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有著急功近利的心理,想早日取得成功,但殊不知人生的困惑、窘境、阻礙、磨難多如牛毛,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會被哪個浪頭打倒,再也站不起來。所以說,成功者之所以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一定有著超乎常人的忍耐力。
在本書中,你將看到忍耐力是如何讓一個人從平凡走向巔峰。書中所講述的每個與忍耐力有關的故事,都有高效的理論和方法支持。從這些理論和方法中,你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力量,從而獲得牛人的忍耐力。
我們為什么要忍耐?
生活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很容易被急功近利的心態所影響,整日幻想著一夜暴富、一朝成名。其實,成功是需要經過忍耐無數次的挫折與痛苦才能換來的。正如大文豪王安石所說:“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一切緒煩惱,皆從不忍生。莫之大禍,起于斯須之不忍。”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課程,也是帶你脫離浮躁禁錮的有力幫手。你可能永遠沒有想過,成功者身上都有一種力量在支撐著他們,這種力量就是“忍耐”。
忍耐也是一種中國式的智慧,隨意翻閱中國古今的典籍,都能找到和忍耐有關的警世箴言,比如“小不忍則亂大謀”“憤欲忍與不忍,便見有德無德”“君子之所以取遠者,則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我們不必去尋根問底,非要知道這些名言是出自哪位先哲文豪之口,只要知道它所傳達的精神與智慧——“忍”。它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一種源遠流長的精神印跡。中國人向來能忍,從春秋戰國的越王勾踐到漢代司馬遷,從明代的李時珍到清代的曾國藩,他們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決定人生成敗的最重要因素,可能并不是性格或氣質,也不是財富與人脈,更不是勇敢或智慧,而是常常被人們所忽略的一種精神品質,那就是忍耐力。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牛不牛,其實就是指他的忍耐力夠不夠強。我們的人生會面臨許多阻礙,而每一次對成功的追求都像是一場“馬拉松比賽”,而不是“百米沖刺”。無論你的爆發力多么驚人,也無法在持久的對抗中獲得優勢,因為成功比的是忍耐力。在激烈的競爭中,你的對手可能擁有和你一樣的知識與經驗,甚至各種才能都不相伯仲,這時候你想要突出重圍獲得絕對的勝利,就要依靠強大的忍耐力。歷史已經用它深厚的積淀印證了一個真理:只有那些堅持忍耐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才有資格成為偉大的勝利者。
我們為什么需要忍耐呢?因為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共事。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事,我們必須學會忍耐與寬容,否則很難在群體中生存與發展。我們有自己的夢想,可是實現夢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如果沒有忍耐力,我們如何一步步走向夢想的殿堂?人生會面臨各種困境,會走入各種極端,會被各種打壓磨平棱角,如果沒有忍耐力,我們如何與殘酷的世界對抗?孤獨是現代人的通病,當全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的時候,是選擇放棄還是忍耐呢?還有人的欲望是無休止的,如果不懂得忍耐,我們將被欲望所吞噬,再也找不到自己。自從人類學會以物易物,利益的得失便出現了。這時候更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處世態度,無論在物質還是精神上,都要找到讓自己穩固發展的平衡點。
當然,真正的忍耐并不是忍受,也不是退縮沉淪,而是一種審時度勢的等待,是成功前的清醒與沉默,是一種睿智與理性的人生智慧。真正懂得忍耐的人,能夠在困境與喧囂中韜光養晦,不斷積蓄奮進的能量,在隱忍中豐滿羽翼,在等待中默默崛起;真正懂得忍耐的人,在艱難險阻面前仍然擁有堅不可摧的信念,能夠以最平靜的心態去面對痛苦或失措。無論我們處于順境還是逆境,都應該保持一顆忍耐的心,要學會收斂鋒芒,伺機而動。
在本書中,你將看到忍耐力是如何去影響一個人、如何去塑造一個人、如何讓一個人從低谷走向巔峰的。書中所講述的每一個與忍耐力有關的故事,都有高效的理論和方法支持。從這些理論和方法中,你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力量,從而獲得牛人的忍耐力。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人生之路,寬嚴并濟”,一個人擁有了忍耐力,就擁有了戰勝一切的力量,因為忍耐不僅是一種人生力度,也是一種代表人生韌度的標尺。
請相信,忍耐會帶給你所有的光芒,幫助你開創屬于自己的美麗人生。
韋秀英,哈佛教育研究學者,深諳“頭腦風暴”的理念和方法。知名圖書策劃人,策劃出版過《哈佛凌晨四點半》《納蘭詞》《卡耐基寫給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等暢銷書。
前言
第一章 忍耐≠忍受:要學會給成功埋下伏筆
1. 忍耐與心態的關系
2. 成功者都懂得適時屈伸
3. 忍耐是鍛煉自我心態的一種方法
4. 牛人從來不會那么“較真兒”
5. 你可以不贊同,但是要尊重
6. 保持空杯心態,學會堅持忍耐
7. 忍耐不僅僅只是巧避鋒芒
8. 要懂得“和為貴”的道理
第二章 夢想需要忍耐:我等待,我堅持,我希望
1. 夢想給予你的忍耐力
2. 你必須有一個目標,哪怕一時無法到達
3. 從失敗的經驗尋找未來的出路
4. 放棄就一定意味著失敗嗎
5. 多一點忍耐,就會少一點錯誤
6. 忍耐并不是不思進取,而是等待時機
7. 在困難中求生存,在忍耐中求發展
8. 以謙卑之心對抗狂妄的沖動
第三章 困境與忍耐: 打敗苦難的防御機制
1. 磨難會讓你變成能忍的牛人
2. 現在的忍耐是為了以后的蛻變
3. 所有的強者都是忍得住寂寞的人
4. 當貧窮成為一種寶貴的財富時
5. 要做無畏的勇者,笑對他人的奚落
6. 苦盡甘來,忍耐力是成功的砝碼
7. 看似委曲求全,實則運籌帷幄
8. 保持頑強的耐心,蛻變需要代價
9. 惡劣的環境需要忍耐,而不是抱怨
第四章 用忍耐打敗孤獨:學會一個人獨處
1. 孤獨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2. 假如你的人生只剩下三天光明
3. 痛苦是留給自己的一份禮物
4. 人生有幾種最孤獨的時刻
5. 你必須學會與內心的孤獨對話
6. 當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
7. 世界上所有的樹都是獨孤癥患者
8. 說一說“肖申克的救贖”
9. 忍耐是孤獨的守候
第五章 適時削除欲望:讓心靈輕裝前行
1. 不忍貪念,只會讓自己后悔終生
2. 欲望過盛的人將面臨更多的絕境
3. 你必須懂得“適可而止”的藝術
4. 忍耐欲之火,平平淡淡才是真
5. 富而不奢,才能成就穩固的事業
6. 放棄一棵樹,你還有整片森林
7. 不要苛求生活,不完美的才真實
8. 欲望會膨脹讓你永遠不懂快樂
第六章 社交中的忍耐藝術:別讓沖動毀掉你的人脈
1. 沒有豁達就沒有真正的寬容
2. 如何去愛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
3. 和人相處,要給對方留一點余地
4. 用欣賞者的眼光,包容他人的錯誤
5. 先予后取,才是獲得人心的真諦
6. 放下猜疑,信任他人令自己灑脫
7. 意見不合時要學會求同存異
8. 別為愛迷失,緣分不可強求
9. 學會原諒,成全自己的幸福
第七章 忍耐隱藏智慧的火種:有一種犀利叫藏鋒守拙
1. 忍耐是一種自覺的境界
2. 從忍耐中體現出個人修養
3. 你知道忍耐的詩意境界嗎
4. 智忍成就人生,愚忍削足適履
5. 從棋局中的忍耐藝術說起
6. 收起鋒芒才能不被現實刺傷
7. 樹大招風,不如把優越感留給別人
8. 以退為進,謙卑的忍耐才能取得成功
9. 避開短處,別做無謂的暴露
10. 低調行事才是處世智慧
第八章 忍耐也是一種修煉:心靈韌度需要不斷加強
1. 忍耐便是有效地自我控制
2. 你知道忍耐的動機是什么嗎
3. 理智能夠幫助你學會忍耐
4. 見難而退就不會有希望
5. 如何堅持說“不”
6. 忍耐要從細微的小事做起
7. 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8. 懷疑自己是最大的敵人
9. 相信“我確實能做到”
1、忍耐與心態的關系
牛人身上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超強的忍耐力便是其中之一。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最需要的就是忍耐力,而忍耐最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心態。
很多人問我:“心態究竟是什么?”其實,他們提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種求知的心態。從心理學上來說,心態是指人們對于外界事物做出現實反應的一種心理狀態,也是一個人的價值觀的直接體現。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是不斷變化的,既有暫時性,又有穩固性。良好的心態可以成為忍耐力的基礎,而忍耐力不斷加強或受挫后又會產生不同的心態,這就是忍耐與心態的相互關系。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心態才是你真正的主人,有時甚至比智慧更有力量。
美國BVC公司總裁喬治?豪普是一個忍耐力超強的人,在面對行業內的巨大競爭壓力以及公司內部的各種問題時,他仍然沒有被打倒,無論競爭者還是公司員工都對他的良好心態贊賞不已。喬治說:“壓力與競爭誰都會遇到,無論處于什么樣的位置都不可幸免,關鍵在于如何去調整自己的心態,正確面對和處理這些問題。”
在一次總結會議上,喬治給同事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水手第一次出海,在浩瀚的大海上卻遇到了可怕的風暴,船長命令年輕的水手爬上桅桿去調整風帆,讓它能夠順應風向?墒牵贻p的水手在攀爬過程中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低頭向下看,這讓他感到萬分恐懼,因為他看到了顛簸的船體與洶涌的海濤,他的身體也因此失去了平衡。這時候,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水手在甲板大聲喊道:“往上看!孩子,往上看!”年輕的水手內心顫抖著,抬頭望向廣闊的天空,他的身體又獲得了平衡,最終順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生活中遇到成功、失敗、挫折、收獲、損失等情況時,往往會產生各種褒、貶心理狀態,這些心理狀態又會促使人們表現出喜、怒、哀、恐、驚、樂等情緒反應。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人們的情緒反應又時常走向偏激,出現類似于樂極生悲這樣的心理失衡狀態,最終讓自己受挫。這時候,如果懂得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懂得利用忍耐的調和作用,就能夠讓自己始終處于積極的心態之中。
不可否認,人類是自然界中情感最為豐富的動物。人們在思考、做事的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心態的影響。無論這種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結果,甚至思考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狀態。
我認識一位朋友,他在英國某廣告公司擔任創意總監,工作平步青云。然而在他剛進入公司時,由于年輕氣盛心態不好,曾得罪了人事經理。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只要一有會議,他就會被經理批得狗血淋頭。為此,他很想拍拍屁股,一走了之。
一次回國出差,他和我聊起了自己的經歷,并且在酒酣耳熱時痛罵那位人事經理。我勸慰他,要學會忍耐,如果真的拍拍屁股走人,不僅無法給自己洗白,還會被貼上“不敬業”的標簽。而且,那家廣告公司在英國非常有名,他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眼光,而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從公司中汲取有益的養分,讓自己迅速強大起來才是最重要的事。
朋友認真思考了一番,決定“忍”下來,并且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態,埋頭苦干。他以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堵住了經理的嘴,以實實在在的業績贏得了公司上層的認可。由于在業務上表現突出,沒幾年時間他就爬到了經理頭上,成了公司里的創意總監。
生活中,那些逞一時之快,說出或做出后悔之事的人多不勝數,而那些能夠真正收斂鋒芒,做到忍辱負重的人又有多少?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我們可能沒辦法阻止事情的發生,可是我們能夠調整心態,能夠決定這件事帶給我們的意義。”同樣的道理,我們不可能不受到心態的影響,但是我們能夠改變心態,將消極心態轉變成積極的力量。
在持續忍耐的過程中,我們更應該調動積極的心理力量,通過良好的心態來輔助自己。
1.讓心靈不再受縛。很多人心態不好,都是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總是被各種負面情緒所束縛,常常需要激勵與撫慰。這時候就要學會給心靈松綁,讓心靈的每一個零件都得到維護與保養。只有讓自己的心靈處于放松狀態,才有能力處理更多的問題。
2.增強抗挫折能力。在生活與工作中,挫折與失敗總是不時出現,影響人們的心態。這時候就需要較強的抗挫折能力,需要不斷增強自我適應能力,不斷磨煉自己的忍耐力,這樣才能從容應對現代社會中的種種競爭與挫折。
3.多和自己競爭。如果說一個人的心態不好,總是羨慕或者嫉妒別人,總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旁觀者,就很容易讓自己掉進一個深淵。所以,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要多和自己競爭,為自己的每一次進步而喝彩。
4.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來調整心態。比如運用旗幟行動力系統,來改善和提高自己在行動力方面的心態管理。
5.廣泛閱讀,通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來調整自己的心態。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經說過:“心態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
可見一個人的心態有多么重要。其實世界就那么大,你可以只擁有頭頂上的一小片天空,也可以擁有整個宇宙,關鍵在于你的眼光以及你的心態。
2、成功者都懂得適時屈伸
成功者用他們的寶貴經驗告訴我們,想要獲得成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哪怕撞了一百次南墻也絕不回頭;一種是審時度勢、伺機而動,在應該忍耐的時候就韜光養晦,在應該出手的時候就毅然決然。這兩種方式聽上去都不錯,只是勇者無畏和智者無畏的區別——前者不畏懼風險與挫折,后者不畏懼忍耐與等待。
新時代賦予我們全新的使命,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我們的生活就像剎車失靈的汽車一樣瘋狂前行,不知道未來遇到什么。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魯莽行事,而需要一定的忍耐力,要懂得適時屈伸。這也是成功者的必修課之一,就像猛獸在尋找自己的獵物時,需要埋伏、等待、爆發,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在很多人看來,忍耐卻代表著軟弱,甚至是退縮,并不是勇者應該去做的事情。其實,忍耐是一種曲折隱晦的生存之道,也是一種明哲保身的自我克制,它不是消極或者頹廢,而是在沉淀中等待厚積薄發的飛躍。正如英國哲學家羅素所說:“希望是堅韌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攜帶它們,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讓我們記住,最貧瘠的沙漠中,也可以開出神奇的沙漠玫瑰。”
我們身邊總不缺乏血氣方剛的人,他們通常會因為一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就生氣上火失去理智,這種情況下忍耐力就顯得異常重要。因為在復雜的現代社會,總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總會被誤解、打擊、羞辱,讓自尊與自信受到強烈的挑戰。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是絕地反擊,還是強忍自安呢?現實中的大多事例已經告訴我們,如果總是針鋒相對硬碰硬,到最后受傷的人可能還是自己,而有的時候,能夠忍耐的人才恰恰是強者。當然,這里說的耐心,是指為了大局、為了長遠利益而把他人強加給自己的痛苦、怨憤強咽下去,不予反擊,求得息事寧人的一種處事方法。
有一句話叫“百忍成金”,它也從某些層面上指出忍耐的價值與意義。
1.忍耐能夠讓問題得到“冷處理”。當矛盾與問題發生時,大多數人的頭腦會發熱,從而做出一些不夠理智的行為,導致判斷與決策上的失誤。而忍耐能夠贏得一定的時間,讓自己與問題暫時脫離,從而獲得冷靜理智處理矛盾和問題的機會。
2.忍耐有助于緩解矛盾沖突。如果與別人發生了沖突,雙方又在氣頭上,很容易導致矛盾升級,而這時候如果有一方采取了忍耐的姿態,暫時放棄對抗,就能夠使矛盾趨于緩解。
3.如果將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忍”還有助于成就大事。事有大局與局部、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之分。假如當前的沖突會阻礙大局或長遠的利益,忍耐便成為顧全大局的最好方式。凡是成功者,都懂得權衡利弊,而不會讓自己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從某種意義上說,為了保全大局而選擇忍耐確實是一種智慧的謀略,有時“以退為進”也可以是一種很好的攻擊,就像戰爭中的防御和后退就是迎取勝利的一種必要準備。
成功者都懂得忍耐,比如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她出身貧寒,從小受到世人的白眼,不過在聆聽了保守黨的演講之后,她便堅定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從此開始了隱忍的生活。通過努力的學習,她考入了牛津大學,然后經歷了第一次議員選舉失敗,以及各種政黨的奚落打擊,但是這并沒有打消撒切爾夫人從政的決心。后來,她漸漸走到了保守黨魁的位置,并且在之后的保守黨選舉中獲得大勝,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還組建了自己的內閣政府。在當時紛繁復雜的國內局勢下,她主張的自由市場政策也受到許多非議,不過她都用過人的智慧以及超強的忍耐力一一化解,不僅拯救了當時英國的經濟,還捍衛了領土的主權,被人們尊稱為“鐵
娘子”。
如果你覺得撒切爾夫人離我們太過遙遠,那么哈佛大學的天才畢業生馬克?扎克伯格的故事或許會更貼近于現代人的生活。馬克?扎克伯格本來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哈佛學子,他的很多創意最初并沒有得到老師及學校的認可,所以懷才不遇的他也有一段忍耐與等待的時光。在親手創Facebook的那段時間里,馬克?扎克伯格也遇到很多困難,比如某些技術上的問題難以突破,昔日的好友反目成仇,等等,在之后的雅虎收購問題上也是煩惱不斷。如果馬克?扎克伯格沒有一顆忍耐的心,那么他也無法堅持將Facebook做大做強,更不可能獲得“第二蓋茨”的美譽了。
我國宋代大文學家蘇洵說過:“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靜可以制百動。”有時候,忍耐也是一種理智的選擇,是一種成熟的表現。如何才能做到正確的忍耐呢?當然是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為了長久而思考,忍一時之痛,才能有長遠的收獲。如果做不到忍耐,凡事沖動妄為,最后吃虧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