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書,你將發現真實的自我,擁有和諧的心態;當抑郁、焦慮、憤怒無端來襲,本書將幫你順利度過心理危機,使讀者在家庭、職場、性格、理財等方面擁有更加成熟的認知和思考,在稚嫩的外表下擁有老練的智慧,在年輕人的激情里兼備成熟者的內涵。
一本實用的心理學教程。它針對剛剛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和解讀。本書不僅致力于解決心理問題,更對如何適應社會和獲得成功的心理學因素做出了細致的研究和闡述。本書內容不僅廣泛地應用于生活之中,更被嫁接到社會、工作等層面,作用于年輕人的思想和行為當中。
剛剛步入社會的我們如同不會飛的超人,有著最好的容貌和身體,卻不得不在都市的壓力中苦苦打拼。二十幾歲的我們難免迷茫,難免脆弱,工作、感情中也總有痛點,但是我們卻不能失望,不能消沉,因為這個時候的心理決定了未來一生的處世態度。
當我們面對人生的第一場風雨時,先要學會的就是掌控自己的情緒。掌控情緒是生活最高的藝術,掌控了情緒很大程度上就是掌控了自己的命運。問題帶來情緒,但是情緒解決不了問題。當你覺得自己的情緒不受控制時,不妨閉上眼睛感受一下它的澎湃,再靜靜把它消化。我們始終要記住:做情緒的主人,不做情緒的奴隸。
成長的標志不僅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更要掌控自己的行為。用掌控人生的野心來掌控自己,就沒有什么做不到,就沒有什么戒不了。當你放不下手機、離不開電腦、做不出選擇、恨不得“剁手”的時候,靜下來反省一下自己,屏息凝視自己的內心,找到自己糾結的根源,發現自己隱蔽的傷口,然后對癥下藥,斬草除根,拿出決絕的魄力,活出嶄新的自我。
二十幾歲的人生課題十分復雜,因為我們不僅要戰勝自我,還要適應社會。從就業的壓力到擇業的迷茫,從職場工作的失意到人際關系的無助,我們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有太多的心結需要解開。想要更好地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就必須掌握職場心理學,使自己在頭腦上靈活,在心理上成熟。
人這一輩子能否過得幸福不能只看事業,正確的婚戀觀和人生價值觀同樣重要。二十幾歲是愛情開花結果的階段,把握住正確的婚戀心理就等于為自己的幸福加上了保險。愛情是門課程,婚姻是種學問,如果亂闖亂撞,只會讓你遍體鱗傷。無論是雷霆閃婚還是愛情長跑,無論是姐弟戀還是忘年戀,無論是畢婚族還是不婚族,想要幸福都要努力,都要學會經營。認清心理現狀,找到心理問題,解決心理矛盾,你的愛情會更長久,你的婚姻會更穩定。
《二十幾歲必須要知道的1000個心理學常識》是一本實用的心理學教程。它針對剛剛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和解讀。本書不僅致力于解決心理問題,更對如何適應社會和獲得成功的心理學因素做出了細致的研究和闡述。本書內容不僅廣泛地應用于生活之中,更被嫁接到社會、工作等層面,作用于年輕人的思想和行為當中。
這是為年輕人準備的心理制勝書。這里有最實用的案例參考,最深入的心理解讀,最有效的自愈方法。每一條建議都能為你的生活增添光彩,每一份感悟都能給你的生命提質加量。
讀者可以從本書中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心理學常識,在家庭、職場、婚戀、性格、理財等方面擁有更加成熟的認識和思考。通過學習,讀者能夠輕松地調控自己的心理情緒,積極、樂觀地面對問題;更能輕松地了解別人行為背后隱藏的心理,進而解釋行為,實現完美的溝通,在生活、工作等諸多方面得到贊同、游刃有余。
年少不代表輕狂,年少亦不能無知。雖然我們正年輕,但是我們有理由更有能力把自己的人生推向頂點。掌握心理學,你就擁有了成就自己和讀懂他人的“仙品”技能,愿本書能助你一臂之力!
編者
2016年11月
匯智書源,圖書工作室主要從事投資理財、生活百科、智力開發和其他綜合性選題的創作與出版,目前已經出版幾十種圖書,并得到讀者的廣泛認可和贊譽。匯智書源圖書工作室擁有一支資深創作團隊,均接受過相關行業高等教育和專業創作培訓,具有豐富的圖書選題策劃與運作經驗,是一只以自主創新為特點的優秀團隊。盧明明是匯智書源圖書工作室負責人,畢業于河北金融學院金融專業。
誰的青春不迷茫——心理診斷學 / 1
一、90后如何跨過自卑和孤獨的坎 / 2
(一)使你孤獨的不是別人,而是你的自卑 / 2
(二)孤獨沒什么不好,不接受孤獨才不好 / 5
(三)孤獨時迷茫,孤獨后成長 / 6
二、年輕不要與全世界為敵 / 6
(一)抱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 / 6
(二)適度從眾,不與全世界為敵 / 8
三、不要總是等待,今天不走,明天就要跑 / 9
(一)“病態”的悠閑:還有明天 / 10
(二)哪有沒時間這回事兒 / 10
四、碰運氣的人為什么總是碰不到運氣 / 12
(一)投機取巧不如腳踏實地 / 12
(二)抓住機遇就是最大的運氣 / 13
五、為什么在現實中內向,網上卻很活躍 / 14
六、你給自己的社會角色定好位了嗎 / 16
七、能開鎖的并不只有鑰匙,要學會變通 / 18
(一)不換腦子就換人 / 18
(二)不知變通是“傻子”,死不放棄是“瘋子” / 19
八、要行動,而不是生活在夢想里 / 20
(一)寧可做過,莫要錯過 / 21
(二)沒有行動的夢想只能稱為夢 / 23
九、機遇只會偏愛有準備的人 / 24
十、保持自我的本色,走出別人給你畫的圈 / 25
你的情緒存在“黑洞”嗎——情緒心理學 / 27
一、《黑色的星期天》真的可以“殺人”嗎 / 28
二、刪除微博真的能一鍵“鏟除”壞心情嗎 / 29
三、在你的心中是否存在一些難以修復的“黑洞” / 30
(一)記憶的傷引起心底的痛 / 30
(二)性格弱點,讓受傷的人總是你 / 32
四、我們在被自己的母親嘮叨時為什么會變得情緒暴躁 / 32
五、不良情緒會傳染,相互訴苦只會“愁上一層樓” / 34
六、莫名其妙地恐懼未來會如何,究竟有誰會知道 / 35
(一)別讓未來的恐懼毀了當下的幸福 / 35
(二)行動是治愈恐懼的良藥 / 36
七、是否一到秋季你就會莫名地感傷 / 37
八、下班后就沉默,你是怎么了 / 38
九、為什么一覺醒來就感覺糟透了 / 39
十、一個掃雷游戲,卻能讓你玩一個通宵 / 41
告別“軟癮”,拒作“癮型人”——行為心理學 / 43
一、你被“軟癮”綁架了嗎 / 44
二、“手機成癮癥”:沒有手機你就“活不了”/ 46
三、“網購成癮”:一種新型的心理疾病 / 48
四、“拖延癥”:什么原因讓你一拖再拖 / 49
五、“依賴癥”:你是否“中槍”了 / 52
六、“自閉癥”:開啟封閉的心窗 / 54
七、“選擇恐懼癥”:陷入A還是B的僵局 / 56
八、“強迫癥”:只是“處女座”的標簽嗎 / 58
九、“潔癖癥”:僅僅只是太愛干凈嗎 / 59
十、為什么每隔一段時間你就必須打開某社交網站 / 61
十一、剛告訴自己“趕緊睡覺吧”,不到5分鐘又跑去刷
微博 / 63
十二、你是否常常和QQ在線好友閑聊到午夜時分 / 64
我為什么會這樣做——思維認知心理學 / 67
一、你是否在百度、谷歌搜索過自己的名字 / 68
二、這個人我仿佛見過——“似曾相識”是怎么回事兒 / 69
三、為什么人們總覺得青皮橘子必定是酸的 / 70
四、“心理暗示”真的可以影響人的行為嗎 / 72
(一)別讓消極暗示控制了你 / 72
(二)光明思維,積極暗示 / 73
五、閉上眼,世界就會更美好 / 75
六、“蘇東坡效應”——我是誰?從哪里來?又要到
哪里去/ 77
七、為什么你買了某個牌子的產品后,還會買它的
其他產品 / 78
八、倒霉起來真的“喝涼水都塞牙”嗎 / 80
九、在陌生的城市做陌生的事為什么會覺得時間
過得很慢 / 82
十、與失眠者對話:你是真的失眠嗎 / 83
揭秘人類隱藏的思維——潛意識心理學 / 86
一、微信“朋友圈”為什么成為一種心理慰藉 / 87
(一)成就感是高級目標,存在感是基本動力 / 87
(二)站進“人群”,你才感受不到孤獨 / 88
二、為什么沒有做“賊”也會覺得心虛 / 90
三、為什么“說曹操,曹操就會到”/ 91
四、為什么許多人上QQ卻喜歡“隱身”/ 92
(一)暗處有種安全感 / 92
(二)“隱身”是你為沉默打的掩護 / 93
(三)上線是為了打發時光,“隱身”是為了躲避失望 / 94
五、得不到的為什么總是更有吸引力 / 95
六、為什么重復總是使你厭倦 / 96
七、為什么他總是鐘情于那個位置 / 98
八、如何看待《夏洛特煩惱》中的夢 / 100
(一)夢是愿望的達成 / 100
(二)從夢中了解自己 / 101
“職場江湖”的生存技能——職場心理學 / 103
一、“就業季”到來,候場焦慮是否讓你痛苦不堪 / 104
(一)焦慮、痛苦,我的工作在哪里 / 104
(二)糾結迷茫,未來的路選哪條 / 106
二、選擇“隱性就業”,對于“90后”是福還是禍 / 108
三、你是否想走出職業倦怠的沼澤 / 109
四、別被“酸葡萄心理”干預,坦然面對職場之失 / 112
五、看看你的“逆商”指數有多高 / 113
六、辦公室生存法則,與同事之間的“心”較量 / 115
(一)好的形象,為自己迎得更好的未來 / 115
(二)別太八卦,那是為自己“拉仇恨”/ 116
(三)職場競爭,并不意味著“鉤心斗角”/ 117
七、“齊加尼克效應”,是什么奪走了你的輕松 / 119
八、“習得性無助”,職場中人的“致命傷” / 121
九、別讓“強迫癥”阻礙你的職場生涯 / 123
十、巧用“冷熱水”效應,讓你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125
十一、在應激狀態下,多給自己一點正面暗示 / 127
十二、犯錯誤效應,犯點兒小錯反而讓你更得人心 / 130
購買動機中的感情色彩——消費心理學 / 132
一、超前消費不是不要錢,明天的錢也得自己掙 / 133
二、感性消費,你喜歡的未必就是好的 / 134
三、體驗消費,簡單購物還是感觀消費 / 137
四、個性化消費,我要的就是與眾不同 / 139
五、偶像效應,我喜歡,我愿意 / 140
六、“購物狂”,你的瘋狂到底值多少 / 142
七、“遺憾消費”,現代人的“遺憾”病 / 144
八、“面子心理”,購物者的“面子情結”/ 146
九、別讓攀比心理使你“壓力山大” / 148
年輕社交達人的“修煉秘訣”——社交心理學 / 151
一、“YES、BUT定律”:先接受再拒絕 / 152
二、“瀑布心理效應”:“一石激起千層浪”/ 153
三、“登門檻效應”:先得寸再進尺 / 155
四、“蹺蹺板定律”:人際交往中的能量守恒 / 157
五、“投射效應”: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159
六、“同體效應”:先做他人的“自己人” / 162
七、“超限效應”:凡事要有度 / 165
八、“近因效應”:不快巧變好感 / 166
九、“禁果效應”: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 168
十、“互惠原則”:你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 / 169
十一、“距離法則”: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 171
十二、“比林定律”:學會說“不”也是一種智慧 / 173
你必知的幸福寶典——婚戀心理學 / 175
一、婚姻需要彩排嗎?試婚,請你慎之又慎 / 176
二、“畢婚族”,你的心理婚齡到了嗎 / 178
三、“不婚族”,一個人的寂寞不精彩 / 180
四、“恐婚族”,我距離婚姻越來越遠 / 181
五、“閃婚”時代來臨,你做好準備了嗎 / 185
六、有些人為什么失戀后就不敢再沾染愛情 / 187
七、為什么在熱戀中許多女人會變成“野蠻女友” / 189
八、“小蘿莉”怎么會愛上“大叔” / 191
九、有些男人為什么會喜歡“姐弟戀” / 194
十、厚臉皮的男人“桃花運”為什么特別旺 / 196
十一、新相親時代,如何把握你生命中
的“Mr.orMrs.Right”/ 197
性格是命運的“調劑師”——性格心理學 / 200
一、為什么別人無心的話語,自己卻一直耿耿于懷 / 201
二、為什么有不同的工作疊加,就會緊張不安 / 203
三、為什么有的人平時用語文明,卻在網上
“出口成臟” / 205
四、有些人為什么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為自己
“找借口”/ 207
五、為什么有些人不承認自己犯的錯,還常常把錯誤
合理化 / 209
六、那些指責別人摳門兒的人,為什么他更摳門兒 / 210
七、為什么有的人只有借著酒勁才能說出話來 / 212
八、為什么有些人不管對什么事情都回答“是” / 213
破解神奇的色彩玄機——色彩心理學 / 216
一、你想攢錢嗎?趕快換用茶色錢包吧 / 217
二、千萬不要在道歉場合使用紅色和黑色 / 217
三、想要緩解緊張的情緒,帶著藍色去簽約 / 218
四、海綠色可以助你成為說服達人 / 219
五、如果你感到寂寞,今天就穿咖啡色衣服吧 / 220
六、當心!純白色的墻壁會讓人焦躁不安 / 220
七、黃色可以自然地縮短彼此的內心距離 / 222
八、巧妙運用綠色來平息不滿和怨言 / 222
九、穿白色內衣,可以幫你更快擺脫感冒 / 223
十、淡藍色可以讓暴怒的人瞬間變得可愛 / 224
別做個“溫水之蛙”——成功心理學 / 225
一、你至今還沒有成為富翁的7個原因 / 226
二、不值得的事不要做,值得做的事要把它做好 / 228
三、逆境心理學,你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敗 / 230
四、投資心理學,了解心理偏差,適時孤注一擲 / 232
五、選擇適度定律,選擇的路越多,越容易走錯路 / 234
六、目標適度定律,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
再逐個擊破 / 235
七、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挑戰吉尼斯紀錄 / 237
八、“指標定律”,有目標的人更容易成功 / 238
九、眼界決定境界,什么是“直升機視野”/ 241
十、激發你的潛意識,喚醒心中沉睡的巨人 / 243
十一、你應該如何扮演社會中的“多面角色” / 245
與人交往,掌控制勝之道——心理學妙計 / 247
一、想要懾“猴”,就要在其面前殺“雞” / 248
二、“謀晦避禍”,學會在小事上做文章 / 250
三、你可以保守他的秘密,但不要讓他保守你的秘密 / 252
四、恭維話要說得不動聲色,才能將對方“捧”服 / 255
五、討人喜歡的稱贊,既要稱贊得響,又要稱贊得好 / 258
六、激起他的“心理共鳴”,讓他覺得幫你就是幫自己 / 260
七、處于弱勢時打出情感牌,更容易被對方認可 / 262
八、“請將不如激將,激將不如逼將”/ 263
九、要忍住一時之氣,方能為自己換來有利局勢 / 265
十、不計較一時得失,日后會有大收獲 / 266
巧用妙方,秒殺對方心理防線——心理操控法 / 269
一、順言逆意歸謬法,讓強勢的他也能點頭 / 270
二、把“他應該知道”的事告訴他,消除不信任感 / 271
三、適當的“自我暴露”,可以加深雙方的好感 / 272
四、吸引對方最直接的招數:關鍵時刻拉他一把 / 274
五、巧妙提問,讓對方只能答“是”/ 276
六、設下“最后通牒”的陷阱,讓他不得不屈服 / 278
七、用細微的小動作,拉近與陌生人之間的距離 / 279
八、層層釋疑,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 / 281
九、巧妙利用對方的逆反心理來說話 / 284
十、想要談判順利,多用“所以”少用“但是”/ 286
理想與現實,兩個不對等的世界——社會
心理學 / 289
一、《奇葩說》等節目為什么會受到喜愛 / 290
二、路見不平為什么沒人“一聲吼”/ 291
三、“約拿情結”,不僅害怕失敗,也害怕成功 / 293
四、化妝也會“上癮”,不化妝就不敢出門見人 / 295
五、窗戶破了,建筑物怎么就變成廢墟 / 296
六、到底是“90后”有問題還是你有偏見 / 298
七、一些人對“圣母”的敵意源于何處 / 300
八、為什么大多詐騙短信經不起推敲還會有人相信 / 301
九、為什么女生經常有“抱團行為”/ 303
看穿現象背后的動機——趣味心理學 / 305
一、真的有人可以憑借第六感預見未來嗎 / 306
二、為什么你總是覺得“不是我的錯”/ 307
三、為什么你選的卻不是你想要的 / 309
四、大多數人為什么都相信心理測試 / 310
五、打哈欠是犯困還是心理在作怪 / 312
六、聲音越低沉,事業、愛情就會越成功 / 313
七、人為什么會不記得3歲前的事情 / 314
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什么喜歡“宅”在家里 / 316
九、星座分析中的那些心理學把戲 / 318
十、“超級話癆”,我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嘴 / 320
十一、為什么“13”這個數字如此不受歡迎 /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