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志文集 9 鮮花的廢墟——安達盧斯紀行》收錄張承志1999年和2003年兩次深入地中海西部(西班牙、摩洛哥、葡萄牙)歷史上的穆斯林地區—安達盧斯的行紀文化散文十八篇。這部作品不同于與流行書市的膚淺的境外游記,它是對安達盧斯這段對第三世界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的追究、考證和注釋,作者稱之為個人的求學筆記。這是一部情感浸透的筆記,記述了歷史中穆斯林的偉大勝利,重現了中世紀摩爾文明的財富和精神驕傲。
張承志是中國少數繼承了魯迅內在品質的作家之一。如同魯迅早年以小說家立名、后專寫作雜文而不懈,張承志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小說家馳名文壇,后放棄小說寫作,轉向思想性更強的散文寫作,并堅持不懈。
他的寫作,讓憧憬精神清潔的人追捧鐘愛,讓卑怯偽善者、精神陽痿者、內心陰暗者敬畏躲閃。
《張承志文集 9 鮮花的廢墟——安達盧斯紀行》是迄今規模最大、收錄作品最全的《張承志文集》(12卷,分精裝本和平裝本)之一。在內容編排上參照《魯迅全集》(18卷本)的經典體例,經過認真編校,被作者視為平生著述的“最后定稿本”。
張承志,是中國當代屈指可數的擁有堅定信仰、始終堅持鮮明的文學個性、最富有思想性和學者氣質、寫作的視野和立足的文化疆域最為廣闊和堅實的作家之一。
張承志祖籍山東濟南,出生于北京,回族。1968年清華附中畢業后,在內蒙古烏珠穆沁牧區插隊。197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1981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族歷史語言系碩士學位。曾長期從事中亞、新疆、甘寧青回族區的歷史宗教考古調查。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先后游學日本、西班牙、摩洛哥、古巴等國家和地區。現為自由撰稿人。作品多以蒙古草原、新疆、甘寧青回族區、中亞、日本、西班牙等地為依托,將激情與思想、求知與秘境、道義與歷史融為風格鮮明的美文。喜愛騎馬、孤身長旅、學習民族語言和民謠。迷醉于北方諸族底層大眾的堅忍不屈。信仰伊斯蘭教。敬仰為保衛內心世界而不惜殉命的回族氣質。
張承志迄今已出版各種著作近百種(含單行本、日文著作和各種編選本),主要作品有:《黑駿馬》、《北方的河》、《黃泥小屋》、《金牧場》、《心靈史》、《清潔的精神》、《牧人筆記》、《以筆為旗》、《誰是勝者》、《鮮花的廢墟》、《聾子的耳朵》、《敬重與惜別》等。曾獲得包括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首屆愛文文學獎等在內的多種文學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