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管理學(第2版)》提出了新的人性假說,即“情感人”假說:在看到情緒“智慧”內核的基礎上認識到情感所具有的獨特的“加減”功能,并看到了它對員工情緒智慧的巨大能動作用,同時也意識到這對員工工作績效的提高意義重大。在“情感人”假說的基礎上,《情感管理學(第2版)》提出了“金蘋果”激勵理論以及相應的情感管理,并通過層層剖析,指出由于員工具有個性與共性的雙重屬性,決定了情感管理應該是個體與整體的有機整合。企業的情感管理模式應該是心理契約和企業情感文化的有機結合。
《情感管理學(第2版)》還指出e時代中的“人”需要越來越多地展現他們的情感,并越來越多地受到他們情感的影響。因此,就需要借助情感的特殊功能能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以情動心,以情感人,需要情感管理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激發他們的工作潛能,從而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情感管理是管理理論時代發展的趨勢,是理性管理與人性管理有機整合的結果,是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科學與人文水乳交融的產物。
《情感管理學(第2版)》適合大專院校學生及現代企業管理學研究者和企業管理人員閱讀使用。
效率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管理的核心問題。許多學者都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從事效率研究。多年來,興趣使然,我也一直致力于從人力資源這個角度來研究效率問題,從人口經濟學到勞動經濟學,再到效率經濟學,在研究中逐步構建形成了“人口論-人手論-效率論”的人力資源開發“三部曲”的理論體系。
實際上,從彼得·德魯克教授提出“人力資源”概念至今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人力資源成為企業最為寶貴的財富已是不爭的事實了。然而,隨著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增強,許多相關問題也呈現出來,例如人力資本定價。以往的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傾向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而另一方面,傳統會計只關注物的計量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人的計量。現實經濟生活中有許多現象促使我們重新思考。理論向現實提出挑戰,即如何將會計學與人力資源管理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實際上,這是一個確認和計量人力資源價值的問題,也就是說,企業該如何進行人力資本定價。這既是理論問題,又是實際問題,也是推行經營者持股和員工持股的關鍵。解決了管理貢獻的計量問題,才可能實現公平分配,才可能使經營者持股和員工持股健康發展,也才可能真正解決企業效率問題。
張靜抒,管理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主要研究成果;副主編《職務分析技術與范例》、《旅游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案例與習題集》,參編《人力資源管理》、《績效管理》、《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等;在《市場營銷導刊》、《學術季刊》、《世界經濟文匯》、《中國人力資源開發》、《財經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十數篇。
緒論
第一章 幸福管理時代的到來
第一節 人類進入心時代
第二節 心經濟的發展
第三節 幸福管理時代的到來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變
第一節 管理思想的發展
第二節 人性假設的演變
第三章 企業是有生命的機體
第一節 企業,組織,有機體
第二節 大腦型組織
第三節 企業生命體的成長
第四章 從情緒到情感
第一節 情緒理論研究綜述
第二節 情緒情感概念界定
第五章 情感管理
第一節 情感管理模式的理論基石
第二節 “金蘋果”理論-情感管理的激勵理論
第三節 情緒識別-情感管理的核心
第四節 情感管理模式
第六章 心理契約-情感管理學的核心
第一節 心理契約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心理契約的實現方式-員工的職業生涯管理
第七章 企業情感文化-情感管理學的基石
第一節 企業情感文化要旨
第二節 信任:企業情感文化的基石
第三節 激情:企業情感文化的火種
第八章 情感管理與企業效率
第一節 效率的內涵
第二節 企業中的X低效率問題
第三節 情感管理與企業效率的互動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
再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