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臺灣:重讀陳映真》的研究對象是臺灣作家陳映真。全書共四章,分別處理了四個主題:青年陳映真左翼理想主義的特質;帝國主義,以及在對抗它的過程中所展現的美學問題;第三世界的知識分子與民眾在反帝之路上的關系;對日本殖民、冷戰、資本主義發展等問題的理解。
《左眼臺灣:重讀陳映真》作者并非文學專業,而是長期跨領域從事社會研究的學者;這樣的背景或許使他得以獨辟蹊徑,對同樣是在歷史、思想與文學的繁復交叉領域中進行張力書寫的陳映真,展開新一波的詮釋,大量釋放了長期隱藏在陳映真作品中的歷史洞識與思想意涵,并提供了另一種觀看臺灣的視野。
《左眼臺灣:重讀陳映真》的研究對象只有一個人,臺灣作家陳映真。全書共四章,分別處理了四個主題:青年陳映真左翼理想主義的特質;帝國主義,以及在對抗它的過程中所展現的美學問題;第三世界的知識分子一民眾在反帝之路上的關系;對日本殖民、冷戰等問題的理解。
趙剛,臺灣眷村長大。美國堪薩斯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教于東海大學社會系。著作有《小心國家族》、《告別妒恨》、《四海困窮》、《知識之錨》。并譯有《法國1968:終結的開始》等。
“當代文學史研究叢書”總序
為趙剛喝采 呂正惠
道上同志 陳光興
自序
第一章頡頏于星空與大地之間
——左翼青年陳映真對理想主義與性/兩性問題的反思
第二章反帝,與反帝之難
——陳映真《六月里的玫瑰花》的刺與美
第三章從仰望圣城到復歸民眾
——陳映真小說《云》里的知識分子學習之路
第四章“老六篇”論
——在歷史、思想與文學交會處的書寫
附錄一陳映真對保釣可能提出的疑問
附錄二重建左翼
——重見魯迅、重見陳映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