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一望田野望一望天空:葉賽寧經典詩歌(插圖珍藏本)》簡介:望一望田野,望一望天空——地上和天上都有天堂。我那還未曾耕作的鄉土又淹沒在谷物的海洋。從未放牧過的樹林里又擠滿熙攘的牛羊,一條金色的小溪從蒼翠的山巒淙淙流淌。
葉賽寧(1895—1925),20世紀杰出的俄羅斯詩人,“鄉村最后一個詩人”,俄羅斯純粹抒情詩的高峰。1914年發表抒情詩《白樺》,1915年結識勃洛克、高爾基和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壹部詩集《亡靈節》。畢其一生,葉賽寧共創作抒情詩近400首。雖然長期受評論界的曲解和批判,歷史最終見證了他是普希金詩歌傳統在20世紀20年代的真正繼承者,其作品在長期被塵封之后,終于成為俄羅斯家喻戶曉的文學經典。
黎華,翻譯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上海人,1958年畢業于北京外語學院俄語文學翻譯系。1951年起發表文學創作,1956年起至今從事外國詩歌翻譯、研究工作不輟,已譯、編出版圖書50余冊。
天已黃昏
在那朝陽以紅水
冬天在歌唱——在哀號
拉起來吧,奏一曲吧,那手風琴
湖面上霞光織成的錦緞緋紅
春汛
稠李似雪花紛紛飄灑
頭戴野菊編的花環
夜色幽黑
塔妞莎長得真漂亮
我的生命
月夜
繁星
夜
過去了的——永不再來
日出
薄暮煙霧彌散
詩人
樺樹
新雪
鄉村
復活節的鐘聲
早安
母親的祈禱
車夫
降靈節的早晨
我可愛的鄉土啊!
在農舍
美哉,我親愛的羅斯!
但我愛你呀,溫柔的祖國!
你呀,我那被遺棄的鄉土
汗水滲透了的黑油油的地角啊
一片沼澤、泥濘
月亮在烤谷房后
稠李
童乞
母牛
狗之歌
烏云在叢林里織就了花邊
銀光閃爍的鈴兒啊
在叢山,在黃色的深谷后面
春天并不就像歡樂
小河對岸火光閃耀
我又回到這兒,回到親愛的家
眼睛里映現著綠色的沙粒
在暗霧朦朧的林莽后
遠方籠罩著一層薄霧
道路思量著紅色的夜晚
再見,故鄉的密林
望一望田野,望一望天空
花楸果紅了
明天一早把我喚醒
湛藍的蒼穹,艷麗的彩虹
沒有白白地下呀暴雨
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故鄉的小屋
田畝收割了
我沿著初雪的小徑彷徨
啊,我確信,我確信
一簇簇金黃的樹葉
綠色的秀發
我離開了我故鄉的家
哦月亮,月亮
狂風,狂風,啊卷雪的狂風
心靈思慕著蒼天
蕭瑟之秋,貓頭鷹的哀鳴
我是最后一個鄉村詩人
我不悔恨,不呼喚,也不悲哀
一切生物都有獨特的標志
我不再將自己欺誑
是啊!如今決心已下
這條街我熟悉
升騰了那藍色的火焰
親愛的,讓我們并排坐下
黃昏皺起了黑色的眉毛
給母親的信
致普希金
裝有淡藍色護窗板的矮屋
金色的叢林曾殷殷相勸
……
波斯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