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精品叢書》系品牌常銷 圖書,二十年來多次再版重印,在讀者中深獲好評。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精品叢書》分體裁精心匯編 了諾貝爾獲獎作家的各類作品,讓您充分品味諾獎百 年來的名篇佳作。
朱光甫編*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散文詩 精品)》是其中一本,一共收錄了1901年至2014年諾 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各種體裁精品作品若干篇,作品 字里行間透露著文學大師對社會的深刻見解和對生活 的智慧思考,為所有讀者提供一份供學習、欣賞、借 鑒的隨筆經典之作。
[法國]蘇利-普呂多姆
幸福隨想(選八章)
[波蘭]亨利克·顯克維奇
我為你祝福
十字架
印第安人
[比利時]莫里斯·梅特林克
生者與死者(選十章)
[印度]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禮 物
雪
云 使
忘恩的悲痛
人類的兒子
死
不朽形象的福音
創造的祭火
我期望的苦修
劫
時令之環
暴風雨
生命的瓊漿
遠飛的心緒
送別詞
[法國]羅曼·羅蘭
憶
羅馬的春天
生命的敵人
搖籃禮贊
光榮的受難者
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痛苦的勝利者
這便是神圣的痛苦的生涯
[法國]阿納托爾·法朗士
影 子
風雨學校
[愛爾蘭]威廉·勃特勒·葉芝
獻 辭(節選)
魔 幻(節選)
[挪威]西格里德·溫塞特
山谷小溪
果園鳴禽
[德國]保爾·托馬斯·曼
神圣的夜
你還記得那座花園嗎?
[俄國]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
耶利哥薔薇
盲 人
音 樂
阿爾卑斯山中
神 話
秋(節選)
霧(節選)
旅途感悟
深 夜
“希望號”
在一條熟悉的街道上
[智利]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燈
上 帝
歌 聲
池 塘
橄欖樹
世 人
四瓣的花朵
如果死亡來到
幸 福
致墨西哥婦女
玫瑰樹根
母親的詩
一個女教師的祈禱
[德國]赫爾曼·黑塞
陰云密布的天空
農 舍
紅房子
村 莊
雨 天
百合花凋謝的時刻
撥開美麗的假象
午休時分
真愿自己是個巨人
在我的青年時代
童年時的花園
[法國]安德烈·紀德
在奉獻中陶冶出完美
我,新的亞當
別再等待
人類珍惜自己的襁褓
我夢想一種新的和諧
生命朦朧的活動
給娜塔那埃拉
羅馬蒙特·班西赫
海灘上水輕沙柔
我全部財富孕育在我心中
美麗的佛羅倫薩
永無休止的更新
抑制不住的渴
朋友,什么也別信仰
荒謬的世界觀……
啊,再次重新起步
田野上的百合花呵
別膜拜偶像
[美國]威廉·福克納
山
它尋求陽光
[法國]弗朗索瓦·莫利亞克
九月夜景
卡 門
馬拉加(節選)
勞倫斯在花園中(節選)
[美國]歐內斯特·海明威
克拉克河谷懷舊
[西班牙]胡安·拉蒙·希門內斯
焰 火
歡 樂
四月詩情
純凈的夜
牧羊人
騎
石 榴
驚 怕
古 泉
十一月的園詩
火 焰
黎 明
圣誕節
冬 天
酒
憶 舊
星期日
夏
危地馬拉
[日本]川端康成
初秋四景
春天
插花
美的發現
秋鳥
[蘇聯]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柯霍茲背囊
一日之始
涅瓦河上的都市
破桶
倒影
任葉賽寧故鄉
我們小死
野火與螞蟻
奧卡河之旅
[智利]巴勃羅·聶魯達
愛
英雄
這寒意逼人的一天
畢加索是一支種族
智利的森林
詞語
在這個時期之術
小死的詩歌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我的詩
網答一個問題
遠方的生活(五章
城市人的生活(六章
[德國]海因里希·伯爾
萊茵河
[希臘】奧德修斯·埃里蒂斯
向前線挺進
騾夫
美人與文盲
勇士的睡眠
風景的起源或仁慈的結束
另一個諾亞
屬于永恒的七天
康斯坦丁·帕萊奧拉哥斯的死亡與復活
不能發生的事情
[波蘭]切斯拉夫·米沃什
一個裝鏡子的畫廊(選五章
關于獨立歲月的篇頁(選三章
存住
在路上
一個詩的國度
野獸的肖像
[德國]埃利亞斯·卡內蒂
自命英雄
舔名人
超級音樂大師
瞎 子
淚水司爐
月亮表姐
耳證人
[捷克]雅羅斯拉夫·塞費爾特
我對鳥兒的歌聲遠比軍歌要喜愛
令人心醉神馳的時刻
寶貝兒
[墨西哥]奧克塔維奧·帕斯
窗外(節選
夜晚的敞步
平原
黑曜巖蝴蝶
大世界
空中樓閣
永恒的瞬間
中心
烏托邦
孤獨
我們企求愛情
[日本]大江健三郎
核時代的烏托邦(節選
布雷勒斯的墑和新疆胡楊(節選
[英國]多麗絲·萊辛
噴泉池中的寶物(節選
[德國]赫塔·穆勒
赤足二月
窮人墓地的女尸
冷熨斗
[秘魯]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閱讀與虛構的力量
[瑞典]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
名字
書柜
林間空地
銀連花
[日本]帕特里克·英迪亞諾
讀者比我更了解作品
1911年獲獎作家 [比利時]莫里斯·梅特林克 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 生者與死者(選十章) 一 亡人享有特權。我們遺忘了他們的過失,我們只 記得那些會原諒他們的事情,我們只夸大他們的善良 品質。縱然是身后發現的邪惡、罪過、背叛和墮落, 我們也幾乎視而不見;似乎不可能讓死者對某些事負 責,他們若是活著的話,這些事會令他們惶惑之極。
他們逝去之后,我們才開始熱愛他們,真摯、篤誠而 深厚。
對于生者和死者,我們為何不一視同仁?一視同 仁,生命便是美麗的,亦是安逸、悅人和微笑的。但 我們從未這么做。難道說,那是遙不可及的么? 二 我們深信,對于我們暫時鐘愛的友人,他的亡故 亦將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鴻溝。
對于我們所愛的人,我們所知甚少,這是我們永 遠的遺憾。他們仿佛只在亡故之時,才表現自己。他 們若是死而復活,瞬間就會喪失死亡所賦予他們的一 切。
死者不像生者那樣極易失去愛,他們珍藏著我們 的愛,直至我們也化為黃土。
三 呂歇爾·德·夏托布里昂寫道:“沒有任何事情 像死亡那樣,將我們驅離了未來,她所言極是,死亡 即是我們的全部未來。我們還活著的時候,幸存者便 逝去了,未來降臨的時候,我們已不再屬于未來。
神秘的呂歇爾的話,絲毫也不容辯駁。更確切地 說:沒有任何事情像死亡的思想那樣,將我們驅離了 未來的歲月。
四 自童年起,人們就畢生守望著那不知名的未知, 他們認為,他們守望著那遙遙無期的未知。他們迫不 及待,就像在蕩氣回腸的戀情中迫不及待地盼望第一 次幽會。直至最后一刻,他們才恍然大悟,他們渴盼 已久的冥冥未知不過是死亡罷了;有人一無所為,靜 心守望;有人則煞有介事地地忙碌,他們沒有那么悲 哀。但實質上,他們的生命是一樣的。
五 在我們的世界,生存的斗爭是一切生命的基本原 則——即,死亡所縈繞的生命——,在一切領域皆如 此,只有礦物界例外,礦物界的秘密仍不為人所知, 何以這樣呢?這難道不像想象愛的原則、善的原則和 樂的原則那樣輕松嗎?通過愛、善、樂的德行,生命 才歡樂而安逸。這難道不是一個煩人的象征么?世上 發生的一切為何不發生在異域?世界為何該遭受這般 奇特的詛咒? 六 我們的一切都歸功于亡人,他們不是死者,他們 活在我們中間,或活在身體的細胞里,或活在靈魂的 回憶里。我們不與他們往來,我們只與生者往來,他 們曾經是、依然是,也將永遠是那些生者。作為死者 ,他們已不再生存,他們從未給予我們生命的跡象。
七 有人曾問我,那微渺的胚芽和細胞永藏著對死者 的回憶,這是什么意思。我說的是世代相傳的神秘胚 芽,深藏于男人和女人身上;染色體,或諸如此類的 東西,如讓·羅斯唐所說:“遺傳物質的特殊基因座 。”遠古的祖先將它們傳給我們,活在我們身上;它 們亦將永遠活著,被我們傳給最遙遠的后代。也許,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靈魂,但不再是無影無蹤的靈魂, 不再是假設的靈魂了。在顯微鏡下,不時會瞥見它們 ,它們的靈性比呼吸的奧秘要低么? 它們貯存著先輩的一切經歷、一切稟賦、一切瑕 疵、一切體魄和德行,這一切亦將永存于后輩的細胞 里。它們代表著我們生命中一切活著的死者,也代表 著一切即將誕生的孩子。它們是人類和民族的全部過 去和全部未來,也將吸收我們的熟人留給我們個人的 回憶,因為,我們置身茫茫的人海,亦是人類的后代 。在這些細胞的生命里,我們僅只是一瞬,細胞的生 命將如地球那么漫長,人類滅絕,它們才隨之消失。
它們珍藏著整個歷史,甚至珍藏著史前史和人類未來 的全部歷史。
讓我們謹記,在這方面,人類如此,天地間一切 生命亦是如此。
八 我們告慰死者:“我們將會重逢。”這極可能。
蕓蕓的組合在漫漫的歲月里,重新組合成今日的情形 。這一切蕓蕓的組合意味著什么呢?在我們稱之為死 亡的長睡中,它們倏忽即逝。因此,告慰死者:“聚 首再相逢!”并非愚行,對于亡人,時間已不復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