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Authorware多媒體制作教程》以教與學的形式對Authorware 7.0多媒體軟件進行了由淺入深的講解,內容包括多媒體開發基礎知識、Authorware基礎、顯示圖標、動畫圖標、聲音與數字電影圖標、媒體導入、交互圖標、判斷分支、框架圖標和導航圖標、計算圖標、變量、函數、表達式和腳本語句的應用、庫、模塊和知識對象的應用等。全書提供了44個實例,每個實例均有詳細的講解,而且還提供了大量的練習題。
《中文Authorware多媒體制作教程》具有圖文并茂,由淺入深,融教學與實例于一體等特點。書中的所有實例都是作者根據教學需要精心準備的,操作性很強,讀者只要認真閱讀,參照實例,按照書中所講述的步驟操作,就可掌握講授的內容。Authorware是功能強大、容易學習的多媒體制作工具軟件,特別適用于非專業程序人員開發多媒體軟件。
《中文Authorware多媒體制作教程》可作為本科師范院校課件制作的教材,也可作為廣大計算機愛好者自學Authorware 7.0的參考書。
Authorware是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一種使用方便、功能強大的多媒體制作工具軟件。它以圖標和流程線構成程序,形象直觀,易于學習和掌握,特別適用于非專業程序人員開發多媒體軟件。.Authorware功能強大,可以導入多種格式的文本、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動畫、電影等素材,被譽為多媒體創作的“大導演”,用它可以制作出多種交互式多媒體產品,例如,多媒體演示課件、多媒體電子圖書系統、模擬實驗、培訓練習、多媒體交互式教學系統和多媒體數據庫等。
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將介紹的Authorware 6.5改為Authorware7.0,另外,針對第一版的不足,增加了第1章多媒體設計基礎知識;充實了上機實驗,上機實驗由原來的13個增加到20個,并且難度有所加強。全書共12章,第l章介紹多媒體課件設計基礎知識,第2章介紹Authorware基礎知識,第3章介紹圖形圖像和文本處理,包括顯示圖標、等待圖標、擦除圖標和群組圖標等,并給出4個實例;第4章和第5章介紹聲音、數字電影、DVD圖標、GIF動畫、Flash動畫、QuickTime視頻等文件的導入與使用,給出4個實例;第6章介紹5種類型的基本動畫使用,給出9個實例;第7章是本書的重點,也是Authorware的重點難點部分,介紹11種類型的交互控制,通過16個實例列舉達到對交互圖標的靈活使用;第8章決策判斷分支控制,給出3個實例;第9章框架與導航,介紹跳轉的方式與超文本的建立與鏈接;第10章介紹變量、函數和表達式,以及一些Authorware系統變量和系統函數的使用方法;第11章介紹庫、模塊和知識對象,以及如何高效率開發Authorware多媒體產品的方法;第12章介紹作品的打包與組織發行。
第1章 多媒體課件設計基礎
1.1 多媒體課件概述
1.1.1 多媒體課件
1.1.2 多媒體課件的特點
1.1.3 多媒體課件的分類
1.1.4 多媒體課件的基本要求
1.2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
1.2.1 需求分析
1.2.2 教學系統設計
1.2.3 編寫腳本
1.2.4 素材準備
1.2.5 課件制作
1.2.6 調試與評價
1.3 多媒體課件的環境要求
1.3.1 硬件環境要求
1.3.2 軟件環境要求
1.3.3 應用環境要求
1.4 多媒體課件屏幕界面的設計
1.4.1 屏幕界面的重要性
1.4.2 課件界面設計的原則
1.4.3 屏幕界面的整體設計
1.5 多媒體課件交互方式的設計
1.5.1 交互設計的概念
1.5.2 交互設計的原則
1.5.3 常見的交互界面設計
1.6 多媒體課件導航策略的設計
1.6.1 導航設計的概念
1.6.2 導航設計的原則
1.6.3 常用的導航方法
習題一
第2章 Authorware基礎知識
2.1 Authorware概述
2.1.1 Authorware的主要特點
2.1.2 Authorware 7.0 新增功能
2.2 Authorware 7.0 系統配置要求與啟動
2.2.1 系統配置要求
2.2.2 Authorware 7.0 的啟動
2.3 Authorware 7.0 主界面
2.3.1 菜單欄
2.3.2 具欄
2.3.3 設計圖標工具欄
2.3.4 設計窗口
2.3.5 演示窗口
習題二
第3章 圖形圖像和文本的處理
3.1 顯示圖標及其應用
3.1.1 顯示圖標
3.1.2 演示窗口設置
3.1.3 繪圖工具箱
3.1.4 保存程序
3.2 圖形的繪制
3.2.1 直線的繪制和調整
3.2.2 橢圓與矩形的繪制和調整
3.2.3 圓角矩形的繪制和調整
3.2.4 多邊形的繪制和調整
3.3 圖形對象的放置
3.3.1 圖形對象先后次序的放置
3.3.2 圖形對象排列與對齊
3.3.3 多個對象的編輯
3.3.4 顯示模式
3.4 文本對象的處理
3.4.1 文本的創建
3.4.2 文本的編輯
3.4.3 文字的屬性設置
3.4.4 文本的導入
3.4.5 嵌入變量
3.4.6 動手實踐:陰影文字的制作
3.5 顯示圖標的屬性與使用
3.5.1 顯示圖標的屬性
3.5.2 編輯多個顯示圖標
3.5.3 動手實踐:歐姆定律的實驗演示
3.6 圖像的導入和屬性
3.6.1 圖像的導入
3.6.2 圖像的屬性
3.7 擦除與等待圖標的應用
3.7.1 擦除圖標的屬性
3.7.2 等待圖標的屬性
3.7.3 動手實踐:旋轉的風扇
3.8 群組圖標的應用
3.8.1 群組圖標的組合
3.8.2 群組圖標的屬性
3.8.3 動手實踐:顯示一個漢字的筆畫
3.8.4 動手實踐:發光的鉆石
習題三
第4章 聲音、數字電影圖標
4.1 聲音圖標
4.1.1 聲音概述
4.1 _2聲音文件格式
4.1.3 聲音對象的導入
4.1.4 聲音對象屬性的設置
4.1.5 媒體同步
4.1.6 壓縮聲音
4.1.7 動手實踐:實現卡啦OK滾動字幕
4.2 數字電影圖標
4.2.1 數字電影概述
4.2.2 電影圖標支持的文件格式
4.2.3 數字電影的導入與屬性設置
4.2.4 動手實踐:電影與音樂同步
4.2.5 動手實踐:給電影配音和配字幕
習題四
第5章 視頻與動畫文件的導入
5.1 DVD視頻圖標
5.1.1 硬件設備的使用與加載
5.1.2 DVD視頻的屬性設置
5.2 GIF動畫導入
5.2.1 導入GIF動畫
5.2.2 設置GIF動畫的屬性
5.3 Flash動畫導入
5.3.1 導入Flash動畫
5.3.2 設置Flash動畫的屬性
5.4 QuickTime視頻文件導入
5.4.1 導入OuickTime文件
5.4.2 設置OuickTime文件的屬性
5.4.3 動手實踐:一組視頻疊加播放的實例
習題五
第6章 動畫設計
6.1 動畫圖標的類型與特點
6.2 指向固定點的動畫Direct to Point
6.2.1 移動對象與移動屬性的設置
6.2.2 移動對象的層屬性
6.2.3 動手實踐:邀游的魚兒
6.3 指向固定路徑的終點動畫PathtoEnd
6.3.1 移動路徑與移動屬性的設置
6.3.2 動手實踐:控制水分子熱運動
6.3.3 動手實踐:萬花筒
6.4 指向固定直線上的某點動畫Direct to Line
6.4.1 移動路徑與移動屬性設置
6.4.2 動手實踐:任意移動的氣墊滑塊
6.4.3 動手實踐:瀏覽畫卷
6.5 指向固定路徑上的任意點動畫Path to Point
6.5.1 移動路徑與移動屬性設置
6.5.2 動手實踐:控制衛星移動位置
6.5.3 動手實踐:圓形數字鐘
6.6 指向固定區域內的某點動畫Direct to Grid
6.6.1 移動路徑與移動屬性設置
6.6.2 動手實踐:自動下棋
6.6.3 動手實踐:小球沿正弦軌跡運動
習題六
第7章 交互控制
7.1 交互作用分支結構
7.1.1 交互的類型與特點
7.1.2 交互響應的屬性設置
7.1.3 交互圖標的屬性設置
7.2 按鈕響應
7.2.1 按鈕響應及其屬性設置
7.2.2 動手實踐:星空動畫
7.3 熱區域響應
7.3.1 熱區域響應及其屬性設置
7.3.2 動手實踐:幾何畫板
7.3.3 動手實踐:控制電影的播放
7.4 熱對象響應
7.4.1 熱對象響應及其屬性設置
……
第8章 決策判斷分支控制
第9章 框架與導航
第10章 變量、函數和表達式
第11章 庫、模塊和知識對象
第12章 作品的打包與發行
附錄1 上機實驗
附錄2 Authorware 7.0常用系統變量一覽表
附錄3 Authorware 7.0常用函數一覽表
附錄4 多媒體課件腳本實例
參考文獻
第1章 多媒體課件設計基礎
【本章概述】
本章主要介紹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分類、要求和制作過程,介紹多媒體課件的環境要求,并詳細論述界面設計、交互方式和導航策略的概念、原則和方法。
教育領域是應用多媒體技術最早的領域,也是進展最快的領域。多媒體技術的各種特點最適用于教育領域,它具有形象直觀、新穎多樣、高效集成、交互反饋、易保存、易利用以及網絡化等特點,可以以最自然、最容易接受的多媒體形式使人們接受教育,不但擴展了信息量、提高了知識的趣味性,還增加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科學準確性。作為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者,首先要了解多媒體課件的一些基礎知識。
多媒體課件不同于一般的多媒體軟件,它是一種適合某類教學對象,專門輔助某個學科的教學媒體。本章將介紹多媒體課件的一般概念、特點、類型和要求,介紹多媒體課件設計的環境、原則和過程等。
1.1 多媒體課件概述
1.1.1 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教學設計,并以多媒體的表現方式和超媒體結構編制而成的課程軟件。應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和編制的多媒體課件,具有綜合處理圖文聲像的能力,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將知識信息僅以單一視覺或聽覺表現的方法,使學生能通過多種感官獲取知識信息,增強理解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1959年美國IBM公司研制成功了第一個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系統,宣告人類開始進入計算機教育應用時代。目前,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人們非常熟悉的名詞,它不僅僅是一項重要的技術,而且代表一個十分廣闊的計算機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