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研究人類健康經濟活動中、中藥資源配置規律及生態環境保護的產業經濟規律問題。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粗放式、耗竭式的資源利用方式已不可延續下去,我國的生態環境承載力已到極限,消費方式將發生重大改變,中藥資源產業需要轉型升級。本教材是適應這種新形勢的要求的。主要內容有:①中藥資源與環境經濟的理論與方法。包括代際優化利用理念、中藥資源配置目標和優化配置方法;②中藥資源配置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經濟政策工具和手段;③中藥資源與環境價值核算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經濟學分析;④健康需求與中藥資源保護、開發與利用的優化;⑤中藥資源化學產業發展中的信息化重構、數據庫技術利用與健康服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藥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以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目標,以環境容量、生態閾值為基礎,研究中藥自然資源系統、人類社會系統與環境系統相互作用和關系,運用微觀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及宇觀經濟學理論,應用于中藥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優化利用、合理配置有限資源,將中藥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的經濟價值結合起來。中藥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一門新的應用型學科,需要進行理論和方法上的創新,也需要技術上的創新。中藥資源與環境的保護與利用需要應用經濟的優化方法進行研究。這就需要從循環經濟角度研究中藥資源與環境的友好發展,利用倫理和政策機制從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層次解決兩者的矛盾問題。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2014年11月9日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總書記提出了“新常態”,他表示“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201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闡述了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學術界對經濟新常態的認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速度,二是經濟增長動力。我國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點為: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發展方式從速度粗放型增長轉為質量效率型增長;經濟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升級,標志著中國經濟轉向新的發展階段。中藥資源經濟作為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新的增長點,潛力巨大。發現和培育中藥資源經濟符合我國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要求,有利于全面推動創新,協同拉動相關產業化鏈的創新。
環境保護、生態發展成為中藥資源產業發展新趨勢。中藥資源產業是民族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2014年我國醫藥行業GDP統計,中藥資源產業的貢獻率已占全國醫藥產業總額的1/3。隨著21世紀科技浪潮的興起,中藥資源成為投資和市場運作的新興產業,并逐漸將其定位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然而分析其經濟生產方式和發展規模,大多仍屬于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和大量廢棄的傳統落后生產方式,并由此導致藥材原料的需求不斷擴大,依賴自然生態提供的天然藥物資源瀕于枯竭,環境和生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中藥資源經濟發展必須從根本上解決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協調,當前環境治理與中藥資源產業轉型升級問題迫在眉睫,需要創新發展方式。因此在理論上厘清中醫藥資源產業與環境經濟的發展新理論,探究中藥資源產業的運行機制,推動中醫藥資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構建中藥資源生態倫理與政策機制,引導中藥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新模式、引導社會綠色消費行為,建立中藥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的行業經濟新理論。
可再生、不可再生中藥資源優化配置。中藥資源分為可再生、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中藥資源包括野生、栽培的藥用動、植物資源,而不可再生中藥資源指藥用礦物資源和化石資源。由于長期以來無計劃的開采,取之過多,用之過度,保護不力,本來蘊藏量豐富的藥材都在不斷衰退枯竭,有的甚至瀕臨滅絕。因此,中藥資源利用的代際優化配置問題成為當前工作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共享中藥資源是指中藥材開發利用中可供具有一定能力且有興趣的單位及個人共同使用和消費的資源。共享中藥資源包括中藥材公共資源共享、中藥培育開發共性技術共享、中藥信息公共資源共享。由于中藥材公共資源的共享性、環境限制的供給的地域性、市場經濟利用的外部性及擁擠性必須建立倫理和政策機制進行優化配置。只有創新市場與政府相結合的新經濟機制,才能有效促進共享中藥資源保護與利用相平衡,保障中藥共享資源代際間的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人類社會在開發利用資源時要具備代際互得互補、合理平衡、理性分配的生態與倫理價值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藥資源概述
第二節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 中藥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第二章 中藥資源與生態環境
第一節 中藥資源與生態環境系統
第二節 中藥資源的稀缺性與中藥資源產業經濟發展方式
第三節 生態環境惡化的經濟發展問題
第三章 經濟效率與中藥資源配置原理
第一節 經濟效率與中藥資源的最優配置
第二節 中藥資源有效配置原理
第三節 市場失靈與中藥資源配置
第四章 中藥生物多樣性保護
第一節 中藥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產生
第二節 環境倫理與中藥生物多樣性
第三節 中藥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經濟學分析
第五章 中藥可再生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一節 中藥可再生資源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第二節 中藥可再生資源的生態增長模型
第三節 中藥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決策模型
第四節 中藥植物藥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五節 中藥動物藥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六章 中藥不可再生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一節 中藥不可再生資源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節 中藥不可再生資源最優配置原理
第三節 基于稅收問題的中藥不可再生資源開發決策
第四節 中藥不可再生資源的儲備制度
第七章 中藥材共享資源的優化利用
第一節 中藥材共享資源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第二節 保護區中藥材共享資源優化利用的社會與經濟學分析
第三節 野生中藥材共享資源最優利用的經濟學分析
第八章 中藥資源核算
第一節 中藥資源核算的必要性
第二節 中藥資源核算的內容和框架
第三節 中藥資源核算的方法
第九章 中藥生態資源環境價值評估
第一節 中藥資源與環境價值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中藥資源環境市場評價方法分析
第三節 中藥資源環境揭示性偏好方法分析
第四節 中藥資源環境陳述性偏好方法分析
第五節 中藥資源環境成本-收益分析法
第十章 中藥國際貿易與環境協調
第一節 中藥貿易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第二節 綠色壁壘對我國中藥國際貿易的影響
第三節 中藥貿易的環境效應
第十一章 中藥資源循環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循環經濟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循環經濟實現的模式
第十二章 中藥生態環境促進的經濟政策機制
第一節 中藥生態環境管理的經濟學原理
第二節 中藥資源產業化的廢棄物與可交易排污許可制度
第三節 中藥資源生態環境稅收政策
第四節 中藥產業生態管理中的政府補貼與押金制度
第五節 中藥資源生態環境管理的公眾參與
《中藥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一)中藥資源的概念
1.中藥
中藥是廣義的概念,包括傳統中藥、民間藥和民族藥。傳統中藥是指在全國范圍內廣泛使用,并作為商品在中藥市場流通,載于中醫藥典籍,以傳統中醫藥學理論闡述藥理作用并指導臨床應用,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使用形式,以傳統加工炮制理論為依據結合現代工藝規范處理的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民間藥是指草藥醫生或者民間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通常根據經驗辨證施用,一般是自種、自采、自制、自用,少見或不見于典籍,而且應用地區局限,缺少比較系統的醫藥學理論及統一的加工炮制規范。民族藥是指我國除漢族外,各少數民族在本民族區域內使用的天然藥物,有獨特的醫藥理論體系,以民族醫藥理論或民族用藥經驗為指導,多為自采、自用,或采用巡回行醫售藥的經營方式。中藥、民間藥和民族藥三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在用藥方面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相互補充,豐富和延伸了中藥的內涵,組成了廣義的中藥體系。
2.中藥資源
中藥資源是指在一定地區或者范圍內分布的各種藥用植物、動物和礦物及其蘊藏量的總和。廣義的中藥資源還包括人工栽培養殖的和利用生物技術繁殖的藥用植物和動物及其產生的有效物質。
中藥資源的來源極為廣博,從自然屬性來講,分屬于植物、動物和礦物三大類。我國的中藥資源基本由藥用植物、藥用動物和藥用礦物三大類構成。根據第三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統計,我國中藥資源實際包含萬余個物種,其中藥用植物包含種以下單位,藥用動物不含亞種,藥用礦物以原礦物為單位。在中藥資源中,藥用植物種類最多,約占全部種數的87%,藥用動物占12%,藥用礦物則不足1%。2013年開始的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統計已掌握了1.2萬種中藥資源的分布信息,發現40多個疑似新種。
(二)中藥資源的特征
1.自然屬性
中藥資源是自然的產物,較少凝聚人類的勞動,大部分是在千萬年的歷史長河中自然力作用的結果,沒有或者較少包含人類的一般勞動,如礦物藥。隨著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和生物技術的發展,部分中藥已經可以通過人工栽培養殖和生物技術繁殖來增加供給量,但由于多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的中藥材品種都變成人工養殖或者栽培。第三次中藥資源普查顯示,我國目前經營的藥材品種80%仍然要依靠野生資源。
2.區域分布不均性
我國南北跨緯度近500,直線距離5500km,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為各種中藥資源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從整體來看,中藥資源具有較強的地域性,中醫稱為道地藥材。例如,東北代表性藥用種有人參、五味子、刺五加、黨參、鹿茸等;華南的代表藥有廣郁金、廣藿香、廣金錢草、廣佛手、新會陳皮等;華東地區的浙江的浙八味:浙貝母、浙玄參、杭菊花等;中原地區河南的四大懷藥:懷生地、懷山藥、懷菊花等。從局部來看,野生中藥資源又有廣泛的散生性,很少有集中成片的大面積分布。中藥資源的不少種類在生長過程中,為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逐漸形成了對當地氣候和地理條件的特殊要求。由于環境的影響,野生中藥一些種類產生抗逆性導致物種基因變異使中藥材的內在質量發生了變化,這是中醫臨床用藥選擇道地藥材的物質基礎。藥用動物資源中,任何動物種類都具有一定的地區適應性,這種適應性產生的生物化學物質變化給中醫的天人相應理論提供了依據。礦物類中藥資源雖然不是再生資源,但是由于地殼演變,在特定地區和巖層內生成了礦石和化石,其分布也有一定的地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