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對人的身體健康、心智水平、人際關系和事業(yè)發(fā)展等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書從多個方面入手,論述了自控力的重要意義,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簡單、高效、實用的管理自我情緒的方法。希望能夠給讀者提供參考,幫助讀者更有效地掌控自己,成為抗得住干擾、抵得住誘惑、頂?shù)米毫Φ娜恕?
能約束自己的人,*有威信。——塞涅卡
測量一個人的力量的大小,應看他的自制力如何。——但丁
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高爾基
范宸,編輯出身,寫過多種勵志類圖書。其作品文筆優(yōu)美凝練,見解犀利獨到,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深受讀者喜愛。
第一章 放平心態(tài)不生氣——管理情緒,管理心態(tài)
轉換思路心態(tài)好 // 3
克己制怒,改變態(tài)度 // 9
洗滌心靈,心情明媚 // 14
“放下”一身輕 // 18
克服“情緒短路” // 22
豁達的人生最幸福 // 27
心大能容天下事 // 31
第二章 控制情緒少生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控制情緒,以靜養(yǎng)心 // 37
遠離忌妒的“炸藥包” // 41
別讓“心理牢籠”限制你 // 45
情緒焦慮催生怒氣 // 50
氣大傷身,別浪費生命 // 54
駕馭情緒,笑對生活 // 58
愛和信任讓生活更美好 // 62
第三章 別跟自己過不去——自知者明,自知者清
莫讓恩怨折磨自己 // 69
讓情緒及時“轉向” // 73
用自制戰(zhàn)勝憤怒 // 77
患得患失是精神“枷鎖” // 82
別跟自己過不去 // 86
求全責備會活得太累 // 90
不要苛求完美 // 95
第四章 “難得糊涂”無閑氣——隨心而行,隨遇而安
“難得糊涂”無閑氣 // 101
淡泊名利,悠然自得 // 105
隨遇而安免閑氣 // 108
放棄是一種人生智慧 // 113
知足常樂不貪求 // 118
第五章? 心底無私有大氣——豁達大度,與人為善
懂得寬容,求同存異 // 125
責怪別人前先反省自己 // 130
與人為善,化敵為友 // 134
心底無私天地寬 // 137
暫且退讓又何妨 // 142
退一步是真勇氣 // 147
第六章? 積極樂觀少怨氣——解開心結,自我松綁
打開“心窗”,排解煩惱 // 155
快樂的“種子”藏在心里 // 158
仁愛之心解怨氣 // 162
懂得感恩,怨氣自息 // 165
擺脫心靈的枷鎖 // 168
解開心結,自我松綁 // 172
給心裝上“窗戶”和“鏡子” // 175
第七章? 放下“架子”有人氣——樂善好施,惠人悅己
放下傲慢,低調(diào)謙恭 // 181
控制私欲,堅定操守 // 185
無私助人,惠人悅己 // 189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 194
樂于助人,其樂融融 // 199
大愛指引,小愛并行 // 202
第八章? 低頭未必就是輸——走出自我,換位思考
低頭未必就是輸 // 207
贏了開心,輸了坦然 // 212
謙虛為人,會溝通才快樂 // 218
杞人憂天多煩惱 // 222
內(nèi)心平和,不要自我封閉 // 226
不要過分苛求生活 // 231
暫時拋開瑣事,給心靈放個假 // 235
第九章? 生氣不如爭氣——寵辱不驚,笑看人生
缺陷也能產(chǎn)生動力 // 241
不抱怨,積極行動 // 245
接受苦難的磨礪 // 249
別把工作當成煩惱 // 252
厚德載物,上善若水 // 256
寵辱不驚,平和淡泊 // 260
查看全部↓
轉換思路心態(tài)好
現(xiàn)實生活中,人常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本來挺高興,卻突然會被某些事情搞得要么情緒低落,要么七竅生煙,要么悶生閑氣,要么暴跳如雷。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內(nèi)心不痛快。不痛快的情緒發(fā)乎于心,于是本“無氣”變成了“有氣”,使人的情緒從平和轉向負面。
某天,小蘭和卉子在肯德基吃東西,兩個人嘻嘻哈哈的,很開心。后來小蘭要點甜點就去了柜臺,卉子也因為一點小事離開了座位,不過她們的包都還在座位上。誰知就一轉眼的空隙,桌上那些還沒怎么吃的東西就被服務員收走了。兩人那個氣啊,甚至有點抓狂,原先的好心情全都沒有了,只剩下對服務員的不滿和厭惡。
這是典型的因為一件小事而壞了心情的例子。
有時候,人們也會因為一些事情的發(fā)生而一掃心中的陰霾。
小梅的老公在外企工作。某一段時間,為了趕一項任務,他總是加班,每天回到家都疲憊不堪,情緒低落。小梅看著老公無力地靠在沙發(fā)上,很是心疼。所以每天她都燉滋補的湯,晚上老公一回來就端給他喝。老公看到老婆那么貼心,臉上綻出了幸福的笑容。
工作很累,人容易心情不好,可是一旦被幸福圍繞,所有的不快都會煙消云散。
人都有抱怨的時候,但如果總是抱怨,那就是一個“傻人”了。
朱利安的母親就是這樣一個“傻人”。她從早上起床就開始抱怨,一會兒說生活難過,一會兒說朱利安的爸爸給家里的貼補太少,一會兒又說朱利安的弟弟整天花錢。她還總是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并總能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某個地方很疼。還沒等吃早飯,朱利安媽媽的抱怨聲就已經(jīng)充滿了整個房間。
每個人都會對現(xiàn)實有或多或少的不滿,只是有的人把目光放在整體現(xiàn)實上,而有的人則是把目光放在自己不滿的事情上。抱怨是一種令人反感的情緒,在抱怨之中生活,在抱怨之中工作,人的情緒也會被抱怨引向負面。
有這樣一個故事:
羅勃·摩爾是一艘美國潛艇上的瞭望員。有一天清晨,他從潛望鏡中看到遠處的一艘敵艦正向自己逼近。之后,潛艇被逼到水下83米深處。生死難卜之時,摩爾不斷地反問自己:“難道我的死期真的來臨了嗎?”在寂靜中,摩爾回想起自己平日生活中的一切—為買不起房子發(fā)愁,為一些生活瑣事和妻子爭吵,為孩子調(diào)皮生氣,為工作錢少恨不能與老板吵架等。而現(xiàn)在面對死亡威脅,摩爾認為以往的一切一切都不算什么,過去的回憶顯得格外珍貴。大約15個小時之后,潛艇又重新浮上了水面。從此,摩爾更加熱愛生命,他懂得了如何幸福地生活。他說:“對于生命來說,世界上任何煩惱與憂愁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每個人都難免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這是人正常的心理反應,但“用情”過度就會傷及身體及心理。很少有人天生就能控制情緒,從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學會去適應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心情,在情緒沖動時采取“緩兵之計”,先冷靜下來,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再采取行動,盡量避免因情緒沖動而產(chǎn)生“史華茲效應”。
所謂“史華茲效應”,是指所有的壞事情只有在我們認為它是不好的時候才會成為真正的不幸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從壞事中看到好的方面,轉換思路。換句話說,心態(tài)決定人的命運,只有擁有陽光的心態(tài),才能有美好的人生。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