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專門為城市人群編寫的關于安全方面的書籍,內容包括公共場所安全、網絡社交及支付安全、人身財產安全、交通出行安全、校園求職安全、防爆防恐安全、居家飲食安全、自然災害等方面,不但講解理論知識和觀念,還有大量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能知識。本書在寫作過程中查閱了大量資料,研究了大量的現實案例,從中尋找出對生活安全影響比較大的方面進行詳細講解,對生活安全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適合城市生活人群和團體培訓。
陳里,著名社會公益人士,“待用公益”發起人;三農、社會學學者,新媒體專家,管理學博士,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工程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著有《經濟利益與中國農民犯罪原因研究》《知行集》,主編《論社會管理創新》《領導國學智慧全書》等七部著作。
陳里連續多年榮獲中國政務微博十大人物之首。2012年被評為中華兒女年度人物。
2012年5月27日,他請農民工吃飯,引起社會對農民工這一群體的高度關注,成為多年公務員招考的考題。
2012年10月2日,他面對陜西華山當夜突發游客滯留輿情,通過微博直播,成功引導游客疏散。
2012年12月10日,他通過微博,上演生死接力,兩小時挽救西安輕生母子。
2013年4月12日,他通過微博發起“待用快餐”活動,倡導“待用××”的公益理念。
謹防網絡詐騙
網絡詐騙是騙子利用網絡,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方法,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中國網絡詐騙犯罪大數據研究報告》的數據表明,僅2015年1月至3月,北京網絡安全反詐騙聯盟就接到了4920例網絡詐騙案件的舉報,涉案總金額高達1772.3萬元,人均損失3602元。面對來勢洶洶的網絡詐騙,我們應當如何防范網絡詐騙,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案例鏈接】
假醫生利用網絡騙病患
李先生是名肝病患者,苦于常規治療效果不顯著,于是上網搜索更好的治療途徑。2015年6月26日,他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名為“氣血通絡肝病治療儀”的網站。“網站上有個CCTV‘健康之路’的logo,還有中國肝病協會、亞太肝病研究會、中國中醫研究會等字樣,看起來來頭不小,我看它還有免費領取治療儀的字樣,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聯系了客服。”李先生說。對方隨后安排了“專家陳主任”為李先生診斷。電話中,“陳主任”在大肆宣揚了肝病的危害后,向李先生推薦了一款治療設備,稱只要配合特效藥貼3天即可見效,一個月后即可輕松擺脫肝病。然而,李先生花了7000多元買下兩套治療設備,使用后發現病情根本沒有好轉。最終覺察被騙的李先生只好報警求助。2015年7月10日,公安民警成功抓獲這個冒充主治醫生治療肝病的詐騙團伙的主犯舒某以及團伙成員共4人。
據該公司的負責人舒某交代,他們銷售的儀器和藥貼主要有舒筋活血、增強免疫力等功效,對于治療肝病只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利用網絡進行詐騙犯罪的案件也逐年增多,我們要學習一定的防范網絡詐騙的基本知識,提高防范網絡詐騙的能力,避免遭受經濟損失。
一、網絡詐騙的主要形式
一是釣魚網站詐騙,受害者在進行網購或求職時,網頁出現釣魚網站鏈接,受害人點擊鏈接后,購物款被直接轉至嫌疑人賬戶。
二是預付費用詐騙,嫌疑人在互聯網上發布虛假廉價商品信息,受害人要求購買后,嫌疑人就要求受害人先墊付“預付金”“手續費”“托運費”等,受害人付款時,嫌疑人通常謊稱付款不成功而要求受害人多次進行付款操作,造成受害人重復付款,卻根本收不到貨物。
三是貨到付款詐騙,受害人購買物品后,嫌疑人打電話謊稱貨物已到達受害者所留地址附近,誘騙受害人先付款再收貨,受害人付完貨款后,賣家和貨物卻全都消失。
四是在網上(或QQ)發布求職(兼職)信息,讓受害人填寫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號,之后讓受害人發驗證碼,從而從受害人的銀行卡中轉入錢款。之后,嫌疑人消失。
五是盜用QQ詐騙。嫌疑人事先用病毒軟件盜取他人QQ號碼,并錄制QQ號原主的視頻。接下來嫌疑人用盜取的QQ號上網尋找作案目標,冒充QQ號原主與其親友聊天,播放QQ號原主的視頻博取信任,隨后發布因某事急于用錢的信息,要求受害人將錢匯至指定賬戶。近來一些犯罪團伙專門盜取國外留學學生的QQ號碼,利用其親友不便聯系及核實的情況實施詐騙。
二、網絡交友詐騙防范
不少人通過網絡結交了一些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網友。然而,網絡交友這種方式常常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他們以網絡交友為幌子,暗地里卻進行著盜竊、詐騙、敲詐、綁架等違法犯罪活動。
1.網絡交友常見的騙術有哪些
(1)與網友見面時伺機實施盜竊。
(2)與網友見面時,以借手機打電話為圈套,騙取手機。
(3)在飲料或酒中下藥致人昏迷,趁機劫走錢財。
(4)某些經營場所的人員以網絡交友為誘餌,騙網友進行高額消費,以獲取非法利潤。
(5)編造各種借錢的理由,騙取他人錢財。
(6)以幫忙介紹工作或找人拉關系為由,騙取錢財。
(7)打著網絡交友的幌子玩弄他人感情或實施強奸。
(8)以網絡交友為名,進行敲詐勒索、綁架。
(9)打著網絡交友的旗號,到處騙吃騙喝。
(10)通過網絡交友誘逼他人加入傳銷組織。
2.網絡交友應注意哪些事項
(1)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他人。
(2)不要在個人資料和通信過程中泄漏任何真實的私人信息。需要刻意保護的信息有:真實姓名、住宅電話、手機號碼、辦公電話、家庭住址、公司名稱,或者任何可以讓他人直接找到自己的信息。
(3)如果有人不停地索取私人通信方式,或者主動提供QQ、郵件、電話等,要保持冷靜,慎重對待這種局面,并做出理性的選擇。
(4)保持平常心,提醒自己正在做什么。在進一步與對方加深關系之前,回顧一下自己的交友過程,并反思自己想要得到什么。不要過早過快地投入感情,尤其是在約會前,應慎重考慮。
(5)選擇公共場所約會,并告知他人。如果對對方有足夠信任,且到了可以約會的程度。在約會前提醒自己:單獨去一個陌生、偏僻的場所和陌生人約會是多么危險。
(6)控制首次約會的時間,并且一定要堅持自己回家。
(7)約會時要察言觀色,防止發生意外的傷害。
約會時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不要隨便食用對方早已準備好的飲料或者零食。
三、網絡購物詐騙防范
網上購物既方便又實惠,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但在繁雜的網絡購物背后,一些騙子購物網站魚目混珠,使許多消費者難辨真偽,蒙受損失。
網上購物存在許多陷阱,主要包括中獎迷局、低/高價誘惑、搜索詐騙、運費陷阱、支付陷阱、貨不對板或虛假信息、誘導賣家先確認收貨和便宜退款等,消費者在享受網上購物的便利時也要提高警惕,防止掉入網購的陷阱。
的警惕,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也就能有效地避免被騙了。
有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覺得貴的就是好的,便宜才有假貨,其實不然,有些賣家也會以次充好,這同樣會給用戶帶來財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