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泊桑長篇小說中,是思想和藝術(shù)成就的一部。它走完了從通俗小說到經(jīng)典名著的過程,是雅俗共賞的作品。故事生動風趣、語言清新自然,具有戲劇效果,并在日常小事中發(fā)現(xiàn)人生哲理。莫泊桑把自己的這部作品稱為“巴黎怪異的大雜燴”。
小說塑造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典型的野心家和冒險家形象,開創(chuàng)了法國文學中“漂亮朋友”系列的先河。恩格斯曾為這部小說表示向莫泊桑脫帽致敬。
李玉民,1939年生。196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64年作為新中國首批留法學生到法國勒恩大學進修兩年,后任首都師范大學教授。教學之余,從事法國純文學翻譯三十余年,譯著五十多種,約有一千五百萬字。主要譯著:小說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戲劇有《繆塞戲劇選》、《加繆全集·戲劇卷》等;詩歌有《艾呂雅詩選》、《阿波利奈爾詩選》等六本作品。此外,編選并翻譯了《繆塞精選集》、《阿波利奈爾精選集》、《紀德精選集》;主編了《紀德文集》(五卷)、《法國大詩人傳記叢書》(十卷)。在李玉民的譯作中,有半數(shù)作品是由他首次介紹給中國讀者的。他主張文學翻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創(chuàng)作,譯作應是給讀者以文學享受的作品。李玉民“譯文灑脫,屬于傅雷先生的那個傳統(tǒng)”(柳鳴九語)。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二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外國文學經(jīng)典·名家名譯(全譯本) 漂亮朋友》:
第一章
喬治·杜洛華拿一百蘇硬幣埋單,接過女收款員找的零錢,便走出餐館。
他長得一表人才,又保留當下級軍官時的威儀,這會兒挺直腰身,以軍人的習慣動作捻了捻小胡子,美男子的目光對晚餐遲到的顧客迅疾一掃,就像老鷹那樣一覽無余。
幾個女人已經(jīng)抬起頭來注視他,有三名青年女工,還有一個徐娘半老的音樂教師,是個頭發(fā)不整、帽子落滿灰塵、衣裙歪斜的邋遢女人,以及陪同丈夫的兩個小市民,看樣子全是這家廉價大眾餐館的常客。
杜洛華來到街上,佇立了片刻,想想該干什么。今天是六月二十八日,口袋里只剩下三法郎四十生丁,要支持到月底。這就意味著面臨選擇:要么用兩頓晚餐不用午餐,要么用兩頓午餐不用晚餐。他考慮午餐二十二蘇一頓,而晚餐為三十蘇,如果只用午餐,那還能剩下一法郎二十生丁,又頂兩頓小吃,可以在街上吃點面包夾紅腸,喝兩杯啤酒。這就是他的主要花銷,也是他夜晚的主要娛樂。轉(zhuǎn)念至此,他就沿著洛蕾特圣母院街朝下坡走去。
他走路的姿勢,還像身穿輕騎兵軍裝時那樣,昂首挺胸,仿佛剛下馬似的雙腿微微叉開,在行人熙熙攘攘的街上勇往直前。他那頂高筒禮帽已然破舊,斜壓在耳朵上,鞋跟踏在鋪石馬路上嗒嗒作響,但他仍然擺出退伍軍人軒昂的派勢,傲視行人、房舍,甚至整座城市。
他那套衣服也就值六十法郎,但是瀟灑的風度猶存,十分惹眼,雖略顯俗了點兒,但畢竟衣冠楚楚。他高高的個頭兒,相貌堂堂,兩撇翹起的小胡子仿佛長在唇上的青苔,小小瞳孔的藍眼睛非常清亮,一頭近棕褐色的金發(fā)自然卷曲,正中分縫兒,活像通俗小說中的反面人物。
正值夏夜,巴黎憋悶難耐,像蒸汽浴室一樣燠熱,在夜色中憋得人大汗淋漓。陰溝的花崗巖洞口噴出一股股臭氣;設在地下室的廚房,也從低矮的窗戶朝街上散發(fā)泔水和剩澆汁的腐臭味。
那些門房都穿著襯衫,騎在草墊椅上,在各自門洞里抽著煙斗。行人都光著頭,帽子拿在手上,拖著沉重的腳步。
喬治·杜洛華走在林蔭大道上,又停下腳步,心中猶豫不決,不知做什么好。現(xiàn)在,他想去香榭麗舍大街和布洛涅樹林大街,好在樹下呼吸點新鮮空氣,但是還有一種欲望也在撩撥他,但愿有一次艷遇。
會有什么樣的艷遇呢?他自己也說不清,反正他在等待,每天從早到晚,足足等了三個多月。不過,他仗著漂亮面孔和風流舉止,有時說不上在哪兒也偷了點兒情,但是他總希望再多些,再有味些。
囊空如洗,又熱血沸騰,在街頭巷尾碰上浪蕩的女人,他更是欲火中燒。那些女人柔聲招呼:“漂亮的小伙子,跟我來好嗎?”他哪敢跟著去呢,付不起錢啊。況且,他還在等待另一種際遇,另一種親熱,少幾分庸俗的。
然而,他愛去妓女云集的場所,如她們出入的舞廳、咖啡館,她們兜客的街道。他愛同她們接近,同她們交談,隨便以“你”稱呼她們,聞她們身上郁烈的香水味,感受同她們在一起的滋味。她們畢竟也是女人,是專供性愛的女人,他絕不像出身高貴的那種男子,天生就鄙視她們。
他隨著熱得發(fā)昏的人流,拐上瑪?shù)氯R娜教堂的方向。路兩旁大咖啡館客滿為患,漫溢到了人行道。只見燈火輝煌,顧客面前的小方桌或圓桌上擺著玻璃杯,盛有紅黃綠褐等各種顏色的飲料。大肚長頸瓶中,透明的粗冰柱亮晶晶的,冰鎮(zhèn)著澄澈悅目的飲用水。
杜洛華不覺放慢腳步,嗓子干渴,真想喝點什么。
這種夏天的夜晚,又熱又渴,實在難以忍受,他想像清涼飲料流進口中的那種快感。可是今天晚上,哪怕只喝兩杯啤酒,第二天的那頓經(jīng)濟晚餐就泡湯了,而月底饑腸轆轆的滋味,他早已銘心刻骨了。
他心中暗道:“我一定得支持到十點鐘,再去美洲人咖啡館喝杯啤酒。真他媽的見鬼!怎么渴得這么厲害!”他又瞧瞧坐在那里飲用的那些人,所有那些人都能隨心所欲地解渴暢飲。他經(jīng)過一家家咖啡館,擺出一副又放肆又快活的神態(tài),打量每個顧客的外貌衣著,估摸他們身上能帶多少錢。一股怒火襲上心頭,他惱恨安安穩(wěn)穩(wěn)坐著的那些人。搜搜他們的腰包,準能掏出金幣、銀幣和零鋼镚兒。平均起來,每人至少能有兩枚金路易,每家咖啡館有百十來人,兩枚金幣乘以一百,就合四千法郎啊!他口里嘟嘟囔囔:“這些蠢豬!”同時大搖大擺,顯出優(yōu)雅的姿態(tài)。在街角暗處若能逮住那么一個,那就毫不客氣,非扭斷他脖子不可,就像從前大演習時捉農(nóng)家的雞鴨那樣。
這時,他想起在非洲的那兩年軍旅生涯,想起在南部省小哨所里如何勒索阿拉伯人。還有一次,他們到烏勒德一阿拉納部落為非作歹,干掉了三個人,他和伙伴撈了二十只雞、兩只羊,以及黃金和半年的笑料,想到這里,他的嘴唇掠過一絲殘忍而快意的微笑。
后來始終沒有查出殺人兇手,其實也沒有認真查,阿拉伯人算什么,簡直就是當兵的天生的獵物。
在巴黎可就是另外一碼事兒了,總不能挎刀持槍,明火執(zhí)仗地搶掠,一點兒王法也沒有。他感到內(nèi)心還充滿在被征服國為所欲為的下級軍官的全部本能。自不待言,他十分懷念在沙漠中度過的那兩年時光。多遺憾沒有留在那里啊!原指望回國要比待在那里強。哪料現(xiàn)在!嘿,是啊,現(xiàn)在,可有好瞧的啦!
他舌頭在嘴里打卷兒,咂咂有聲,仿佛驗證口腔的確干得要命。
周圍人潮涌動,顯得衰竭而遲緩了,他頭腦中充斥著這個念頭:“這幫畜生,這些蠢貨,坎肩口袋里都裝著錢。”他用口哨吹著歡快的小調(diào),橫著膀子沖撞行人。被撞的男人,有的回頭罵罵咧咧,有的女人則嚷一聲:“簡直是一頭牲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