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飲食可以影響孩子的性別,恰當的飲食可以增加人為選擇生男還是生女的可能性,多家國際著名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均發表在權*的國際性科學雜志上,為這一說法提供了科學依據。
通過飲食這一簡單又可靠的方式選擇生男生女,已經成為眾多準爸爸準媽媽的*選,因為它健康、便捷而且有效,本書詳細介紹了該理論的科學依據、實驗數據、實踐方法及詳細計劃,為準父母們提供了專業的指導和詳盡的建議,致力幫助更多準父母圓生男生女夢。
時間:孕前兩個半月開始
方法:堅持遵循生男生女飲食法即可
難易程度:非常容易,便捷方便
成功率:多家國際著名科研機構證明該理論成功率超過80%
暢銷法國三十多年的經典之作
被譯成意大利、西班牙和俄羅斯等多種語言
法國《觀點報》、《費加羅報》、《巴黎人報》等知名媒體爭相推薦
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加拿大蒙特利埃大學等國際科研機構實驗證明該理論的成功率超過80%
18世紀,英國商人積累了許多財富,有足夠的時間致力于藝術、技術和科學研究,這些精明的商人在某種意義上就成了當時的學者,樂于探究各種奇怪的現象。
當時,由于收成差,所有國家(包括英國)經常會發生農業危機,導致食物匱乏,出現大饑荒。在這個時候這些商人發現,通常非常穩定的生男生女比例也就是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例,會發生變化。
在那個年代,洗禮文件都被謹慎地存放于教區,它們相當于今天的戶籍證明,通過研究這些文件,商人觀察家們發現男孩的出生比例有了明顯提高。換言之,當人類的食物資源發生變化時,隨后數月出生的孩子的男女性別比例也會發生變化。
飲食的變化對隨后出生的孩子的性別有影響近來也得到了證實,尤其是在飲食習慣發生變化的戰爭時期。例如,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也就是1914~1918年和1939~1945年,法國或德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就發生了變化。
下面的曲線反映了1841~1970年法國新生兒的男女性別比例變化(縱坐標代表同一個時期內每出生100個女孩對應的出生的男孩的數量),表明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男孩的出生比例明顯提高。在德國也出現了同樣的現象。戰爭期間,新鮮食品如乳制品、鮮肉、水果和蔬菜的供應困難以及定量分配食物制度的建立都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
在證實了母親的飲食在決定胎兒性別方面有重要作用后,大量其他的觀察研究也應運而生。
世界上很多地區由于受到當地氣候條件的制約,營養不良肆虐。人類學家在這些地區開展的最新幾項研究表明,新生兒性別比例和母親的營養狀況有關,營養狀況是由身體質量指標或者脂肪和肌肉質量指標來衡量的。
2003年,A.吉布森和R.梅斯(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系)發表了一項關于2002年埃塞俄比亞旱季南部農牧業群體的研究成果。他們在研究中指出了母親的營養狀況和男女出生比例之間的關系,發現營養差的婦女生兒子的比例明顯更高。
我們再來看看瑪麗和伊莎貝爾的案例。她們一個有三個兒子,另一個有兩個女兒,對她們而言,這并不是完全偶然的!這是否意味著所有準媽媽都和她們一樣,不自覺地養成了專門生男或生女的飲食習慣和喜好?是的,顯而易見,因為我們發現對絕大多數只有同性別孩子的母親來說是這樣的。至于其他人,她們的飲食習慣介于兩者之間,所以每次懷孕時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一樣的。
母親的飲食在決定孩子性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曾經備受質疑,而現在這一觀點已經有了科學依據。很多獨立團隊進行了研究,他們采用精確嚴謹、現代的研究方法,已明確地證實了這一點,并使我們得到了更多發現。
這套推薦給希望能夠自己決定未來孩子性別的準媽媽們的飲食法已經可以投入使用。
收起全部↑
前言/序
【法】弗朗索瓦·帕帕,法國巴黎科欽醫院的產科醫生,他通過長期的調查研究,總結出生男生女飲食法,廣受大眾信賴與推崇。
【法】弗朗索瓦茲·拉布羅,法國知名記者,同弗朗索瓦·帕帕一起研究論證生男生女飲食法,并幫助其撰寫了本書。
前言 / 1
1 告訴我你吃什么,我將告訴你孩子的性別 / 3
2 我已經決定生孩子,我需要做什么 / 11
3 已有觀念 / 21
4 飲食法的發現之旅 / 33
5 如何使用飲食法 / 51
6 飲食法的現狀 / 127
7 一些有爭議的方法和疑問 / 141
結語 / 151
18世紀,英國商人積累了許多財富,有足夠的時間致力于藝術、技術和科學研究,這些精明的商人在某種意義上就成了當時的學者,樂于探究各種奇怪的現象。
當時,由于收成差,所有國家(包括英國)經常會發生農業危機,導致食物匱乏,出現大饑荒。在這個時候這些商人發現,通常非常穩定的生男生女比例也就是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例,會發生變化。
在那個年代,洗禮文件都被謹慎地存放于教區,它們相當于今天的戶籍證明,通過研究這些文件,商人觀察家們發現男孩的出生比例有了明顯提高。換言之,當人類的食物資源發生變化時,隨后數月出生的孩子的男女性別比例也會發生變化。
飲食的變化對隨后出生的孩子的性別有影響近來也得到了證實,尤其是在飲食習慣發生變化的戰爭時期。例如,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也就是1914~1918年和1939~1945年,法國或德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就發生了變化。
下面的曲線反映了1841~1970年法國新生兒的男女性別比例變化(縱坐標代表同一個時期內每出生100個女孩對應的出生的男孩的數量),表明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男孩的出生比例明顯提高。在德國也出現了同樣的現象。戰爭期間,新鮮食品如乳制品、鮮肉、水果和蔬菜的供應困難以及定量分配食物制度的建立都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
在證實了母親的飲食在決定胎兒性別方面有重要作用后,大量其他的觀察研究也應運而生。
世界上很多地區由于受到當地氣候條件的制約,營養不良肆虐。人類學家在這些地區開展的最新幾項研究表明,新生兒性別比例和母親的營養狀況有關,營養狀況是由身體質量指標或者脂肪和肌肉質量指標來衡量的。
2003年,A.吉布森和R.梅斯(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系)發表了一項關于2002年埃塞俄比亞旱季南部農牧業群體的研究成果。他們在研究中指出了母親的營養狀況和男女出生比例之間的關系,發現營養差的婦女生兒子的比例明顯更高。
我們再來看看瑪麗和伊莎貝爾的案例。她們一個有三個兒子,另一個有兩個女兒,對她們而言,這并不是完全偶然的!這是否意味著所有準媽媽都和她們一樣,不自覺地養成了專門生男或生女的飲食習慣和喜好?是的,顯而易見,因為我們發現對絕大多數只有同性別孩子的母親來說是這樣的。至于其他人,她們的飲食習慣介于兩者之間,所以每次懷孕時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一樣的。
母親的飲食在決定孩子性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曾經備受質疑,而現在這一觀點已經有了科學依據。很多獨立團隊進行了研究,他們采用精確嚴謹、現代的研究方法,已明確地證實了這一點,并使我們得到了更多發現。
這套推薦給希望能夠自己決定未來孩子性別的準媽媽們的飲食法已經可以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