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醫學家學術譜系》選取中國當代醫學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幾個學科,如基礎醫學的生理學、臨床醫學的泌尿外科、口腔醫學等,從學術譜系中的師承關系入手展開歷史分析。這些學科在我國現代醫學領域發展比較迅速且有自身特性,《當代中國醫學家學術譜系》研究其學科傳統及學術譜系的建立過程,考察不同時代醫學家成長的特點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對于很好地理解我國現代醫學科學傳統的形成以及很好地培養醫學人才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導言
第一節 國內外關于學術譜系和科學傳統的研究概述
第二節 中國近代醫學學術傳統的建立
第一章 生理學家林可勝學術譜系研究
第一節 生理學家學術譜系與中國現代生理學的發展
一、早期生理知識的傳人
二、現代西方生理學的引進
三、中國近代生理學的建立
四、現代生理學家學術譜系的形成
第二節 林可勝的學術淵源、學術網絡與特點
一、林可勝的學術淵源
二、林可勝與其他我國早期生理學家的學術網絡
三、林可勝學術譜系的特點
第三節 林可勝學術譜系的播撒
一、林可勝學術譜系學術中心的播撒
二、第三代生理學家的繼承和發展
第二章 生理學家蔡翹學術譜系研究
第一節 蔡翹生平及其貢獻
一、創建復旦大學生物學系
二、創建上海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生理科
三、創建南京中央大學生理科
四、組織中國生理協會成都分會,出版《中國生理學會成都分會會志》
五、創建中國的軍事勞動生理、航天醫學和航海醫學
第二節 以蔡翹為奠基人的生理學譜系及其特點
一、蔡翹學術譜系的形成
二、蔡翹學術譜系的特點
第三節 蔡翹學術譜系的播撒
一、蔡翹學術譜系學術中心的播撒
二、蔡翹學術譜系第三代生理學家的繼承與發展
第三章 泌尿外科學家吳階平學術譜系研究
第一節 譜系的萌芽:20世紀二三十年代
一、我國泌尿外科學的“前譜系”階段
二、我國泌尿外科學奠基人謝元甫
第二節 譜系的成長:20世紀四五十年代
一、施錫恩
二、許殿乙
三、虞頌庭
四、吳階平
第三節 譜系的發展:20世紀60-80年代
一、北京醫學院泌尿外科研究所的建立
二、以顧方六、郭應祿為代表的譜系第二代
第四節 譜系的成熟:20世紀90年代至今
一、枝繁葉茂的譜系第三代
二、其他教育與培養形式
三、用文獻計量學分析代際學術傳承
第五節 吳階平學術譜系的繪制與評價
一、吳階平學術譜系的繪制
二、吳階平學術譜系的評價
三、吳階平學術譜系的代表性
第四章 口腔正畸學家毛燮均學術譜系研究
第一節 口腔正畸學的創立
第二節 我國口腔正畸學開創性發展階段(20世紀50-70年代)
一、我國正畸學開創人之一——毛燮均
二、毛燮均為我國口腔正畸科學打下基礎
第三節 我國口腔正畸學快速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
一、毛燮均教授的第一位研究生——陶寵美
二、我國正畸學快速發展的推動人——傅民魁
三、毛燮均教授的其他學生培養
第四節 新世紀我國口腔正畸事業的中堅力量
一、傅民魁的研究生培養工作
二、林久祥的研究生培養工作
三、謝以岳的研究生培養工作
四、毛燮均學術譜系外的其他成員
第五節 毛燮均學術譜系圖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