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木成林,森林可以提供食物和庇護,維持生物的多樣性。即使在非常極端的條件下,也能夠奇跡般地蓬勃生長。樹木不僅是其他生物的糧倉,還是適應力強的戰士,堅定地捍衛著腳下的土地。隨著植物生理學和森林生態學領域的不斷研究,人類也漸漸解開了樹木的奧秘。因此,這本書的目的在于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神奇的樹,了解樹的組成、功能和動態變化,以及樹是如何與人類的生活緊密交織的。
樹是什么?為什么它們對于地球上的生物如此重要?它們是怎樣呼吸、成長、交流和繁衍后代呢?地球上總共有多少種樹呢?它們都生活在哪些區域呢?
在本書中,國際知名的荷蘭樹木研究員奧拉維?胡卡瑞博士將帶領我們深入了解這些地球上非常巨大、非常雄偉的生命體的秘密,書中還有科學家精心繪制的精美罕見的舊版插畫。
引言
你手中拿著的這本書,是科學家多年來研究樹木的成果。這本書讓你得以一窺神秘的樹木世界,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與之息息相關卻對其知之甚少。
眾木成林,森林可以提供食物和庇護,維持生物的多樣性。一棵樹能存活上百年,在其生命周期內,它與其它樹木、植物、微生物和動物緊密聯系,因此,即使在最極端的條件下,也能夠奇跡般的蓬勃生長。樹木不僅是其它生物的糧倉,還是適應力強的戰士,堅定地捍衛著腳下的土地。
《卡勒瓦拉》——這部芬蘭民族史詩也道出了樹木的重要性。當英雄萬奈摩寧游泳來到一個荒蕪的世界,并向大熊尋求幫助時,大熊派來一個名叫柏勒沃的男孩,開始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植樹。
今天,科學家能夠模擬出樹木的生活環境和條件,可以讓樹木在這些精細的實驗中展示自己。通過研究樹木的多種生長模式,我們能夠傾聽、學習并探索那些對樹而言至關重要的東西——樹木的喜惡;什么有助于它的成長;什么又使它最終滅亡。
隨著植物生理學和森林生態學領域的不斷研究,人類也漸漸解開了樹木的奧秘。因此,這本書的目的在于幫助你更好的理解神奇的樹,了解樹的組成、功能和動態變化,以及樹是如何與人類的生活緊密交織的。
什么是樹?
了解你的表兄弟
樹木利用自立式多年生木質莖,學會了如何長得很高。像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樣,樹木也起源于古細菌,這些古細菌很早就開始調節地球上的環境,主要有創造性的光合作用者和清除甲烷生產者。大約30億年前,這些早期的單細胞生物體進化為新型活動消費者,其中一些與別的單細胞有機體相結合,互利共生。從這以后,一連串共生關系給地球帶來形形色色的原生生物。這些原生生物按照其特點,分流形成三個多細胞王國:真菌界、動物界和植物界(如右圖所示,林恩?馬古利斯繪制)。
第一株維管植物出現在400MYA(百萬年前)的志留紀,這種植物開始產生氧氣釋放到大氣中。到石炭紀(約330MYA),二氧化碳含量稀缺,樹蕨進化出了可以呼吸的葉子。接下來出場的是高聳的裸子植物——晚二疊世(250MYA)出現的銀杏和侏羅紀(150MYA)的參天松柏。最終,以闊葉樹形式存在的被子植物或開花植物(如木蘭)在約75MYA取代了針葉樹。
樹木的特別之處在于,形成木質素作為次細胞壁(約占木材干重的30%),同時與所有植物一樣,產生大量的纖維素(地球上最常見的有機化合物)以及單寧。
我們人類的DNA約有50%與樹木相匹配——下次坐在老橡樹下好好想想這件事哦!
光是生命之源
糖的甜蜜藝術
光是生命之源。光合作用中,樹木和其它植物將水(H2O)和二氧化碳(CO2)轉化為糖和氧氣,光為這個過程所需的生化反應提供能量。
在植物的葉子中,葉綠體吸收紅色和藍色光子中的光能量,從類囊體膜上的水分子中分離出質子與電子。在一系列反應中,能量轉化為三磷酸腺苷(ATP)和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并釋放出氧氣這一副產品。接著,從CO2中釋放出的碳被固定在小結構的糖中,如葡萄糖和果糖,并進一步形成更大結構的糖類,如纖維素、木質素,或以能量形式儲存在根、塊莖和種子內的淀粉中。
夜間,樹木利用白天獲取的能量,產生大量的植物化學物質。在根部可溶性氮的幫助下,樹木將小結構的糖轉化為氨基酸,用于生成藥用生物堿或有毒生物堿、相關酚類物質(如香草酸、水楊酸鹽、香脂),以及像澀味單寧和木質素這樣的聚合物。植物也能夠將糖類分解成脂質,形成種子儲備能量的可食用油、防護皂、芳香精油(如薄荷醇、檸檬烯、樟腦),以及樹脂(如沒藥)和乳膠(如橡膠)。
生命需要植物
了解食物鏈
只有極少數的微生物從深海熱泉中獲取能量,除此之外,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直接或間接地依賴太陽能。植物和自養生物位于食物鏈的底端,它們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例如葡萄糖,以儲存太陽能。樹木是最大的植物。在自養生物之上是消費者或異養生物,它們從自養生物或者其它異養生物中攝取能量。因此,科學家往往按營養級水平劃分食物鏈(如下圖和右上方所示)。有些消費者又是分解者,例如細菌和真菌,它們與死亡動植物發生化學反應獲取能量,在此之前,腐生生物如蝸牛或禿鷹,可能已咀嚼過這些死亡生物。
在所有的微生物、動物和植物的細胞內,都有好像微型電池的線粒體,它們維持生命的重要活動,如發生呼吸作用,呼出水分和二氧化碳(與光合作用相反),產生ATP(三磷酸腺苷)。ATP是細胞內使用的化學能,人體每天都會將其自身的一部分轉化為ATP。任一系統的凈生產率都等于其總生產率減去呼吸損耗(右下圖以樹葉為例,盧瑟福繪制)。除了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碳循環以外,其它基本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還涉及水、氮、硫(在蛋白質和酶中)、磷(DNA中)以及其它微量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