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日本對漢譯西洋歷算書的受容》對18世紀以來傳入到日本的漢譯西洋歷算書,特別是給予日本和算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歷算全書》《歷象考成》《歷象考成后編》中的三角法以及相關的天文、數學和測量學等知識在日本的傳播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并深入分析考證了日本學者接受、闡釋、發展這些知識的過程。同時對這一時期日本和算的形成和發展及其特征也進行了較為全面地概括總結。
《德川日本對漢譯西洋歷算書的受容》可為科技史、中外交流史、歷史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學者及愛好者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大約30年前,在日本群馬縣的前橋市,我曾有幸與中國數學史前輩杜石然先生一起共進晚餐。席間,作為晚輩的我與杜先生談起了關孝和的圓錐曲線的相關研究時,杜先生說:“雖然這是一個有趣的研究課題,但是研究關孝和在這方面的數學成就有可能會步人誤區。”聽到這句話,我感到非常吃驚。杜先生的意思是關孝和開始數學研究的時候,中國已經通過耶穌傳教士之手將圓錐曲線理論傳播開來,當時關孝和有可能知道此事。因此一直以來,筆者主張在研究近世日本數學史的時候,也應該對同時代的中國數學的發展動態給予足夠的關注。換言之,只有從近代東亞數學史的整體出發,才能從中獲得近世日本數學的實際狀況。因此,筆者從享保十一年(1726)舶載傳人的令日本數學家著迷的梅文鼎的《歷算全書》開始進行研究。
《歷算全書》詳細闡述了近世日本學者所推崇的新的數學知識——三角法。對于《歷算全書》的研究必然會使筆者對《西洋新法歷書》《歷象考成》《歷象考成后編》等漢譯西洋歷算書籍寄予特別的關注,這意味著西洋數學經由中國明清時期的歷算書籍才得以傳人日本。
與此同時,經由荷蘭的西洋數學、天文學等也傳人了日本。率先接受了西洋歷算學的有幕府天文方高橋至時及其好友間重富,以及阿蘭陀通詞志筑忠雄等。作為知名度極高的江戶后期的和算家本多利明、坂部廣胖等人都是屬于通過研究蘭學而被西洋數學所吸引的數學家,他們借助于漢譯西洋歷算書掌握了西洋歷算學中的新知識。
近世日本對漢譯歷算書傳播和接受的中心內容是三角法及對數在天文、歷學、測量學、航海術的應用。平成十六年(2004),筆者在東京大學完成的學位論文《德川日本にゎけゐ漢訳西洋歴算書の受容》就是現在翻譯者們將其譯成中文出版的原書。
在中國備受矚望的中國數學史研究學者內蒙古師范大學董杰先生和同僚徐喜平先生以及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張麗升女士等人認為筆者的學位論文中的內容、觀點極具參考價值,提出了要將其翻譯成中文進行出版的構想,對于翻譯者們的這番美意確實讓我深感不安。如果從今天的研究成果中重新審視的話,原論文中有很多內容需要充實。然而,翻譯者們指出即使是僅僅將論文的核心部分翻譯成中文仍然能使中國的研究者從中獲得學習并有助于研究的發展。在年輕人滿懷熱情的感染下,經過多方的努力,該書的中文版本終于得以出版發行。值此書問世之際,首先應該由衷地感謝給予我熱情指導的原東京大學佐々木力教授。這期間筆者的朋友清華大學馮立舁教授、內蒙古師范大學郭世榮教授、東華大學徐澤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紀志剛教授對于本書的出版、策劃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與提攜,特別是徐澤林教授對全書進行了審閱校對,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經常為我翻譯中文的上海交通大學的薩日娜副教授。可以說中國朋友們能夠了解我的研究全靠薩老師的幫助。還要感謝畏友田中薰氏。當然需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請允許我一一銘記。僅從日本數學史上來看,本書作為中日數學史上的交流成果,沒能在李迪先生和道脅義正生前得以實現,確實令人深感痛惜和遺憾。
期待著中日數學史的研究與發展更上一層樓。
小林龍彥
2013年10月30日于寓所
查看全部↓
徐喜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科學技術史博士,現任內蒙古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日本語言文化、中日科技交流及科技翻譯的研究。
張麗升,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現任呼和浩特職業學院計算機信息學院數學教育教研室副教授,主要從事中日數學史、中日中小學數學教育比較研究。
董杰,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國家萬人計劃全國青年拔尖人才、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內蒙古自治區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現任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數學史、少數民族科技史。
序一
序二
導論中國古代數學的傳播與近世日本數學的成立
第1章 中國古代數學書的傳入與近世以前的日本數學
1.1 古代中國測量術的傳人及其影響
1.2 《算學啟蒙》和《算法統宗》的傳人和影響
第2章 關孝和的數學研究與17世紀初期的中國數學
2.1 關孝和的天元術與《闕疑抄答術》中的開方式
2.2 關孝和的橢圓研究與漢譯西洋歷算書中的圓錐曲線
2.3 關孝和與阿基米德螺線
2.4 17-18世紀日本的多面體研究與漢譯西洋歷算書
2.5 17世紀日本的三角法研究工作
第3章 明末清初的耶穌會傳教士與漢譯西洋歷算書
3.1 西洋科學技術的傳人與漢譯西洋歷算書
3.2 主要漢譯西洋歷算書及其內容
第4章 漢譯西洋歷算書與和算家
4.1 享保五年漢譯西洋歷算書的輸入緩和令
4.2 《歷算全書》的傳播與《割圓八線之表》的輸入
4.3 坂部廣胖與漢譯西洋歷算書
4.4 最上流元祖會田安明的《阿蘭陀算法》與大洋航海術
第5章 18世紀后期的蘭學者與漢譯西洋歷算書
5.1 本多利明與漢譯西洋歷算書
5.2 志筑忠雄的《三角算秘傳》與納皮爾法則
第6章 三角法在地方的普及與發展
6.1 三角法在角術中的應用
6.2 劍持章行的《角術捷徑》與三角函數
第7章 明治時期漢譯西洋歷算書的研究
7.1 最上流和算家植野善左衛門與《歷象考成》
7.2 獨立于漢算與洋算的近世日本數學:和算
結語存續于現代的和算與漢譯西洋歷算書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譯后記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