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外國文學經典·名家名譯(全譯本)》展示的是發生在昆蟲界的小生靈的故事,是以大量具有文學性的科學報告寫成的著作,文體多為散文。內容主要集中在昆蟲學的問題上,同時收入了一些講述經歷,回憶往事的傳記性文章,若干解決理論性的問題,以及少量帶科普性的文字。不僅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
陳筱卿,1939年出生,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考試中心專家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翻譯法國名家名著約一千萬字,主要譯作有拉伯雷的《巨人傳》,盧梭的《懺悔錄》、《新愛洛伊絲》,繆塞的《一個世紀兒的懺悔》,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紀德的《梵蒂岡的地窖》,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法布爾的《昆蟲記》,尤瑟納爾的《哈德良回憶錄》,雅克·洛朗的《蠢事》,科萊特的《謝里寶貝》等。
法布爾,法國博物學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出生于法國南部一貧困農民家庭。15歲時,考入師范學校,畢業后成為一名初中數學老師。依靠孜孜不倦的自學,法布爾獲取大學物理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875年,法布爾舉家定居于鄉間小鎮。1880年,法布爾用積蓄購買了一處舊民宅——“荒石園”。余生的三十幾年,法布爾就隱居在“荒石園”。一邊繼續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總結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資料,著成十卷本《昆蟲記》。
荒石園
松毛蟲
昆蟲的裝死
昆蟲的“自殺”
綠蠅
蟬和螞蟻的寓言
蟬出地洞
螳螂捕食
天牛
螢火蟲
灰蝗蟲
綠蚱蜢
大孔雀蝶
小闊條紋蝶
象態橡栗象
豌豆象
菜豆象
金步甲的婚俗
松樹鰓角金龜
意大利蟋蟀
田野地頭的蟋蟀
圣甲蟲
圣甲蟲的梨形糞球
圣甲蟲的造型術
西班牙蜣螂
米諾多蒂菲
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糞蟲
糞金龜和公共衛生
隧蜂
隧蜂門衛
老象蟲
納爾倉那狼蛛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朗格多克蝎
譯后記
《昆蟲記/外國文學經典·名家名譯(全譯本)》:
那兒是我情有獨鐘的地方,是一塊不算太大的地方,是我的Roceratinvofis,周圍有圍墻圍著,與公路上的熙來攘往、喧鬧沸揚相隔絕,雖說是偏僻荒蕪的不毛之地,無人問津,又遭日頭的暴曬,但卻是刺莖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蟲們所喜愛的地方。因無人問津,我便可以在那里不受過往行人的打擾,專心一意地對沙泥蜂和石泥蜂等去進行艱難的探索。這種探索難度極大,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完成。我無須在那里耗費時間,傷心勞神地跑來跑去,東尋西覓,無須慌急慌忙地趕來趕去,我只是安排好自己的周密計劃,細心地設置下陷阱圈套,然后,每天不斷地觀察記錄所獲得的效果。是的,“鐘情寶地”,那就是我的夙愿,我的夢想,那就是我一直苦苦追求但每每總難以實現的一個夢想。
一個每天都在為生計操勞的人,想要在曠野之中為自己準備一個實驗室,實屬不易。我四十年如一日,憑借自己頑強的意志力,與貧困潦倒的生活苦斗著,終于,有一天,我的心愿得到了滿足。這是我孜孜不倦、頑強奮斗的結果,其中的艱苦繁難我在此就不贅述了,反正,我的實驗室算是有了,盡管它的條件并不十分理想,但是,有了它,我就必須拿出點時間來侍弄它。其實,我如同一個苦役犯,身上鎖著沉重的鎖鏈,閑暇時間并不太多。但是,愿望實現了,總是好事,只是稍嫌遲了一些,我可愛的小蟲子們!我真害怕,到了采摘梨桃瓜果之時,我的牙卻啃不動它們了。是的,確實是來得晚了點兒:當初那廣闊的曠野,而今已變成了低矮的穹廬,令人窒息憋悶,而且還在目益地變低、變矮、變窄、變小。對于往事,除了我已失去的東西外,我并無絲毫的遺憾,沒有任何的愧疚,甚至對我那消逝而去的光陰,而且,我對一切都已不再抱有希望了。世態炎涼我已遍嘗,體味甚深,我已心力交瘁,心灰意冷,我每每禁不住要問問自己,為了活命,吃盡苦頭,是否值得?我此時此刻的心情就是這樣。
我放眼四周,只見一片廢墟,唯有一堵斷墻殘垣危立其間。這個斷墻殘垣因為石灰沙泥澆灌凝固,所以仍然兀立在廢墟的中央。它就是我對科學真理的執著追求與熱愛的真實寫照。啊,我心靈手巧的膜翅目昆蟲們,啊,我的這份熱愛能否讓我有資格給你們的故事追加一些描述呀?我會不會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壹热恍拇孢@份擔憂,為何又把你們拋棄了這么長的時間呢?有一些朋友已經因此而責備我了。啊,請你們去告訴他們,告訴那些既是你們的也是我的朋友們,告訴他們我并不是因為懶惰和健忘,才拋棄了你們的。告訴他們我一直在惦記著你們。告訴他們我始終深信節腹泥蜂的秘密洞穴中還有許多尚待我們去探索的有趣的秘密。告訴他們飛蝗泥蜂的獵食活動還會向我們提供許多有趣的故事。然而,我缺少時間,又是單槍匹馬,孤立無援,無人理睬,何況,我在高談闊論、縱橫捭闔之前,必須先考慮生計的問題。我請你們就這么如實地告訴他們吧,他們是會原諒我的。
還有一些人在指責我,說我用詞欠妥,不夠嚴謹,說穿了,就是缺少書卷氣,沒有學究味兒。他們擔心,一部作品讓讀者談起來容易,不費腦子,那么,該作品就沒能表達出真理來。照他們的說法,只有寫得晦澀難懂,讓人摸不著頭腦,那作品就是思想深刻的了。你們這些身上或長著螫針或披著鞘翅的朋友,你們全都過來吧,來替我辯白,替我作證。請你們站出來說一說,我與你們的關系是多么的親密,我是多么耐心細致地觀察你們,多么認真嚴肅地記錄下你們的活動。我相信,你們會異口同聲地說:“是的,他寫的東西沒有絲毫的言之無物的空洞乏味的套話,沒有絲毫不懂裝懂、不求甚解的胡謅瞎扯,有的卻是準確無誤地記錄下來的觀察到的真情實況,既未胡亂添加,也未掛一漏萬。”今后,但凡有人問到你們,請你們就這么回答他們吧。
另外,我親愛的昆蟲朋友們.如果因為我對你們的描述沒能讓人生厭,因而說服不了那幫嗓門兒很大的人的話,那我就會挺身而出,鄭重地告訴他們說:“你們對昆蟲是開膛破肚,而我卻是讓它們活蹦亂跳地生活著,對它們進行觀察研究;你們把它們變成了又可怕又可憐的東西,而我則是讓人們更加地喜愛它們;你們是在酷刑室和碎尸間里干活,而我卻是在蔚藍色的天空下,邊聽著蟬兒歡快的鳴唱邊仔細地觀察著;你們是使用試劑測試蜂房和原生質,而我則是在它們各種本能得以充分表現時探究它們的本能;你們探索的是死,而我探究的則是生。因此,我完全有資格進一步地表明我的思想:野豬把清泉的水給攪渾了,原本是青年人的一種非常好的專業——博物史,因越分越細,相互隔絕,互不關聯,竟至成了一種令人心生厭惡、不愿涉獵的東西!闭\然,我是在為學者們而寫,是在為將來有一天或多或少地為解決“本能”這一難題作點貢獻的哲學家們而寫,但是,我也是在,尤其是在為青年人而寫,我真切地希望他們能熱愛這門被你們弄得讓人惡心的博物史專業。這就是我為什么在竭力地堅持真實第一,一絲不茍,絕不采用你們的那種科學性的文字的緣故。你們的那種科學性的文字,說實在的,好像是從休倫人①所使用的土語中借來的。這種情況,并不鮮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