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呈現了城市化進程和人口流動的*時代特征,回顧了我國流動兒童教育政策的發展演變,梳理了流動兒童義務教育政策的地方實踐,特別關注義務教育階段流動兒童教育財政政策的執行及其問題、流動兒童學前教育在政策和管理上的盲點、隨遷子女異地中考的現實需求及政策執行困境以及當前異地高考的政策比較和出路探尋。書中選取來自不同區域的調查或案例,從不同的視角,呈現流動兒童細分群體教育及生存狀況的基本面貌。
本書分為總報告、專題篇、地區篇、案例篇、附錄五部分?倛蟾嫣接懥宋覈鲃觾和逃陌l展和政策演變、我國城市化水平、當前中國流動人口的新特征與新趨勢;專題篇分析了流動兒童義務教育財政供給、我國都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前教育現狀及建議、農民工隨遷子女異地中考政策研究、我國異地高考的政策比較及出路探尋;地區篇展現了流動兒童教育各有特色的地方實踐,包括北京、上海、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成都市;案例篇嘗試從微觀層面通過不同的視角切入流動兒童細分群體的教育及生存狀況,進一步分析探討這一群體的成長與出路問題的復雜性。
楊東平,男,1949年9月出生于山東曲阜。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導,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民間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現代化理論、教育公平、教育公共政策等。秦紅宇,女,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村教育、城鄉流動、留守兒童教育問題。2014年,獨立主持中國扶貧基金會貧困地區學齡兒童發展現狀委托調查,完成《貧困地區學齡兒童發展現狀調查》報告,2014年參與編撰出版《底部攻堅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振興》,自2015年開始,聯合新公民計劃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等地打工子弟學校進行流動兒童初中后畢業去向調查研究。
魏佳羽,男,新公民計劃總干事。2011年加入新公民計劃,感悟中國城市化變局,投身城市化背景下的平民教育。2013年后,專注于流動兒童教育相關問題研究,2014年完成《中國流動兒童數據報告(2014年)》,2015年完成《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現狀(2015年)》。
Ⅰ 總報告
1 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的發展和政策演變【楊東平】/001
Ⅱ 宏觀背景篇
2 提高城市化水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陸 銘】/021
3 當前中國流動人口的新特征與新趨勢【楊 舸】/034
Ⅲ 專題研究篇
4 流動兒童義務教育財政供給【袁連生】/053
5 中國都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前教育現狀及建議【陸建非 劉胡權】/066
6 農民工隨遷子女異地中考政策研究【吳 霓 葛 恬】/078
7 中國異地高考的政策比較及出路探尋【熊丙奇】/093
Ⅳ 地區研究篇
8 北京義務教育階段流動兒童教育現狀【趙 晗 魏佳羽】/105
9 上海市流動兒童教育狀況分析【劉玉照 王元騰】/121
10 長三角城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問題研究
以江蘇省S市為例【劉善槐 王 爽 朱秀紅】/141
11 珠三角地區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現狀、問題與政策建議【吳開俊】/153
12 廣州市流動兒童中考問題研究【王 向】/165
13 成都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就學情況及政策分析【張 燁】/177
Ⅴ 案例調查篇
14 打工子弟學校學生初中后流向哪里?
基于北京市1866名流動兒童長期跟蹤調研數據的實證分析
【宋映泉 曾育彪 張林秀】/190
15 消失的資本回流流動兒童在農村學校的教育經歷【顧靜華】/210
16 北京農民工隨遷子女學前教育的現狀、需求和發展【李遠香 張 燕】/223
17 輾轉城鄉之間追尋四位流動青少年的成長足跡【向 芯】/233
18 義務教育階段提高流動兒童學業成績所面臨的障礙【張 繪】/245
19 快速城市化過程中農民工二代的夢想與挑戰【韓嘉玲 秦紅宇】/257
Ⅵ 附錄
20 中國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地域分布【新公民計劃】/275
21 控制人口規模也需保障兒童入學【邵 鴻】/279
22 坐在北京門檻上讀書【楊 迪】/284
23 獅嶺的孩子【吳英燕】/295
Abstract/306
Contents/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