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物志編纂史(1950-2004)/中國近世生物學機構與人物叢書》是一部擁有80卷126分冊的煌煌巨著,由幾代中國植物學家,歷經八十余載編纂而成,在國際上產生較大影響,為中國科學贏得榮譽,也為中國植物學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中國植物志編纂史(1950-2004)/中國近世生物學機構與人物叢書》意在對《中國植物志》編纂過程作一全面記載,探尋各個時期重要歷史事件始末,記述主要科、屬編寫經過和學術成就,藉以評述中國植物分類學的發展歷史。其主要內容按時間歷程可分為:1922~1949年學科的創建時期;1949~1958年醞釀編寫時期;1958~1977年或編或停時期;1978~2005年全面編輯時期。全書以檔案記載和人物訪談為主要材料,力求忠實于歷史,并以平實的筆法撰寫歷史。
胡宗剛,江西省廬山植物園研究館員。江西九江人,生于1962年11月。現從事中國近現代生物學主要機構和重要人物研究,著有《胡先骕先生年譜長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五十年》《華南植物研究所早期史》等。
夏振岱,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編審。江蘇鎮江人,生于1935年2月。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4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1958年畢業于北京外語學院,1963畢業于北京電視大學。1959—2008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歷任圖書館管理員,所辦公室信訪文秘,《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常務委員等。參與《中國植物志》樟科、豆科編研,另發表各類論文十余篇。
胡宗剛,江西省廬山植物園研究館員。江西九江人,生于1962年11月。現從事中國近現代生物學主要機構和重要人物研究,著有《胡先骕先生年譜長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五十年》《華南植物研究所早期史》等。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八年籌備(1950~1957)
一、合組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
二、《河北植物志》
三、第一次全國性植物分類學專門會議
四、中國植物學會兩次代表會議
五、植物分類研究所一次所務會議
六、思想改造運動與研究人員評級
七、《中國植物科屬檢索表》
八、《中國主要植物圖說》
九、姜紀五任中共植物所黨總支書記
第三章 八年初編(1958~1965)
一、改造之后的植物分類學家
二、《中國植物志》編纂在“大躍進”中起步
三、秦仁昌率先完成第二卷蕨類植物
四、組建《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五、《中國植物志》編委會第一次會議
六、《中國經濟植物志》
七、一九六〇年
八、出版受阻
九、《中國植物志》編委會第二次會議
十、與國外學術交流
第四章 十年停續(1966~1976)
一、“文革”中去世的植物學家
二、《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三、重啟《中國植物志》編纂
四、《植物分類學報》復刊
五、徘徊于政治與學術之間
六、蔣英與夾竹桃科蘿蘑科編纂始末
七、鄭萬鈞與裸子植物編纂始末
八、方文培與槭樹科編纂始末
九、秦仁昌第三卷蕨類志稿遭否定
十、馬毓泉龍膽科編寫風波
十一、重新組織禾本科編寫
十二、運動還在進行
十三、楊柳科編寫始末
十四、嚴加審查的國際學術交流
第五章 回歸學術(1977~1986)
一、回歸學術
二、對唇形科之評論
三、樺木科之署名
四、重組《中國植物志》編委會前后
五、編纂者兩通函札
六、科學出版社
七、中科院植物所興建植物標本館
八、十字花科編纂始末
第六章 最后十七年(1987~2004)
一、吳征鎰出任主編
二、編委會辦公室
三、申請經費
四、衛矛科編纂始末
五、與西方學術之交往
六、第一卷總論編纂始末
第七章 結語
附錄
一、編年紀事(1950~2004年)
二、各卷冊編輯、作者和繪圖人員名錄
三、《中國植物志》歷年獲省部級以上獎項
人名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