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長篇小說。民國初年(公元1922年至1923年)四川軍閥混戰期間,重慶江北劉家凼村民飽受戰爭之苦。而軍方、袍哥組織則遺失了寶物,村民巧妙地在兩者之間周旋。孩子和銀子的物欲誘惑;現實和幻象的矛盾交錯,都在川東傳統民俗的社會風俗畫長卷中,得以藝術而形象的充分闡釋。方言與詩話語言的有機雜糅;虛構與歷史敘事的交替展開,作者努力在想象與非虛構敘事的融合中找到平衡與切入點,同時也增加了長篇小說《寶匣》從文體到內容的可讀性。細心的讀者,還可以從這部略具后現代特質的文本當中,撫摸到現代社會歷史前進的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