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化讀本》以記者采訪的形式、散文化的語言、論文化的考證生動解讀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杭州段)的前世今生,重點包括鳳山水城門遺址、富義倉、橋西歷史街區、西興過塘行碼頭、拱宸橋、廣濟橋、江南運河吳江-嘉興-杭州段(余杭塘棲——杭州壩子橋、杭州塘、上塘河)、杭州中河-龍山河、浙東運河主線等11個首批申遺點段,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一份簡單而有趣的了解人文運河的指南,喚醒讀者更真切地認識運河、更自覺地保護世遺。
序言:它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
前言:一個中國夢,跨越兩千年
綜述篇
一條河的簡歷:總長1011公里的遺產,紙上走一遭
一條河的申遺路
地理篇
中國大運河申遺:杭州段,為什么能
大運河杭州段,11個遺產點段一圖走遍
解讀篇
◇天才的設想
一道閘,在申遺天平上究竟有多重
有一條河活了一千年,一堵數百年
傍著浙東運河,宋高宗賺了個盆滿缽滿
◇消逝的漕運
西興過塘行,古時的物流中心
◇建筑的范例
拱宸橋、廣濟橋,運河歷史的最佳注腳
鳳山水城門,映射元朝那一段明媚時光
在富義倉,和“古代的倉儲智慧”一起私奔
◇大一統思想
那些隨著運河跌宕的帝國夢
保護篇
大運河申遺,不是為了更“世界”,而是想要更“百姓”
改善運河水質,必須把最難也最痛苦的路走下去
保護大運河,800萬市民在行動
利用再造篇
十萬人自發手拉手,20多公里游步道,將運河還給了杭州人
拉斯維加斯的熱鬧,比不上“水墨丹青”運河亮燈的美貌
運河第一香香積寺老底子24小時開放
一戶橋西人家的運河變遷史
“廠房”博物館群落每一顆釘子都是故人留下的遺產
運河廟會年年辦,文創品賣到斷貨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