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教學技能實訓教程》:
5.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家,北宋眉州眉山人。蘇軾在詩、詞、賦、散文、書法、繪畫等諸多方面皆取得非凡成就。在詩歌方面,蘇軾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在詞方面,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在散文方面,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蘇軾一生宦海沉浮,大半輩子在蠻荒偏僻之地過貶謫生活,但他的詩文卻表現了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體現了深沉智慧的人生妙悟和哲思,在藝術上達到得心應手、爐火純青的境界。蘇軾在當時的北宋文壇就已享有巨大聲譽,死后更是受到歷代文人普遍喜愛,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贊頌蘇軾“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他還揭示了蘇軾受到后世景仰的一個重要原因:“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在蘇東坡這些方面,其他詩人是不能望其項背的。”
6.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時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分別是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歐陽修、曾鞏。其中“三蘇”——蘇門三父子就占了其中三席。這里重點介紹以下三位。
韓愈,字退之,因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韓愈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和柳宗元共同倡導了“古文運動”,提倡散文,反對駢文,把唐代散文發展推到頂峰,蘇軾稱韓愈“文起八代之衰”,贊頌他對后世散文開山辟路的影響。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語言精工,詩歌創作上以文為詩,有獨創之功。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與韓愈并稱“韓柳”。柳宗元在山水游記上成就很高,中學語文教材收錄了他的多篇膾炙人口的山水游記,如《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游記》等。這些文章,清新雋永,在生動表現自然山水之美的同時,也寄托了作者獨特的人生感悟與理想情懷。蘇軾贊他的詩文“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十分中肯。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壇領袖,他領導了北宋的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開創一代文風。后人將韓愈、柳宗元、蘇軾和歐陽修并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歐陽修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記》是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目,文章在描寫秀麗嫵媚的山水時,表現了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別具一格。
7.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是語文教材中永遠的經典,也是中學生必讀的經典。
《三國演義》為明代羅貫中所作,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主要敘述了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立的過程及其結果。情節曲折,結構宏大,人物刻畫生動形象。
《水滸傳》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所作,以農民起義為主要題材,講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梁山好漢聚眾起義的故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白話體章回小說之一。《水滸傳》的突出藝術成就,主要在人物塑造上。小說塑造了眾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形象,閃爍著藝術的光輝。
《西游記》為明代吳承恩所作,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敘述了唐貞觀年間唐僧師徒四人到西天取經的故事。《西游記》藝術想象奇特、豐富、大膽,故事引人入勝,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世態人情。現代讀者熱衷于《西游記》的現代性解讀,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西游記》經久不衰的永恒魅力。
《紅樓夢》(前八十回)為清代曹雪芹所著,又名《石頭記》《金陵十二釵》《風月寶鑒》等。《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創作的巔峰。研究《紅樓夢》構成了一門學術性的獨立研究學科——紅學,這在世界文學史上是極為罕見的。《紅樓夢》以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為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描寫人性、官場、階級、愛情、婚姻、道德、政治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羅萬象,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紅樓夢》在情節結構、語言藝術、人物塑造、細節刻畫、思想內容等各個方面均有卓越的成就,是一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不朽的巨著。王國維贊頌《紅樓夢》是“哲學的也,宇宙的也,文學的也”,信哉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