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黑塞一舉成名,躍登文壇的作品。黑塞獨特而富有音樂性的文體,描繪心靈思維暗影的觀察力,伴隨他日后一系列的作品,逐步贏得其世界性的聲譽。書中刻畫佩特在戀愛、感情路上的浮沉、掙扎,友人溺死的打擊,人生際遇中遭逢的孤獨與寂寞,親情的呼喚與牽絆,青年對大自然的向往,使這部作品成為一本動人的教養小說。黑塞的作品,如詩如畫的節奏,宛如小提琴和鋼琴的奏鳴曲,時而悠揚,時而低沉,帶著濃郁詩質的鄉愁和對生命執著的熱愛,也表現經歷戰斗、錘煉之后的領悟,故能深深打動讀者的心弦。
諾貝爾文學獎、歌德獎等諸多獎項獲得者赫爾曼·黑塞的第一部小說
黑塞一舉成名,躍登文壇的作品
《鄉愁》黑塞的心靈自傳 探索心靈的真情告白
◆如果您也像《鄉愁》書中的主角佩特一樣,曾經有過真摯純潔的友情和愛情,有著豐富的人類愛,讀完本書后,將會使您深陷前塵往事的漩渦中,掩卷沉思久久……
◆ 黑塞說的是青年人的語言。全球青年口耳相傳,黑塞是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家。
◆任何讀過黑塞作品的人,都會為黑塞作品中的人生閱歷與感悟,以及浪漫氣息所打動,情不自禁回憶起自己的青年時代。青年沒能在青年時代閱讀黑塞,是一個極大的損失,盡管成年之后重讀時,會感受到這種懊悔。這就是一位只要有過閱讀,就一定會喜歡上的作家,一個性情中人,坦率的朋友,人生的導師。
◆無論是黑塞的小說,還是黑塞的散文、詩歌,讀來都能讓我們充分認識到黑塞其人,更能從他展露出心靈、思索、喜樂悲愁乃至憤慨中,得到心靈的凈化。
赫爾曼·黑塞(HesseHermann,1877-1962),文學家、詩人、評論家。原籍德國,1923年入瑞士籍。出生于南德的小鎮卡爾夫,曾就讀墨爾布隆神學校,因神經衰弱而輟學,復學后又在高中讀書一年便退學,結束他在學校的正規教育。以后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他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
日后以《彷徨少年時》《鄉愁》《荒原狼》《流浪者之歌》《玻璃珠游戲》等作品飲譽文壇。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由于他的富于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了一個范例”,1946年獲歌德獎,同年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使他的世界聲譽達于高峰。1962年病逝,享年85歲。
一生追求和平與真理的黑塞,在納粹獨裁暴政時代,也是德國知識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黑塞的作品以真誠剖析探索內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諦而廣受讀者喜愛。
目 錄
1 向讀者推薦《鄉愁》/ 譯序
4 黑塞的心靈自傳《鄉愁》
13 主要人物表
14 黑塞主要作品表
18 黑塞年譜
鄉 愁
27 第一章 童年
55 第二章 慕情
71 第三章 青春
100 第四章 友誼
119 第五章 追尋
144 第六章 返鄉
162 第七章 滄桑
186 第八章 死別