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天,語文是地》是王尚文教授*近幾年教育及語文教育思考的集萃,是其對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品質、什么是真正的語文品質的新思考。對準當下中國教育尤其是語文教育中,不是偏于虛幻的“人文主義”就是墮入庸俗的“工具主義”的各種問題,提出語文教學應該走向:清通,適切,精確,得體。
“教育如天,語文是地”,這是王尚文先生的教育思想框架,也是他對教育、語文的本質及其二者關系的闡釋。二十年前,王尚文先生以“語感論”享譽語文教育界。如今,他從何為“好語文”出發,探尋何為“好教師”、“好教育”。白紙黑字,字里行間,間不容發之處,王尚文先生數十年語文研究、教育思考的發現與創見,比比皆是,搖曳生花。編輯推薦篇章:p3 從語感到“語文品質”p95 追本溯源話“浙派”p163 “讓學”:讓熱愛與讓實踐p218 知慚愧齋微博
王尚文,浙江遂昌人。1939年生,1960年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在中師、中學任教語文。1988年調入浙江師范大學以來,一直從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語文教改的第三浪潮》、《語感論》、《語文教育學導論》、《走進語文教學之門》(合著)、《后唐宋體詩話》、《語文教育一家言》等;參與主編《語文教學對話論》、《中學語文教學研究》、《初中語文課本》(浙師大版實驗本)、《新語文讀本》、《現代語文中學讀本》等。
**輯 漫話“語文品質”
3│從語感到“語文品質”
9│語文品質未可小覷
15│回歸語文的必由之路
23│講究語文品質,自古而然
32│語文品質的基本要求一:清通
38│語文品質的基本要求二:適切
46│語文品質的基本要求三:準確
52│語文品質的基本要求四:得體
58│語文品質的審美層次
66│氣:遣詞造句的原動力
第二輯 走進語文教學
75│語文與傳統文化:從課程說到教材
81│對話經典 尚友巨人
86│我看語文新課標
95│追本溯源話“浙派”
103│此為“之一”,并非“**”——語文教學“寫作本位”淺見
106│感性一點,淺近一點,輕松一點——再次發現兒童
113│聽漢字說話,看漢字表情——漢字教學的一點建議
117│教學中怎么把握詩的韻律——從“好雨知時節”怎么讀說起
121│讀出關系,讀出意圖
130│是“白手套”,還是“引爆劑”?——我看2012年高考作文題
第三輯 尋找“好教育”
137│“吾與點也!”
140│我的空無,我的恐懼
146│使恐懼:我國家庭教育的弊端
149│由“國”而“御”所想起的
152│也談“國學能否拯救誤人不淺的中國教育”
157│人≠勞動者
159│讓每一粒種子都有發芽成長的機會
163│“讓學”:讓熱愛與讓實踐
171│學生:教師的創造者
175│走向“非指示性”的教學——鄭逸農《“非指示性”語文教學設計研究》序
178│這朵永遠的荷花——連中國《喚醒孩子的生命》序
第四輯 邂逅“好教師”
183│邂逅“好教師”——讀帕克·帕爾默《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
186│讀《與自己生命的對話》
189│思考貴在深入,踐履貴在真誠——讀黃玉峰新著感言
193│《流年碎影》值得一讀
196│一本極好的人學教科書——讀高爾泰《尋找家園》
200│一條“編注”的背后
202│西子湖頭憶恩師
208│悼友敬兄
213│緣于速朽的懷念——悼念項雷老師
218│知慚愧齋微博
后 記│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