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包括4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部分(1-2章),主要概述了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方法及相關原理。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以地震"傷員流"為主線的地震傷病員救治(3-8章),包括傷病員發生、現場救治、醫療后送、住院救治、急性高原病防治、衛生防疫與心理救援等內容。第三部分(9-14章)主要分析以地震"救援力量"為主線的救援力量部署、本地力量與支援力量結構分析和衛生物資保障、協同指揮與配置效率等內容。第四部分為中國青海玉樹地震應急醫學救援評估報告,分為上下兩篇,共計12個專題:上篇主要是分析以地震"傷員流"為主線的地震傷病員救治(專題1-6),包括傷病員發生、現場救治、醫療后送、住院救治、急性高原病防治、衛生防疫與心理救援等內容。下篇主要分析以地震"救援力量"為主線的救援力量部署、本地力量與支援力量結構分析和衛生物資保障、協同指揮與配置效率等內容(專題7-12)。
《地震應急醫學救援“兩期三段”研究:基于玉樹地震醫學救援實證分析》:
6.關于衛生防疫與心理救援
地震災區衛生防疫工作與醫療救援同期展開,1周內實現衛生防疫全覆蓋。疫情監測與災民疫苗接種同步進行,無重大傳染病疫情發生。動物防疫與鼠疫重點加強防控,預防性滅獺工作效果突出,未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動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飲用水與食品監督工作有效展開,覆蓋面廣。同時,應急心理救援工作于72小時內啟動,心理援助與傷病員救治同步,后期按計劃開展災區心理危機干預與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
二、玉樹地震應急醫學救援力量部署分析
這部分研究主要基于“兩期三段”特征,以“救援力量”為主線分析救援力量部署與指揮,包括醫學救援力量部署、本地救援力量分析、支援力量內部結構分析、組織指揮、衛生物資保障與配置效率評估等內容。
1.關于醫學救援力量部署
玉樹地震醫學救援力量的總量充足,醫療力量抽組更加快速,48小時內力量抽組與部署較一致;全程模塊化部署體系迅速建立,“醫防重建一體”的思想更利于救援效率提升,模塊化部署體系更加成熟。災區本地衛生力量水平存在局限但行動最快,在救援早期發揮重要作用。支援力量就近快速模塊化抽組,并按需求配置,醫療、防疫、心理、高原病防治力量要素齊全,技術水平較高。其中,區域支援力量抽組最迅速,72小時內醫療力量抽組近90%,力量抽組與部署更趨一致;戰略支援力量為主要力量,采取就近原則抽組,四川省派出力量最多,部分戰略支援力量部署在近災區,軍隊支援力量大部分在災區展開救治。
2.關于災區本地力量
災區本地力量反應迅速,90%的衛生人員就地展開早期傷病員應急醫學救治工作。本地救援人員以26~35歲年齡組為主,學歷以大專為主,專業技術職稱以初級為主;發揮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由于缺乏急救醫學相關培訓,救治范圍存在局限性,衛生專業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3.關于支援力量內部結構
醫學救援支援力量專業構成以外科為主,藥劑、醫技人員配置偏低,年齡以中青年為主,主要學歷為本科,職稱為中級。醫護比與國內外救援隊情況基本吻合,人員組成學歷層次高、專業技術強,集中醫學救援優勢力量,有效提高重癥傷員的救治成功率,但由于缺少高原病防治人員,應對特殊環境準備不足,導致支援力量急性高原病發生率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