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作者對西方經濟思想史、發展經濟學、貨幣理論、福利社會理論等深入研究,以及對中國經濟宏觀調控、微觀經濟現象常年跟蹤觀察后,嘔心瀝血的一本“經濟學清本溯源”之作。在書中,作者首先澄清了“亞當斯密并沒見過資本主義”、“‘看不見的手’是反諷”等一般大眾因被中國主流經濟學輿論渲染后,得出的錯誤認知;而后,針對認為錯誤的經濟學原理和各國改革經驗,進行批判,比如“打敗腐敗的不是民主,而是福利社會”等;再之后,針對當下全球經濟現象進行鞭辟入里、獨具一格地分析,得出“自由放任最大的受害者是企業家”等結論;最后,對中國經濟學界當下的輿論環境進行辛辣地批評,并得出“知識分子的話語權旁落”等結論。
2014年最具震撼力經濟學書! 鄧小平“文膽”何新先生從不薦書,但看到《反誤導》的連載后,毅然打破慣例,在自己博客上推薦此書:“30年來被混賬偽經濟學誤導的改革,經濟學家終于幡然醒悟”,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年齡最長,資歷最深,并且以研究經濟思想史學著稱的陳平教授,看到書稿后驚嘆于作者對經濟思想的考據能力,并大力推薦“我們就需要這樣腳踏實地的經濟學家,中國的騰飛才有希望”。 本書上市后各大媒體更是公開推薦,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官網專文推薦:《建立中國特色話語體系亟需思想界的大面積覺醒》,《經濟參考報》、《上海證券報》等主流財經媒體認為本書“對中國經濟輿論環境進行辛辣的批判”!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4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推展經濟類第一名!而第二至第六位全部為外國學者的作品。在一些高端微信群中,反誤導更是得到廣泛的分享。
第一篇 在謊言中探尋真相
1 亞當斯密并沒見過資本主義
2 “自由放任”源自中國
3 “守夜人政府”不是亞當斯密提出的!
4 “看不見的手”是反諷!
5 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6 什么才是“斯密傳統”?
7 西方經濟學的源頭在法國
8 “產權理論之父”本是社會主義者
9 “貨幣之父”靠發明“直升機撒錢”獲諾獎
10 哈耶克只是個“槍手”
11 西方經濟學家反對政府的理由與中國有何不同?
第二篇 被經濟學改變的國家與世界
1 我和張五常為何說林毅夫的好話
——兼議中國到底做對了什么
第一篇 在謊言中探尋真相
1 亞當斯密并沒見過資本主義
2 “自由放任”源自中國
3 “守夜人政府”不是亞當斯密提出的!
4 “看不見的手”是反諷!
5 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6 什么才是“斯密傳統”?
7 西方經濟學的源頭在法國
8 “產權理論之父”本是社會主義者
9 “貨幣之父”靠發明“直升機撒錢”獲諾獎
10 哈耶克只是個“槍手”
11 西方經濟學家反對政府的理由與中國有何不同?
第二篇 被經濟學改變的國家與世界
1 我和張五常為何說林毅夫的好話
——兼議中國到底做對了什么
2 吳敬璉說中國是“權貴市場經濟”,對嗎?
3 美國三任總統的“凱恩斯主義”
4 中國經濟治理不是“凱恩斯主義”,而是實事求是
5 經濟危機從來不是傳說——凱恩斯說的是經濟周期
6 美國繁榮與消費主義無關
7 里根經濟學原來是“巫毒”
8 “撒切爾夫人改革”只繁榮了三個月
9 從法西斯主義到哈耶克主義
10 弗里德曼的“災難資本主義”哲學
11 打敗腐敗的不是民主,而是福利社會
12 福利社會不是財富分配而是財富規劃
13 關于福利社會的八大誤解
第三篇 經濟學中的“眾生相”
1 聰明的投資者更容易失敗
2 真正的企業家都是凱恩斯主義者
3 自由放任最大的受害者是企業家
4 經濟危機淘汰的都是最好的企業
5 產業資產階級是天然的愛國者
6 “通脹感”與生活方式改變
7 通脹只是經濟增長現象
8 大家都是貨幣通縮的受害者
9 自己的錢自己花是最有效率的嗎?
10 “私人財富暴增”與“公共產品不足”
第四篇 “媒體經濟學家”及其誤導
1貨幣超發背后的“統計陷阱”
2 貨幣的“蝴蝶效應”
3 “影子銀行”是金融扭曲
4 中國人為什么愛儲蓄?
5 中國人不消費謊言的來源
6 高投資真的會產能過剩嗎?
7 中國真的內需不足嗎?
8 輿論只是被選擇的民意
9 知識分子的話語權旁落
10 輿論階層的生存狀態
11 警惕民粹主義的誤導
參考文獻
1 亞當斯密并沒見過資本主義
在西方經濟理論史中,亞當斯密一直被認為是西方經濟學的鼻祖,但其實真正考察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在亞當斯密所處的時代,人類并沒有進入嚴格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社會,亞當斯密并沒有見過真正的資本主義社會,起碼在他寫作《國富論》之前是這樣。
亞當斯密時代火車還沒有出現
亞當斯密并沒有經歷火車時代,亞當斯密的時代仍然是馬車時代,貨物交流的范圍很小。
亞當斯密的生卒年為1723~1790年,他于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富論》。1773年,《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又多花了三年時間潤色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后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
而亞當斯密去世十年后的1801年,發明家特里維塞克才制造了第一輛在一般道路上行駛的蒸汽動力車,并于次年申請到專利權。在此基礎上,特里維塞克把瓦特的蒸汽機改造成高壓蒸汽機,用這種蒸汽機成功地制造了可以在軌道上行駛的火車頭。1804年2月29日,特里維塞克的火車頭沿著專門軌道由默爾瑟開到阿伯西昂,開創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車的光輝行程。十年后,英國著名的發明家史蒂文森制造并改裝了一個相似的火車頭,并鋪設鐵軌,開始在煤礦中使用。
可見資本主義早期最重要的發明——火車,是亞當斯密去世之后才出現的,亞當斯密時代的貨物運輸仍然需要馬車,這種情況下生產力是很低的。從經濟學角度來講,那時候還不存在廣闊的市場,因為馬車所能運輸的距離畢竟有限。中國古代的“馬幫”所運輸的也僅僅是茶葉、鹽等“體積小價值高”的商品,大部分商品都不適宜長途運輸,因為運輸成本太高,貨物的價值都無法彌補運輸成本。而后來火車的出現才讓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也將全世界連成了一個統一的大市場。
亞當斯密時代還不知何為真正的經濟危機
在亞當斯密之前盡管發生過諸如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等,但那僅僅是投機泡沫,與經濟危機完全不同,亞當斯密并沒有經歷過經濟危機,經濟學史上公認的第一次經濟危機發生在亞當斯密去世35年后的1825年。當年7月,英國爆發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是從貨幣危機開始的。當時,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年初,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約達1400萬英鎊,信用關系被破壞,銀行紛紛倒閉。1825—1826年間,英國有70多家銀行破產。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從1824年底的1070萬鎊降至120萬鎊。1826年工業危機達到高潮,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物價暴跌,大量工商企業破產。據統計,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產的工商企業達到3500多家。1824—1826年間,英國當時重要的出口產品棉布的出口從345億碼 碼:英美制長度單位,1碼=09144米。降為267億碼,減少了23%。機器制造業、建筑業以及其他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遭到了危機的沉重打擊。整個社會經濟處于極度的恐慌和混亂之中。當時,一方面,市場上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業,在職的工人工資也大幅度降低,工人無錢購買商品。此后,平均大約每隔十年,就要發生一次經濟危機,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同程度地爆發了經濟危機。
很多人喜歡引用亞當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論,甚至經濟危機時也引用,而亞當斯密根本就沒有見過經濟危機,如果他見過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危機,特別是見到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巨大社會破壞力的話,亞當斯密肯定也會修正和補充自己的理論的,可惜很多人總是食古不化。
亞當斯密時代,嚴格意義上的工業革命并未發生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有兩個,一個是珍妮紡紗機的發明,一個是蒸汽動力的廣泛應用,而后者是最重要的。
亞當斯密時代雖然珍妮紡紗機剛剛發明,但蒸汽動力還遠遠沒有得到廣泛運用,工業革命僅僅剛開始,工業化并不普及。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它比舊式紡車的紡紗能力提高了八倍,但動力仍然要靠人力。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要從1764年的一天說起。當時英國蘭開郡有個名叫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紡織工人,那天晚上他回家,開門后不小心一腳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變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哈格里夫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并以他女兒珍妮的名字命名新紡紗機。
這是最早的多錠手工紡紗機,裝有八個錠子,以羅拉喂入纖維條,適用于棉、毛、麻纖維紡紗。1768年,J哈格里夫斯在諾丁漢與別人合資開辦了一家紡紗作坊,用珍妮紡紗機生產針織用紗。由于當年他沒能申請到專利,因此只能自己生產“珍妮機”來賺錢!罢淠輽C”不但效率高,而且紡出的紗質量也比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錯,“珍妮機”也漸漸流傳開了。
珍妮紡紗機的出現很快就引起當時人數很多的手工紡紗者的恐慌,他們沖進哈格里夫斯的家里搗毀機器。一天夜晚,哈格里夫斯夫婦晚餐后正在談論“珍妮機”的相關話題。突然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出現在他家門口,然后,門被粗暴地撞開,一群怒氣沖沖的男男女女沖進來。他們不由分說,將房里制作好的“珍妮機”通通搗毀:“讓你制作的害人機器見鬼去吧!”甚至有人放火點燃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屋,夫婦倆被趕出了小鎮蘭開郡。
原來,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后,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涌入城市,為工廠主打工謀生。當時英國占領了印度作為殖民地,印度生產的棉紡織品物美價廉,熱銷一時,引發了英國本土棉紡業的繁榮。但是,織布機械由于機械工人凱伊發明飛梭技術,生產率大大提高?棽夹枰脑牧厦藜啠瑓s還是依靠眾多家庭手工業的紡車慢慢紡出來。所以棉紗供不應求,收購價格較高!罢淠輽C”的發明使棉紗產量上升,于是,織布廠收購棉紗的價格下跌。那些沒有使用“珍妮機”的紡紗工人不但產量低,而且棉紗又賣不出好價錢。日子久了,他們的怒氣爆發,才有搗毀機器的那一幕發生。
哈格里夫斯夫婦不得不流落諾丁漢街頭,但他倆還是努力改進“珍妮機”。1768年,哈格里夫斯獲得了專利;到了1784年,“珍妮機”已增加到80個紗錠。四年后英國已有2萬臺“珍妮機”了。
雖然亞當斯密寫作《國富論》的年代與珍妮紡織機發明的年代略有交叉,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完成時,珍妮紡織機還未大規模生產和流行,而亞當斯密的經濟學思想誕生時,珍妮紡織機甚至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因此,可以說亞當斯密寫作《國富論》的靈感與珍妮紡織機毫無關系,而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標志的重大發明——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更是亞當斯密去世之后的事情。
我們因此可以非?隙ǖ卣f,亞當斯密思想產生的時代,工業革命尚未全面爆發,亞當斯密也沒見過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這從亞當斯密的著作中可以輕松地看出。《國富論》的主角仍然是屠夫、面包師、釀酒師等封建社會的行業師傅或雇工,而非資本主義時代的資本家和產業工人。
可見,亞當斯密并沒有經歷過工業革命,也沒有經歷過資本主義,更沒有見過全國性的大市場。他的歷史地位不可否認,《國富論》一書也確實充滿真知灼見,但那畢竟只是“前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
我的結論是:經濟學具有時代性,每個時代都需要符合時代要求的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