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管理方法》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教育指導用書,書中十余位教育專家分別在教學、培訓、干預等方面做過大量的專門研究,并從中積累了豐富的故事及案例。他們深入學生課堂行為問題的背后,研究其病理,從而提出預防、應對、干預以及維持學生行為積極改變的措施及方法。
《課堂管理方法》從眾多課堂管理類圖書中脫穎而出,不僅在于它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實用的操作建議,更在于為一種“雙贏課堂”的建構做著學理上及實踐上的努力,故而顯得 “上接仙氣,下接地氣”——既有理論上的追求,又有實踐上的參照。對于中國的教師讀者而言,不啻為一種極好的參考。
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教育指導用書,在美國被列入the best of corwin; 《課堂管理方法》得以從眾多課堂管理類圖書中脫穎而出,既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實用的操作建議,又為“雙贏課堂”的建構做著學理及實踐上的努力。 作者深入學生課堂行為問題的背后,研究其病理,對管理雙贏課堂、運用交際故事修正學生不良行為、實施有責任心的課堂管理方案等提出了科學有效的建議。 書中諸文,沿襲西方優秀的學理傳統,立論嚴謹,佐以實例,“上接仙氣,下接地氣”——既有理論上的追求,又有實踐上的參照,對于中國的教師讀者而言,不啻為極好的參考。編輯推薦篇章:《管理雙贏課堂》P1《應對破壞課堂的學生》P57《理解RMC方案TM》P113
簡·布魯斯坦(Jane Bluestein),從事的項目主要是為教師提供實用而有意義的信息及培訓,同時也為關系建構、有效教學與指導、個人發展等提供服務。她集中研究了成人與兒童間的互動交流,尤其是與問題孩子的交流。作為一名充滿活力且具有娛樂精神的演說家,她那務實的演講風格、實踐精神、幽默感,以及豐富的故事和案例,使她的觀點清晰,易于被受眾接受。
譯者前言 001
序(簡·布魯斯坦) 005
**章 管理雙贏課堂(簡·布魯斯坦) 001
許多人在從事教師這一職業時,都會滿懷各種期待。不幸的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期望無法在學生身上得到任何承諾。基于此,作者在本章提出,學生的程度與我們對他們的要求之間有一定差距,我們與其設置期望,不如直接教學。為此,我們要不斷提高教學指令的有效性,完善教學結構,同時關注教師自身的教學語言,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個雙贏課堂。
第二章 他們在這兒(勒妮·羅森布拉姆·勞登 費利西亞·勞登·金梅爾) 017
開學**天,給孩子們留下一個好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這一天中,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營造一種氣氛,并與孩子們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人際間的友善會讓師生們在接下來的一年里過得有滋有味。在本章,作者提供了一些小方法:從座位的安排到作業的布置,從問卷的調查到規矩的制定,從而幫助我們在這至關重要的開學**天就奠定恰到好處的基調。
第三章 應對交往中的不良行為(大衛·蘇澤) 029
處理好師生關系,或者讓學生認同教師,這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有力的方法。但是,如果我們忽略了學生的交往和情感需求,我們就可能會承擔風險。本章從神經學的角度闡釋了交往中的不良行為,同時也提供了一些基于大腦的干預策略,尤其是運用交際故事來修正不良行為,并提出在心理安全的學習環境中加強人際關系的精彩觀點。
第四章 應對破壞課堂的學生(凱·柏克) 057
本章通過具體案例重點分析了尋求關注的學生、有權力欲望的學生、有報復心的學生、有攻擊性行為的學生以及自暴自棄的學生的行為背后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預防和干預措施。作者提出,在課堂管理中,預防的作用遠大于干預。發生在學生身上的負面行為,無論到底因何而起,只要我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努力建立起與他們的聯系,積極滿足他們的需求,想方設法對他們進行積極的關注和認可,我們就一定能得到學生的積極回應,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他們的不良行為。
第五章 應對棘手的學生(唐娜·沃克·泰爾斯頓) 099
本書第五章分析了影響學生投入度的諸多因素,并提供了一些避免學生在課堂上走神的策略。課堂上的不良行為,主要歸結于對關注、對權力、對報復以及對自信的需求,針對這些行為,教師要保持冷靜,要搞清楚行為的性質以及起因,并迅速、連貫地處理。行為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必須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行為,找到積極的途徑滿足自己的需求。
第六章 理解RCM方案TM(艾倫·奎恩 鮑勃·艾爾格辛) 113
本章重點介紹了有責任心的課堂管理方案(即RCM方案TM)。這是一種面向全校的行為矯正方案,旨在通過培養有責任的學生,幫助他們糾正不可取的行為,使之能在一個民主的、多元文化的社會里充實地生活,從而*終推進好公民意識。本章還指出,為了有效實施RCM方案TM,教師必須分析自己的行為,創造一種動態的、有創意的、自然的課堂。除此之外,本章還解釋了紀律委員會的各種作用和功能。
第七章 控制并疏導憤怒,使之找到積極的表達途徑(瑪麗蓮·古特曼) 127
本章分析了憤怒這種情緒與權力需求之間的關系,并強烈建議教師將這些需求置于一種雙贏的狀態,充分認識到給孩子提供信息以及選擇權的價值所在。為了平息學生的憤怒,我們必須用傾聽的手段來幫助和引導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了幫助學生控制憤怒,我們必須引導他們通過記錄來表達和識別自己的情緒,并凝神靜氣;另外,我們還要給學生提供積極的權力資源,讓他們獲得一種能力感。除此之外,教師自己也要時刻身先示范,用積極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
第八章 避免非輸即贏的權力策略(簡·布魯斯坦) 149
本章討論了幾種“非輸即贏”的傳統方法。所謂的“非輸即贏”,簡單地說,就是“本來就用這個辦法”,這對于我們的實際工作危害很大。在本章,作者羅列了諸如控制、高壓政策和懲罰、規則、消極的言語反應、態度障礙等多種“非輸即贏”的做法,并分析了這些做法產生的根源以及對雙贏課堂所產生的危害。
第九章 理解具有情緒障礙及/或行為障礙的學生行為(羅杰·皮爾蘭格洛 喬治·朱利亞尼) 175
本章對學生在課堂內的“挑戰性行為”進行了敘述。在處理學生挑戰性行為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解決行為背后的需求,并為滿足這些需求尋求更合適的教育方法。基于挑戰性行為的兩個目的——“得到某物”和“逃避某事”,作者認為,有效的干預首先應對挑戰性行為進行深入了解,并根據不同的行為癥狀作出分析和判斷,以確定相應的引導策略,從而避免更為嚴重的行為的發生。除此之外,作者還為讀者提供了維持學生行為積極改變的幾個方法。
作者簡介 197
參考文獻 199
序 言
(簡·布魯斯坦)
世事的改變總是那么令人匪夷所思。幾年前,我調查了一些商界領導,詢問他們剛參加工作的畢業生應具備什么樣的技能、態度和行為方式。結果,有趣的是,沒有一位老板希望他的員工“正襟危坐、默不作聲”,而唯命是從或安于現狀同樣不受歡迎。恰恰相反,被調查者再三強調,他們希望自己的員工有批判性思維、有創意,主動、誠實、可靠,具有強烈的職業道德和與人合作的能力。誰擁有創新思路,誰就會得到青睞——這是一位伙計在面試應聘者過程中試圖發現諸如“想象力和態度”等品質時所得出的結論,這一結論也*深得我意。
現在,在這一點上,你可能會注意到,除了某些人際特質上的共識之外,學校和用人單位對何為“有用的品質”的理解存在著差異。(想想看,在學校,大多數教師是如何看待孩子們的“想象力和態度”的。即便你有創新思路,你照樣會引火燒身,更別說還有諸如權威、規則以及課程進度等問題了。)班級管理,尤其是鼓勵學生尊重他人、培養合作意識,對教師來說總是個難題。相比當前學生行為問題所呈現出來的范圍、強度和危險性,很久以前的老師所碰到的問題簡直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計。那個時候,學校、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同一性、上下等級以及角色對應等問題看法一致。
在緊跟經濟和文化發展步伐的過程中,學校的發展速度緩慢得令人難以置信。我們的許多傳統,無論是擺放家具的方式,還是對標準化的頑固堅持,都只是對某個時代的回歸。在那個時代,這些做法所造就的工作環境,非常適合很多學生。如今,變革的需求已經越來越急迫了。然而非常不幸,大多數改革僅僅是新瓶裝舊酒,無論是觀念還是方式,都只換湯不換藥。
想知道各種班級管理方法到底如何有效(這些方法將在余下各章節中陸續推出,當然,你也可能在別處發現這些方法),你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這一方法足夠全面嗎?
建立關系,打造團隊,這是有效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的細節和方法也相當重要。(倘若你曾因為沒有制定好規矩,或者你的學生沒有正確地按規矩做事,導致你一堂精彩絕倫的課泡湯,相信你一定會明白我到底在說什么。)如果仔細思考與此相關的一些問題,你會發現牽涉的面很廣。一種班級管理方法,如果是完整的,一定能解決不少行為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由教師模糊的指令或者考慮不周的轉換引起的,也可能是因為孩子們要爭奪權力、作業完成不佳、缺少交往技能或情商不夠、產生了新的心理需求,再或者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不起作用,致使孩子的神經系統難以處理信息。
在我見過的大多數項目中,教師關注的往往是問題中細小而孤立的那部分,就好比是為了減肥而不在午后吃面包圈(當然,方法本身并沒有錯,但要達到目的,單靠這一點還遠遠不夠)。換言之,行為管理問題不只涉及行為的問題,社交與情感問題、學習風格、環境特點、教師個性、例程與轉換、神經與心理需求,以及學業上的安排和進度,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有效的課堂管理方法能應對任何狀況,包括學生因為補償未滿足的需求而對老師、同學、課堂氣氛,以及自身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這一方法是以建立關系為導向嗎?
在遇到學生行為不當時,教師容易采取簡單而刻板的方法去處理,對此,我十分理解。相比建立師生關系或者重構權力格局,放學后把學生留下或者在黑板上點名批評,確確實實要簡單得多。雖然不少雙贏策略并不復雜,而且能立竿見影,但就**的方法而言,如果要建立師生(或生生)間的積極關系,必須慢工出細活。這對于那些有過考試不及格、被邊緣化或者與老師關系緊張的學生來說,尤為如此。
建立積極的關系,可以促進學生就學,提高他們的學業成績,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他們的危險因素,如恃強欺弱、吸食毒品、校園暴力以及損壞公物等。師生間的良好關系,是迄今為止在課堂管理上*有價值的要素——遠比那些規則、懲罰措施或者家長干預要有價值。順便提一下,如果你還在擔心怎么才能擠出時間去和孩子“搞好關系”,那么請記住,關系的建立不是一個單獨的課程或者活動,而是你每次和孩子交往時都必須經歷的過程。不妨去找下那些重過程而非結果的項目和建議,任何時候(包括在責任心驅使下)都要心甘情愿地在課堂內營造一種團隊意識。
這一方法是否尊重了每個人的需求?
絕大部分成年人認為,所有孩子都需要諸如愛、認同、歸屬、安全、成功或者限制等東西。但他們往往忘記了一種需求,那就是對權力的需求。事實上,這一需求也同等重要。對權力的需求,是指你對影響你生活的一些事物具有發表意見的愿望。在這方面,有一種非黑即白的想法:“等下!孩子要是有了權力,那老師該怎么辦?”我們前面已經提到,一旦學生的需求沒有得到積極的滿足,他們的行為問題就會因此產生。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學會解決權力問題,從而讓學生得到權力,同時又不損害他人,這正是我們大顯身手之處。
這里,關鍵是要建立一種權威關系,從而使學生能獲取適度的自由和自主,同時,在安全的范圍內,讓師生在課堂內相互尊重。即便是比較傳統的班級管理法,也承認孩子有對權力的需求。同孩子爭奪權力不僅浪費時間,也可能會讓你輸得體無完膚。我這樣說,是因為這幾年中我所遇到的不少項目、政策和紀律準則,都只是關心教師的權威,而不是學生的自主。因此,我們不妨尋找一些旨在提高權威性的方法,并考慮團隊所有成員怎樣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這一方法是否積極陽光?
我們在教孩子的時候,有許多細節,包括我們的語調以及我們對孩子作業的點評,都能反映出我們對他們的正面取向。而所謂的“正面”,它的重中之重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合作行為。因此,強調學生行為的正面結果,而不是常見的負面評價,不但會改變教室里的權力格局,也能提高孩子與你合作的可能性。所有的特權,不管是獲得高分還是與人合作,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用積極陽光的態度去處理偶發事件,也可以表現出教師對孩子的責任心。
幾乎所有的課堂管理法(甚至包括那些采用“后果”這一術語的方法)都對消極行為采取了消極回應的態度,其結果是某些不當或輕率的行為造成了越來越多的負面后果。因此,我們的取向應該更加積極正面。如果你覺得這是在哄騙孩子,那么請記住,用低分恐嚇、給家長打電話、暫停懲罰或者放學后留下等措施,也一樣是對學生的哄騙,與換一本書教學、運用某些教學設備、在中心學習、玩周末游戲等沒什么區別。世上沒有毫無動機的行為,利用學生對“惡果”(negative
outcomes)的恐懼而逼迫他們在情感和學業上努力,這樣的做法肯定會收效甚微。
這一方法是否注重預防?
一般人很容易想到,在開學初就將規則和負面結果張貼出來,以此強調紀律,在班級管理上“先發制人”。但我要說的是,想要改變課堂情感環境,我們就必須采取一些措施,讓學生的消極行為變得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發生。如果教師所做的一切更多的是出于預防,而不是救火,這樣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先發制人”。
這一方法是否符合你的個性?
保持真實是聯系你與孩子的*有力的工具之一(事實上,對其他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要扮演其他人的角色,即便是年幼的兒童也能看出其中的怪異和尷尬。有些方法也許比較符合你的價值觀和個性,而有些卻不是。因此,你的想法不僅要有意義,更要符合你自己的特性,或者你想要的特性。
這一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我曾經操作過一個代幣系統。說句老實話,我徹底絕望了,這項工程相當復雜、相當臃腫、相當費時,以至于*后我干脆把它全部扔進垃圾箱里!現在沒有人愿意投身教育,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缺少足夠的壓力或者還沒有糟糕透頂。假如有一種方法,它要求你大量地準備材料、保存記錄或者進行監測、記憶,相信你一定會被逼瘋掉。所以,凡事要設法簡單——當然,如果你一定要堅持,那么結局也只能如此了。
這一方法是否有效?
任何一種方法,你要*終選擇它,你的底線一定是它必須有效。如果你看到孩子們比以前做事更加專注,更加獨立,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待人有禮貌,能完成作業,不斷取得進步,能積極地按照你的要求做事,這就表明你的方法在起作用了。(需要指出的是,那些通過對抗性、傷害性或者近乎苛刻的方法來實現的“效果”,通常是表面而短暫的,靠這種手段來建立關系,從來都是入不敷出。)
如果可能的話,每天花點時間思考下:這一方法到底在哪方面產生了效果?你還想在哪方面進行改進?你可以采用問題解答的形式,如:我的行為是否有助于我同孩子們建立積極的關系?是否可以將這一方法進行遷移,與其他人建立關系?這一方法能否對課堂內的情緒、氣氛起到保護作用?通過這一方法,學生的選擇是否會促使他們在行為上取得成效?這一方法能否在尊重學生需求的前提下幫助我建立權威?
如果你對自己所使用的方法不太滿意——或者你因為看到別人的方法而心懷羨慕,恨不得照搬過來使用——那么,不妨嘗試用新的方法吧。找到一些方法,看看是否適合你的理念和個性,然后慢慢地作一些修改。要相信過程,因為效果的顯現會很緩慢,尤其是*開始的時候。耐心對待你的進步,如果某個想法*初不起作用,一定要心平氣和。
雖然我可以證明,你所做的一切肯定對學生有好處,但是為了你的成功,為了你的明智,你在對方法作出調整時,還是要保持一點點的私心。要記住你為何會踏入這一行業。想想看,當你不為管理問題而頭痛,真正地將你的時間花在你想要花的地方——教學上時,你和孩子們在一起將會是多么的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