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總書記的黨中央在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礎上,集中*黨和*guo人民智慧,從理論到實踐不斷探索的結晶。這是大勢所趨、形勢使然,是正確認識經濟形勢后選擇的經濟治理藥方,也是問題倒逼、必經關口,是解決中長期經濟問題的根本之道。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十三五”開局之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面部署,強調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如何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正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做好新一年經濟工作?近日,專家接受本報專訪,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了解讀和闡釋!度嗣袢請蟆吩*一版和第二版進行了刊登,以便于廣大讀者深化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認識。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常態——權威人士再論當前經濟形勢(2016年1月4日)
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權威人士談當前經濟怎么看怎么干(2016年1月4日)
正視困難保持定力前景光明——權威人士解析我國經濟大勢(2015年5月25日)
五問中國經濟——權威人士談當前經濟形勢(2015年5月25日)
《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權威人士談當前經濟怎么看怎么干》:
正如老子所言:“明道若昧,進道若退!蹦谩敖┦髽I”來說,是等著這類企業把行業中的優質企業拖垮,最后一起死,還是快刀斬亂麻,處置這類企業從而騰出必要的市場資源和空間?顯然,必須盡快處置“僵尸企業”,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整體提升。
陣痛是可以承受的,但切不可大意。相比上世紀90年代,現在我國的實力相當雄厚,經濟發展基本面好,新動力正在強化,新業態不斷出現,前景是光明的,經濟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社會就業形勢、財力規模、保障制度有了很大進步,抗風險能力強,只要處理得當,雖有陣痛,但不會很大,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下崗失業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對我們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效益是理解的、支持的,對我們改善發展質量、產品質量、空氣質量是充滿期待的,這是我們最大的底氣。同時,對于推進過程中產生的矛盾和沖擊,切不可大意。具體推進的政策要有序配套、穩妥實施。比如,處置“僵尸企業”,要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對破產企業盡量實行“安樂死”。要高度重視、全力做好職工安置工作,防范引發社會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