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姬”主要指的是我國古代由西域來到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女性。唐代許多名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都屢次寫到胡姬形象。《唐詩中的胡姬形象及其文化意義 新疆的生活與文化》通過對唐詩中胡姬的人種、來源、服飾妝容、身份職業、樂舞技藝以及人性情感等多角度的分析,闡釋了胡姬在唐代中原地區所承載的獨特的西域文化意義。
總序
導論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三、研究內容和方法
第一章 胡姬形象溯源
第一節 胡姬之“胡”——唐代胡姬的種屬問題
一、唐代之前“胡”人概念的演變
二、唐代的“胡”人
三、唐詩中的粟特“胡姬”
第二節 胡姬之“姬”
一、“姬”與“胡”的地緣聯系
二、唐代之前的“姬”及其女性身份的含義
三、唐代之“姬”及其歌舞意蘊
第三節 漢魏六朝詩文中的胡姬形象
一、“胡姬”形象在漢魏六朝詩文中的出現
二、形象塑造的漢化模式
三、社會文化道德觀念的差異
第四節 唐代的社會文化背景
一、穩定繁榮的政治經濟局面
二、平等包容的民族政策與開放發達的對外關系
三、多元并存的文化發展格局
第五節 唐代社會“胡風”的盛行
一、胡風盛行的原因
二、唐代胡風盛行的社會狀況及其影響
第六節 唐代胡姬的來源
一、粟特人進人中原地區的原因
二、絲綢之路上的女奴貿易與胡姬人華
第二章 唐詩中的胡姬形象
第一節 胡姬概況
一、胡姬的面貌
二、胡姬的身份、地位
第二節 “酒家胡”——胡姬與酒
一、唐代飲酒之風與西域酒的暢行
二、作為“酒家胡”的胡姬形象
三、胡姬與西域酒文化
第三節 胡姬之美
一、胡姬的服飾之美
二、胡姬的妝容之美
三、胡姬的性情之美
第四節 胡姬之愁
一、胡姬之鄉愁
二、胡姬之情愁
第三章 胡姬的樂舞藝術
第一節 胡姬與西域舞蹈藝術
一、胡旋舞
二、柘枝舞
三、胡騰舞
第二節 胡姬之歌與樂
一、胡姬之詩、樂、舞三位一體
二、胡姬與胡樂
三、胡姬之歌辭
第三節 胡姬與西域樂器
一、來自西域的弦管類樂器
二、西域樂舞中的鼓類樂器
第四章 胡姬與“妓”文化及其對唐代詩人的影響
第一節 胡姬與“妓”文化
一、唐代“妓”文化概況
二、唐詩中的胡姬與漢妓
三、文化背景的差異
第二節 胡姬與唐代詩人
一、唐代文人名士狎妓宴飲之風的盛行
二、胡姬酒肆的異域風情及其對詩人的影響
第三節 作為文學形象的胡姬與唐代詩人的創作心理
一、唐詩中的胡姬:被塑造的“他者”形象
二、唐代詩人的創作心理
第五章 胡姬的消失及其文化意義
第一節 胡姬的消失及其形象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一、唐末以后胡姬的消失
二、宋代以后文人對胡姬的想象
第二節 胡姬形象的文化意義
一、西域文化藝術的傳播者
二、民族融合的媒介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