數據積累、資金投入)競爭對手越難超越, 這也證明了為什么很多人說騰訊抄襲創業公司導致創業公司破產,因為這些公司把自己的特色做在騰訊的 優勢上了。
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UE設計師,在鉆研各種設計技法的同時,要深入了解公司的優勢,有效地運用各種設 計技法來突出自身的核心優勢,從而設計出差別于市場其他產品的、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B. 產品方向決定產品功能
產品方向決定后,接下來我們需要把產品方向和產品設計中的其他環節緊密銜接。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產品 方向決定產品功能。我們用百度新聞客戶端來舉例。我們在做新聞客戶端的時候都會思考哪個信息是用戶 每天都想看到的,調研結果是“天氣” (圖1),既然是天氣我們是否要將天氣做得更酷炫呢,甚至點擊 后顯示一周的天氣呢,如果你問用戶,答案是肯定的(圖2);既然是如此絢麗的UI,我們是不是要進行微 博分享呢?用戶依然認為是的(圖3);那么既然分享我們是否要增加查看評論功能呢(圖4)?這時候你 會發現我們討論的點已經和新聞客戶端完全無關了。這些功能已經一點一點地偏離到和產品方向相反的方 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