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來源于馬克思的《資本論》。馬克思為了完成這部近三百萬字的科學巨著,花費了四十年的心血。
為滿足政治經濟學教學,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教學和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理論的需要,我們按照十七大報告的精神,吸收近年來理論界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研究成果,在原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2006年第3版)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2004年第1版)的基礎上,編寫了這本新的教材。本教材的特色點在于密切結合當代國際經濟發展的新現實,密切結合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新進程,力求及時地反映出新的觀點、新的資料。在這本教材中,大致體現了我們對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安排、主線的設置及某些有爭論的理論問題的看法。
劉詩白,男,教授。四川萬縣人。1946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經濟系。建國后,歷任四川財經學院副教授、教授、政治經濟學系主任、院長,西南財經大學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四川省《資本論》研究會第一屆會長,四川省經濟學會第一屆副會長,民盟四川省委第五屆副主任。1984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政治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導師。1999年被評為武漢大學第二屆杰出校友。長期從事經濟學理論研究,其研究范圍包括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在社會主義產權理論、轉型期經濟運行機制,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以及 金融體制改革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是我國著名的理論經濟學家。十分重視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中國實踐相結合,致力于經濟理論的創新。他提出了政治經濟學要拓寬研究范圍,除了研究生產關系以外,還要研究生產力、經濟運行機制和精神生產;強調加強數量分析,借鑒西方經濟學,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提出人民財富的最大增值、合理分配、優化使用,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主題,為經濟學的理論創新提出了一條重要思路。他在2001年以來陸續發表的 “論科技創新勞動”“論科學力”等科學論文,是結合新的實際,深化對社會主義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超前研究。劉詩白是我國較早提出社會主義所有制多元性的學者之一,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先驅研究者。他發表了大量有關社會主義產權制度的論文和兩部專著,以其獨到的見解被稱為中國三大產權理論流派之一。他還強調要推進國有資產的流動重組和國有企業的戰略性重組,從國有經濟整體著眼來搞活國有企業。1985年他在全國人大提出建立幣委員會和1990年提出“緩解市場疲軟十策”等提案,均引起決策部門的高度重視并采納。他在1988年提出銀行企業化改革的設想,業已成為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現實。主要著作(不包括合作)有:《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若干問題研究》、《社會主義所有制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探索》、《論社會主義所有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新探》、《產權新論》、《論體制創新》、《主體產權論》、《劉詩白文集》(八卷本)、《我國轉軌期經濟過剩運行研究》等。
導論
第一節 政治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第三節 政治經濟學的任務和中國經濟學的發展
第四節 學習政治經濟學的意義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一章 商品與貨幣
第一節 商 品
第二節 貨幣
第三節 價值規律
第四節 勞動價值論在當代的深化與發展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資本與剩余價值
第一節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二節 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
第三節 剩余價值生產的方法
第四節 工資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資本積累與再生產
第一節 資本主義再生產和資本主義積累
第二節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第三節 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資本循環與周轉
第一節 資本的循環
第二節 資本的周轉
小 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與經濟危機
第一節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
第二節 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及其實現條件
第三節 社會總資本的擴大再生產
第四節 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剩余價值的分配
第一節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
第二節 商業資本與商業利潤
第三節 借貸資本、銀行資本與虛擬資本
第四節 資本主義地租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演變與經濟全球化
第一節 資本的社會化與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
第二節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及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
第三節 經濟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及初級階段
第一節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其規定性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一節 資源配置與經濟體制
第二節 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選擇及其基本框架
第三節 社會主義市場運行中的經濟機制和市場體系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第一節 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概述
第二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企業
第三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個人經濟行為
第四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農戶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收入分配、社會保障與居民消費
第一節 國民收入的分配
第二節 中國分配制度的改革與分配關系的調整
第三節 社會保障
第四節 居民消費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對外經濟關系
第一節 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必要性及理論依據
第二節 我國的對外經濟關系
第三節 我國對外開放的發展戰略與優化開放結構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宏觀經濟運行與政府的宏觀調控
第一節 宏觀經濟運行
第二節 市場經濟中政府的經濟職能
第三節 政府的宏觀調控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
第一節 經濟增長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第二節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涵及其實現機制
第三節 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閱讀書目
參考文獻
后記
第一章 商品與貨幣
學習目的與要求:本章通過對商品經濟的基本范疇即商品和貨幣的分析,揭示了商品和貨幣所體現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運動規律。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的基本內容,明確價值的質的規定性和量的規定性,理解商品生產的內在矛盾,認識貨幣的本質和職能以及貨幣流通規律,能夠分析價值規律的不同作用。
第一節 商品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研究,是從商品分析開始的。這是因為,簡單商品生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歷史起點,商品是資本主義的經濟細胞。資本主義生產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生產的最高形式,因此,在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生產占統治地位,社會財富表現為一個驚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商品表現為它的元素形式,包含著資本主義一切矛盾的萌芽。所以,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必須從商品分析開始。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
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
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
(一)使用價值
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有用性。任何商品,首先必須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即具有某種使用價值。如有的商品(糧食、衣裝等)可以當做生活資料直接滿足人們生活消費的需要,有的商品(機器設備、電力等)可以直接當做生產資料滿足人們生產消費的需要。商品的有用性寓于商品自身之中,因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使用“使用價值”這一概念時,有時指的是物的有用性,有時又指的是商品本身。比如,我們既可以說糧食有使用價值,又可以說糧食是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或使用價值的數量,是用不同的度量單位來計量的,例如布匹持數量用長單位計量,糧食用重要單位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