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城市發展》叢書已出版20多卷。
《當代中國城市發展》叢書旨在全面回顧中國城市發展的道路和歷程,深入研究中國城市現代化建設和管理的 重大問題,從城市功能定位、經濟發展、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以及歷史遺產保護等角度總結經驗教訓,展望發展遠景,以系統總結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成 就、經驗與教訓,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的城市化發展道路。
《無錫》是《當代中國城市發展》叢書中的一卷。全書分為歷史篇、專題篇、展望篇三部分,介紹了無錫市的歷史沿革、規劃建設、功能布局的變遷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彰顯了無錫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現了無錫優秀的人文精神,詳細記錄了無錫城市建設的發展進程,對探索和實踐具有無錫特點的城市化道路提出了深入思考,描繪了無錫城市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
序
城市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的中心,每一個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成長經歷和與生俱來的氣質。無錫,就是一座具有獨特個性魅力的江南名城。
無錫,是山水之城。大自然賦予了無錫豐富的山水資源,這里山水相依,鐘靈毓秀。北有滾滾東流的長江,南有浩浩湯湯的太湖,太湖東翼是綿延逶迤的錫惠山區,北翼是翠屏環抱的嶂群峰,湖中屹立著煙雨縹緲的馬跡山區。無錫之西南有重巒疊嶂的宜興山區,腹地平原則點綴著碧如翠螺的陽山、鴻山、膠山、定山、顧山,并交織著密似蛛網的湖蕩河流,還有宛若錦帶的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古人詩曰:“湖上青山山里湖,天然一幅輞川圖”,“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就是對無錫山水的生動寫照。千百年來,無錫的山水綿綿不絕地滋潤著這座城市的獨特氣質。
無錫,是文化之城。公元前11世紀末,周太王長子泰伯、次子仲雍為讓王位南奔梅里(今無錫梅村一帶),筑城立國,號稱“勾吳”。泰伯帶領百姓興修水利,發展農桑,開創了澤被江南的吳文化,無錫由此成為吳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古往今來,無錫這片文化沃土孕育出眾多的歷史名人和文化巨匠。如古代的陶朱公范蠡,舉案齊眉的梁鴻和孟光,畫家顧愷之、倪瓚、王紱,千古奇人徐霞客,東林黨人顧憲成、高攀龍,四國公使薛福成等。近代無錫更是群英薈萃,以秦邦憲、陸定一為代表的革命家,以榮氏家族為代表的工商實業家,以陳翰笙、孫冶方、薛暮橋為代表的經濟學家,以華蘅芳、周培源、錢偉長為代表的科學家,以唐文治、高陽、蔣南翔為代表的教育家,以劉半農、錢穆、錢鍾書為代表的文學家,以徐悲鴻、劉天華、華彥鈞、程及為代表的藝術家等等,在歷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輝。據統計,中國兩院院士中無錫籍人就達八十余名。無錫因此而有了“書畫之鄉”、“民樂之鄉”、“教授之鄉”、“院士之鄉”、“經濟學家搖籃”等美譽。還有無錫的紫砂、泥人、錫劇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歷史名人、古跡文物、五大歷史街區、十大古村落以及現代都市文明交相輝映,形成了無錫城市文化的閃亮名片。
無錫,是創業之城。近代,無錫成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重要發祥地。從1895年第一家近代企業——業勤紗廠創辦,到1937年抗戰前夕,在四十余年的時間里,無錫從一個普通江南小縣,一躍成為全國六大工商強市之一,工業生產總值列全國第三,產業工人數僅次于上海,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最早完成了跨時代的轉型,成為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創業高地。榮德生、榮宗敬,楊宗濂、楊宗瀚,薛南溟、薛壽萱,唐滋鎮、唐殿鎮以及周舜卿、王禹卿、祝大椿、楊翰西等一大批民族工商實業家,以他們成功的創業實踐,共同成就了無錫工商經濟的百年繁華,并對整個中國社會的近代化轉型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新中國建立后,“實業興邦”的理念引領著無錫經濟不斷創出新的奇跡。20世紀70年代后期,無錫敏銳地抓住改革開放的第一個歷史機遇,大膽探索,創造出一種新型的經濟體——鄉鎮企業,被譽為引領經濟發展的“蘇南模式”,使無錫當仁不讓成為中國鄉鎮工業的發祥地。無錫進而通過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建設各類經濟技術開發區,走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路,成為現代制造業和商貿服務業并舉的國內重要經濟中心城市。
無錫,是活力之城。近現代以來,無錫素以充滿活力、善于創新而著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無錫不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發展奇跡,很快成為中國東部經濟重鎮,經濟總量、綜合競爭力持續多年躋身全國和全省前列。在2005年無錫就率先達到江蘇省發布的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指標要求,并積極推進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探索。近年來,無錫加快了轉型發展,積極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新興產業發展高地、旅游度假勝地,推進人才集聚中心、文化創意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全市物聯網與云計算、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工業設計、節能環保、生物技術和新醫藥、微電子、軟件和服務外包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增長,高新技術產業正在成為未來無錫的城市之光。
無錫,是希望之城。改革開放以來,無錫不僅經濟實力持續增強,而且城鎮化深入推進,中心城市帶動戰略推動了城市現代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經過多輪規劃建設,無錫的城市規模和綜合功能實現了大幅提升,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同時,文化、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事業協調并進,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民生福祉持續提升,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位居江蘇省前列。生態環境改善成效明顯,成為中國宜居城市。圍繞我國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無錫再揚發展的風帆,將全力推進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大實踐,積極探索開啟基本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
無錫,這顆太湖明珠,必將閃耀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無錫》課題組
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