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馬丁·海德格爾的孫女葛爾特魯持·海德格爾(海德格爾的長子約爾克的長女)在父親約爾克和叔叔海爾曼的幫助下,從祖母埃爾福麗德·海德格爾(婚前姓佩特里)托付給她的,祖父寫給祖母的書信手稿中挑選而出,并按時間順序集結成書。
從時間上,書信集跨越了兩人從1915年初識到1970年的整整55個年頭。哲學家橫跨半個多世紀的書信向讀者展示了馬丁和埃爾福麗德兩人生活的各個時期的方方面面。兩人攜手走過了兩次世界大戰,共同度過了德國歷史上的經濟危機與通貨膨脹的艱難歲月,也一同經歷了戰后資本主義的經濟繁榮與富裕生活。在經歷了初識的熱戀后,兩人克服重重困難終于走到一起。婚后夫妻二人有著幸福的生活,也有著一次次大大小小的婚姻危機,感情路可謂一波三折,夫妻間一再以寬容和諒解維系著婚姻和家庭。此外,哲學家常常在給夫人的信中提及自己在哲學方面的工作和思想上閃現的火花,也會在信中直言不諱地評價周圍的人在學術上的成就,這些對于我們更加全面和具體地了解哲學家海德格爾提供了非常鮮活和獨到的視角。
編者葛爾特魯特·海德格爾沒有也無法將其祖父寫給祖母的信全部集結成書。因為這樣一來將大大超過一本書信集的體量,二來也會因為大量重復的內容而把讀者拖入夫妻生活中更為瑣碎的日常。因此編者只遴選了二人生活中各階段及各方面具有代表意義的信件,再以插入編者話語的方式為讀者提供背景信息,將信件的內容串聯起來,以期為讀者構建起海德格爾與夫人的生活史和哲學家重要人生階段的發展史。
葛爾特魯特·海德格爾,生于1955年,是約爾克·海德格爾(約爾克是埃爾福麗德和馬丁·海德格爾的長子)的長女。她和她的家人生活在弗萊堡海德格爾家族的老屋中。
常晅,南京大學德語系講師,博士,長期從事德語翻譯工作。主要譯著有《德國特征——德國人如何走到今天》(格勒弗特著)、《資本的內部》(斯洛特戴克著)、《購買時間》(施特雷克著)。
祁沁雯,德籍華人,德國卡塞爾大學碩士,主修教育學和日耳曼學。在哥廷根大學駐華代表處從事中德高校交流合作工作,在職修讀哥廷根大學心理學。
前言
編者注
1915年至1970年間的信件
海爾曼·海德格爾撰寫的后記
附錄
埃爾福麗德·海德格爾(出生時姓佩特 里)
馬丁·海德格爾
海德格爾家庭譜系
人名索引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